《鱼我所欲也》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食(dān    得(gǒu       
B.尔(        得(        富贵不能yín
C.一豆gēng            不能移(jiān
D.xiāo        jiān        威武不能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蹴尔而之(一起)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侍)
C.万钟于我何焉(增加,指代来好处)
D.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
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一箪食,一    B.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鱼,我所    D.是亦不可以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呼尔而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
B.何不也                乡身死而不受
C.万钟我何加焉              所欲有甚生者
D.蹴尔与之                窥镜自视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立/天下之正位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二、句子默写
7.鱼我所欲也(《孟子》)
(1)__________,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
(3)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能够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代仁人志士在“生”与“义”不能兼得时,总会以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8)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也提出了“__________”的主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情景默写
8.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与“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翻译及原文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注释)①冠履:帽子和鞋。②一言:一句话,指关系到义与不义的句话。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鱼,我所也      欲:______
(2)故患有所不也    辟:______
(3)万事莫贵义      于:______
(4)子天下          予:______
10.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B.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C.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D.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12.乙文提出了什么论点?是怎样层层深入论证的?请引用原文作答。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
(注释)①曾子:名参,儒家代表人物。②致邑:给一座城。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____________
(2)所有甚于死者____________
(3)故患有所不____________
(4)曾子敝衣以耕____________
(5)参之言足以其节也____________
14.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15.(甲)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乙)文中,曾子不受别人施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16.说说你从(甲)(乙)两文中获得的启示。
《唐雎不辱使命》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guī  直五百里哉(
B.星(huì 然(    降于天(jìn
C.  guān  天下素(gǎo
D.xiǎn)专zhū  以君为者(zhǎ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错意也(在意)    B.五百里哉(只,仅仅)
C.天下缟素(白的丝织品)    D.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这里偏指凶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聂政刺韩傀也/天子怒,伏尸百万
B.有先生也/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臣未尝闻/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
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秦/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4.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是臣民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B.《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唐雎列举了平民中的四个有志之士的发怒。
C.“岂直五百里哉?”一句中的“哉”是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吗”。
D.《战国策》是宋代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二、对比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甲)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变振恐,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剑鞘)。时恐急,剑坚(插得很紧),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 [卒]“猝”,突然。[郎中]宫廷的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