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舍生取义
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
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有不为
鱼我所欲也翻译及原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之……为之……为之
二、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
参考答案:
“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内核分别为仁、义、礼、智。在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本心”是孟子基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的良知是一种本能的心理状态,不学而有,不教而在。所谓修身,就是要保有“本心”。
三、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参考答案:
1.介词,表示比较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2.做 为了 3.给予 同“欤”,语气词
四、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
参考答案:
【示例】一身侠胆的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血洒秦宫,慷慨就义;大义凛然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用自己的生命为舍生取义做了最好的注解;还有“一腔热血勤珍重”的秋瑾女侠,“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无不是舍生取义的楷模。
在今天,舍生取义的观点仍应该值得提倡。为了正义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有时我们需要舍弃自我利益,这就是新时代“舍生取义”的表现。
五、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道理。
参考答案:
【示例】两个人各有一本不一样的书,都把自己的那本看完了,他们各自看了一本书。如果他们将自己的书交换阅读,那么,书虽然没有增加,但两个人却各自看了两本书。这说明了分享的好处。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前三篇课文分别属于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古代论学名篇,其共同特点是偏于论辩或说理。《鱼我所欲也》论证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唐雎不辱使命》通过人物的论辩,展现了唐雎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精神;《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叙述自己少年时求学的艰辛,阐释了求学之道。最后一课《词四首》选择了四首感情充沛的词作,其中有三首宋词,一首晚清词,都刚劲豪放,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学习本单元,要引导学生领悟古代诗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感悟作品的积极精神,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要立足于现代社会,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在教学中,要把握每篇作品的创作背景、体裁特点和不同风格。要认真指导学生研读课文,就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深入探讨。要坚持诵读教学,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熟悉课文,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此外,指导学生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其意义,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也是不容忽略的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写作“布局谋篇”旨在训练学生能够根据中心思想、材料特点和文体特征的要求整体
规划篇章结构;能够用整体构思监控写作的基本过程,使写作能一气呵成。在教学本单元名著导读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讽刺文学作品的批判精神,欣赏讽刺笔法,让学生学会联系现实深入思考。
分类 | 内容 | 课时 | 教学要点 |
阅读 | 9.鱼我所欲也 | 2 | 1.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引导其在诵读中积累文言文的字、词、句、语法、修辞、文化常识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文体特征,把握论证或叙述的层次,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 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研读提高对古代诗文的鉴赏能力。 4.鼓励学生质疑思辨,深入研讨,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作品的当代意义,将所学课文提炼为作文素材,积累并运用。 5.指导学生根据中心合理谋篇布局,并能在此基础上列出写作提纲,养成谋篇布局的意识。 6.指导学生了解讽刺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联系现实领会作品中的批判精神。 |
10.唐雎不辱使命 | 2 | ||
11.送东阳马生序 | 3 | ||
12.词四首 | 2 | ||
写作 | 布局谋篇 | 1 | |
名著导读 | 《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 | 1 | |
课外古诗词诵读 | 1 | ||
9 鱼我所欲也
1.抓住文章的主要论点,理解全篇内容。
2.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梳理论证思路。
3.把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体会其语言特。
2课时
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9课课前预习卡
第1课时
1.初读课文,积累重点的文言词句。
2.译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一、导入新课,引发情感共鸣
在2020年初突发的疫情中,我们常常被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深深感动。在个人安危与道义职责两难全的抉择下,他们为什么能甘冒生命危险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当我们在人生中面对生与义两难全的抉择时,又该如何做决定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先哲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在文中寻答案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以时事作为切入点,能让学生联系自身,引发思考;提出疑问,使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
1.读准字音。
默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结合工具书扫除读音障碍。
(1)需要注意的字音。
故不为苟得也(wéi)(ɡǒu) 死亦我所恶(wù) 一箪食(dān)
一豆羹(ɡēnɡ) 蹴尔(cù) 不屑(xiè)
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2)需要注意的句子停顿。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2.理解字词。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1)通假字。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yú)”,语气词)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
(2)古今异义。
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 例句:一豆羹
今义:豆科植物
古义:代词,这 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