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导学纲要设计第一课时
课题:《鱼我所欲也》
课型:新授课
主备:曹丕涛审核:温翠萍
初三(1、4)班授课教师:曹丕涛
一、新课标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4.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二、学生能力发展目标: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小组充分汇报交流第
一段的重难点词句。并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已有知识,准确地说
出第一段的文意,并通过整理、摘抄等方式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准确地说出第一段的文意,并整理摘
抄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难点:准确地说出第一段的文意,并整理摘抄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纲要(40分钟)
1、熟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学生字词,了解作家作品及写
作背景。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边读边翻译第一段,并勾画疑难词句,小组交流并准备汇报。
3、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并积累重点字词。
课堂学习探究纲要(40分钟)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分钟)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喜欢选择,同时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想要“鱼”和“熊掌”同时兼得,那是难以办到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那么,在关键时候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鱼
我所欲也》去寻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测(3分钟)
1、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
孟子,名,字,邹人,战国初期、。他是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是学派继孔子之后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在政治上,他提倡“”,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______论。
2、读准下列字音。
(1)不为(wéi)苟得也
(2)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3)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
3、复习文言虚词“之”“而”
4、试读课文
三、明确学生能力发展目标(1分钟)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小组充分汇报交
流第一段的重难点词句。并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已有知识,准确地说出第一段的文意,并通过整理、摘抄等方式积累重点文言词句。(重点)
2、准确地说出第一段的文意,并通过整理、摘抄等方式积累重点文言词句。(难点)
四、自主探究、合作释疑:(20分钟)
【自主学习探究】
再次独立阅读课文内容,结合学案,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完成下列任务。(5分钟)
(一) 读准字音
(二) 读出停顿(注意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三) 读出感情
【合作学习探究一】
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小组交流第一段翻译的疑难句子,并勾画疑难,准备汇报。(5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勾画疑难。
——小组合作交流,搜集疑难、质疑,板书学习成果。
——学生互动点评。
——以学定教,精讲点拨:
教师精讲点拨预设:(1)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
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2)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
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3)(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4)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合作学习探究二】
课文第一段可分为几个层次?简要概括大意。(10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勾画疑难。
——小组合作交流,搜集疑难、质疑,板书学习成果。
——学生互动点评。
——以学定教,精讲点拨:
教师精讲点拨预设:
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先从正面来讲,又从反面来申述。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五、课堂测评学以致用(15分钟)
鱼我所欲也翻译及原文
C层题:齐读第一段,读出节奏(3分钟)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B层题:解释下列词语(6分钟)
[所欲]  “所”动词,相当于名词,意为“喜爱的东西”。
[得兼]  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wù,厌恶,与“欲”相反。
【患】祸患,灾难。
【使】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
【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其本心)
A层题: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6分钟)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六、反思小结整理提高(1分钟)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课后巩固拓展纲要(15分钟)
C层题:《优佳学案》P213一基础积累与运用第1、2、3题(5分钟)
B层题:《优佳学案》P213一基础积累与运用第4、5题(5分钟)
A层题:整理第一段的笔记。(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