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讲解
鱼我所欲也翻译及原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
我们应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而取义”。文章包括两段,第一段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从“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到“舍生而取义者也”),首先提出自己的论点。第一句话是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
结论是“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第二句话是由第一句的设喻引出来论点“舍生而
取义者也”。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到“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这是对论点的进一步分析论证,是全文的重点。先从正面阐发自己的观点: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
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所以,即使有导致死亡的祸患我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
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接着,又从反面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幺,凡是可以保全生命
的手段,什幺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比死亡更甚的,那幺,凡是可以躲避导致死亡的祸患的办法,什幺不可以采用呢?而这一切对于一个“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人来说,是多幺不能容忍的事情啊!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得出结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义”字本就是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是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大多数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
义礼智,非由外铄(shuò,消损)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