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节日与祭祀文化
引言
2005年11月24日,韩国节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许多国人感到不解和遗憾。由我国传入韩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申遗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冲击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反思。中国中央电视台曾在端午节当天派出记者采访,被采访者几乎没人知道当天是什么日子。在很多城市,在青年学生中,“粽子节”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而关于端午节祭祀以及其他的文化内涵都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土遭遇的一种尴尬。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年轻人忌谈祭祀,另一方面,民间和官方的祭祀活动却从没有间断过;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始“式微”,而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却呈现出甚嚣尘上、喧宾夺主之势。所以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祭祀的当代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祭祀的起源
中国祭祀活动的历史很久远,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里能到关于祭祀的相关记载。根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的产
生是源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的变幻莫测的敬畏和无助,由于当时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认为上有天神,下有地神,所以才有了天神与地神控制的日月星辰、电闪雷鸣、地震洪水等。他们对自然现象充满了神秘感,充满了敬畏和恐惧,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拜天地、祭神明,祈求神明和祖先保佑风调雨顺,祈祷降福免灾。
古代被称之为“五礼”的宾礼、嘉礼、凶礼、军礼、吉礼中,祭
祀被称为吉礼,说明祭祀自产生的那天起,就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被认为是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祝愿和福祉的吉祥之事。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的祭祀活动非常丰富。人们相信,宗教祭祀能保证猎物的捕获、季节的正常变化甚至庄稼的丰收。这种基于原始信仰的祭祀活动,一旦习以成俗,便成了传统节日的雏形。值得注意的是,在宗教祭祀彩较浓的中国节日里,往往融合着较多的神话传说,因而显得更丰富多彩和富有人情味。另外祭祀活动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有非常明显的地方性、众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每到“清明”、“春节”时,人们就会不自觉地放下手里的工作,去郊游踏青,去探望亲人,去祭祀祈福,去辞旧迎新。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民族,又都会产生各自所需的祭祀文化。关于祭祀活动也有很多文字记载,如《管子・轻重己》:“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天子祀于太宗,其盛以麦。……以夏日至始,数四十六日,夏尽而秋始,而黍熟。天子祀于太祖,其盛以黍。”《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汉王充《论衡・解除》:“祭祀无鬼神,故通人不务焉。”唐柳宗元《监祭使壁记》:“
圣人之於祭祀,非必神之也,盖亦附之教也。”
无论是公祭“人文始祖”黄帝,还是民祭已逝的亲人、祖先;无论是国家祀典,还是民间扫墓,都是郑重地对先人、先祖送上的追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中国传统节日与祭祀
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绚丽多姿,如春节、元宵节、三月三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其中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这些节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体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产物,与天文、历法、民族思维方式、民间信仰、文化心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蕴涵着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哲学、文艺学等丰富的内涵。节日从社会生活中产生,又反馈给社会生活,被社会
生活所取舍,同时在变异中作为一种文化意识陈陈相因,承袭流传,逐步形成一种文化形态。在中国漫长的农耕时代,传统节日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特征,乃至民族精神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发挥着融合民族情感、形成文化共识、积淀社会文化、促进商品交换的作用。2005年6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
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一下传统节日的源起,便不难发现它们大多与原始宗教仪式有关。在原始宗教中,一些重要仪式一旦在时间上被固定下来并形成相当规模,便很容易演化为岁时节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传统节日――元旦、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以及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七月十五的鬼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腊月三十的除夕等,几乎无一不脱胎于原始宗教仪式。在少数民族地区,节日与仪式的关系,表现得更加直露。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三,藏族的,迄今都还依然保存着原始宗教仪式的某些古朴内容。在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节日”一词的本义就是“祭祀”的意思,有些甚至就直接写作“祭”,例如端午祭就是例子。
中国的传统节日多与农业祭祀、祖先崇拜、神灵(特别是自然神)崇拜、驱邪禳灾等仪式活动有关,
一些学术先驱也试图以此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分类标准。但后来的人们发现,这种思路清晰但又彼此矛
盾的分类体系并不具有多少可操作性。这是因为历史上的传统节日往往都是集多种文化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事项的复合体,如历史上的春节既有驱邪、祭祖、祈福、迎新的功能,也有联络亲朋、娱乐民生的功能,人们很难将这些多功能文化现象简单地纳入某一节日文化范畴。此外,节日还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使是同一个节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文化功能也会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而有所变化。文化功能一成不变的传统节日是不存在的。例如:历史上的端午节原本是一个典型的驱赶瘟疫的仪式,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的驱疫仪式很快便演化成为龙舟竞渡、纪念屈原了。
传统节日文化从过去到现在以及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出现了很
不连贯甚至矛盾和破绽百出的民俗文化图像。当前,传统节日给人们留下的最主要印象却是“吃”,很多人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只简单地停留在春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之上,对这些节日蕴涵的丰富情感内涵和文化内涵却是了然不知。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显示,5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才喜欢洋节的,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由此可见,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
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如政府在传统节假日应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大型、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也开始日渐重视这一趋势。200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6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五部委正式发布《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2006年2月12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正式确定501个推荐项目,其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名列其中。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国法定节假日除了传统节日春节外,又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三大传统节日。这充分表明了政府相关
职能部门保护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意识开始增强,这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是一件好事。但这还不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应在更高层面上意识到这种保护的重要性,在主体性上有更大的作为。我们不能听任这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发生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断裂、出现断层、化为乌有。洋节趋“热”、传统节日趋“冷”所引发的“土”、“洋”之辩,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我们更应重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发掘问题。中秋祭月企盼团圆,端午祭龙舟怀念屈原,春节腊祭庆祝新年……传统节日的祭祀文化和精神内涵,急需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拓展,这是传统节日存续下来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祭祀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个民族认同自己的根,了解自己的历史,缅怀先祖的伟大业绩,才能弘扬悠久的文化,凝聚民族力量。千百年来,祭祀,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庄严典礼。充满人文精神的祭祀文化,延续下来演变成为后人祭祀黄帝的精神基础。确实,黄帝之所以被后人尊为“人文始祖”,被古今百姓祭祀,与黄帝时代取得的巨大文明成就有密切关系。黄帝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先河,在铸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上起了奠基作用。史传黄帝之前,人们蒙昧未开,至黄帝时代,黄帝教民“兴事创业”,“治五气”,改造自然环境;“艺五种”,“佐五谷,养民人”,发展农业生产;制衣冠、造舟楫、用牛车、做弓箭、创医药,创造器物文明;立“礼法文度”,“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创官制、明财产、定婚嫁、立丧制,创立制度文明;造书契、绘图画、作甲子(历法)、定算数、制音律,创建精神文明。黄帝文化所蕴涵的崇尚文明创造的精神价值,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人文价值意识。我们祭祀黄帝,不是把黄帝当成神灵来祭祀,而是在一种肃穆的气氛中,追思先民们如何创造文明,如何造福子孙。我们祭祀黄帝,不是祭祀鬼神,也不是盲目崇拜,而是人文精神的陶冶,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因此,我们的祭祀,在形式上也应当是人文的,而不是神化的。所以由陕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