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既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技术。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极为重要。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从而激发反思的内在动力,进而产生具体的反思行为。而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知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数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而反思是将实践与探究融为一体,并且有效地结合,使之成为促进师生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例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它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意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育改革中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主体。同时教师能力的提高,与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是在实践的探究中逐步地确立。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实现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构建呢?反思对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一、提升能力、提高水平。
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对数学教学诸要素、诸环节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的过程。是教师思维再活化、再碰撞的过程。它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捕捉分析和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得失和灵感。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新问题,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从而作出更理想、更有效、更合理的教学决定。提高教学实践的实效性。并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二、增长智慧、丰富理论。
反思使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积极的、不断的反思,对教学中自己的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过进行总结。教师之间通过相互观摩
和讨论,一方面能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不断丰富实践知识,增长教学智慧;另一方面能够看到外显的“倡导理论”与内隐的“应用理论”之间的不一致。从而真正把外显的倡导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去。在不断应用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享受到提升教育理念的乐趣。增长新知识与发展新技能的喜悦以及教学的益处。
三、彰显自我、凸显主体。
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是教师自己主动时思考教学现象、教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是促使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自主性的过程,是教师自主、自律、自发的行为。“反思使我们成了自己注意的主人”,凸显了教师的主体性。同时,在反思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全方位的审视自己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审视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困惑,整个过程是教师客观公正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是实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也是充分彰显自我的过程。开展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学习。学生的实践反思,可以是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反思,象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及课堂中的内容,都可引导学生多问一些为什么;也可以是联系他人的实践,引发对自己的行为的比较反省,我们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比较,也可以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是周围的一种思想的分析评价,此外反思也可以是阶段性的,如一节课尾声时,让学生进行反思,想一想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疑问?当天睡觉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或是一周反思一下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等等。这都是彰显自我,凸显主体的一个过程。
在解决问题中反思,掌握方法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学生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没有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解题,导致解题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师应彰显自我积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回顾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在集体讨论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动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维发
展的基础”。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构建对事物的理解,所以认识相对有限。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重视意义构建过程,而不仅仅是单调记忆。
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争辩,来促进个人反思,实现自我创新。从而提高驾驭课堂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三:和谐关系、共享资源。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反思实践不仅仅是对自我的反思,高质量的反思对象还包括实践中的各种关系,如自身与同伴的关系、活动与背景的关系等。集体同伴反思是高效能反思的要素之一。经常采取正式或非正式的、伙伴式的专业考察、交流、切磋、协调、合作、讨论、分析和反思,既能够加深同事情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不断地获得和整合更多的信息资源和专业经验,可以学人所长,补己之短,从中不断地超越自我。更新和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能,最终获得专业发展。例如:在回顾知识获取时反思,提炼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比较注重情境化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受具体情景制约。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在获取知识后包含的数学基本方法。并对具体的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有范围广泛的数学思想。
在分析解题方法中反思,体验优势,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势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题陈旧、逻辑混乱、叙述过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势。优化解题过程,努力寻解题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进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互相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在寻错误成因中反思,享受成功,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对往往不求甚解、粗
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反思。满足于以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结果常常出现不符合实际,数据出差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
念,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达到不断地超越自我,更新和完善自我的能力。教师应成为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性实践者,这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教师专业成
长的必经之路。在反思过程中,无论对自己的每一次否定是不是正确,置身其中,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执着和专注的精神。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有助于提高教学技能。改善教学行为。例如:同事互评、交流反思,虽然是教师对自身的认识,但是有时候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自我意识无法获得的反思内容。教师们聚集在一起,针对课堂上发生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又如: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反思,教师不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优点和不足。而且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需要。通过对数学教学法的反思,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再有利用教师博客的反思,是教师进行教育反思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首先,教师博客提供了个人反思的载体,它记录下了个人思维活动、学习活动的变化,随着博客日志的过程,能刺激教师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控制和调节。随着教师博客日志的日积月累,教师通过阅读和回味自己的日志内容,会产生更多的体会和感受。从而修正自己的观点主张,调整教学方法策略等。逐步形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和研究的态度。因而,从这个角度说,教师博客不仅是积淀教师个人资源的空间平台。也是一个保留和展现教师动态发展的“个人成长记录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有在体会到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之后,才会有持续写作的恒心和毅力。进而对自己的教学和专业发展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开放发展的反思心态。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极为重要。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从而激发起反思的内在动力。进而产生具体的反思行为。例如: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抽些时间回顾所学的知识内容,摸索知识之间的一些规律和自己在知识
点上有什么发现,难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在作业中,也要认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过后的作业,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自己的对题和错题,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可以写下自己的路和自己的创新。从而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