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决定论
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就不是原因——谈文化决定论
  辞旧迎新之际,我想表达怎样一个愿望,新的一年里,能否让我们多谈点问题,少谈点文化?
  酒杯里面有文化,筷子头上有文化,直至厕所不干净也有厕所文化,所有的弊病都可以归咎于文化,文化至上,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文化决定论发展到这一境地,已经到了令人同情的地步。所谓同情,实在是因为话语空间狭窄,除了文化以外,再也没有多少深刻一点的话题可以谈论。作为一种语言策略,始作俑者可能心里还明白,谁知跟进者日众,众人齐声呐喊,就变成假戏真唱,将具体体制的具体病症,统统指向一种既深刻又总体概括的“文化根源”,非改造文化不能奏效。
  文化既然被说成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张嘴就能呼吸,那就是第二大气层了。大气层怎么能改造呢?文化批判自我放大,慷慨激昂,只不过发动了一种空气与另一种空气的战争。清风逐流云,比唐吉诃德都不如,唐吉诃德前面还有一辆具体的风车。实在没有话题可说,那
就不如沉默,沉默总比自欺强,文化批判走到今天还有什么批判锋芒可言?一场荆轲刺孔子的闹剧,拖拖拉拉十几年,早该收场了。
  从逻辑上说,文化决定论的判断由前后两项组成:前项是将文化夸大到网罗一切的程度,后项则夸口能改造这一因素。这样的前后两项恰好自我矛盾,从前项看后项,既然能决定一切,那么这被决定了的一切就包含那个改造者,改造者本身处于被决定状态,如何改造决定者?
  从后项看前项,既然能改造,那么被改造的就不能决定一切,至少留有一个空缺,它不能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决定一切”。换句话说,文化决定论如果把自己的逻辑前项贯彻到底,那就可能推出一个宿命论,放弃改造文化的宏愿;如果偏爱自己的逻辑后项,那就可能推出一个唯意志论,至少要放弃逻辑前项,再不说文化能决定一切的大话。事实上,以往出现过的唯物决定论,也存在这样一种宿命论与唯意志论之间的矛盾和内在矛盾,只不过是用反映论再加能动论的诡辩,掩盖了宿命论与唯意志论之间的矛盾和任意转换。其实,只要是决定论,无论它是以什么来决定,都可以在宿命论与唯意志论之间任意转换,却不顾其间的自我矛盾。文化决定论是唯物决定论的变种,都以属于历史决定论这一大家族。用
文化决定论来代替唯物决定论,只是在历史决定论的家族内部兜了一个圈子。历史决定论在我们这里并不贫困,它经常从门口抛出,变个脸,又从窗口绕了进来。
  从常识上说,文化批判越深刻,也越违背常理。追究一事物的原因,如果不适可而止,那就会开启此事物原因的稀释过程。原因挖得越深,距离该事物就越远,与其他事物之原因的联系就越近,特定事物的原因分子随深入程度而稀释,直至稀释为零。当你好不容易摸到“原因链的终结一环”时,特定事物的原因分子可能已经稀释殆尽,你手里的那一节“最终原因”可能已经越过临界点,正在将你导入另一事物的原因域。这种病态的深刻癖,是生活在观念世界里的知识分子经常容易犯得毛病。
  有一个比喻,说街上有一酗酒肇事的司机,被一个深刻的警察抓住,他不去抓这个司机本身,却听信辩护律师的深刻辩解,去追捕酒店老板,追捕酗酒的厂商、直至追捕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发明酗酒的人。这个比喻出自悉尼`胡克《含糊的历史遗产》。20年前读此书,这一比喻给我留下鲜明的印象。此外还有一句大白话,很常识,却很扫兴,他说:“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就不是原因。”
厕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