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乡关
作者:贾宗普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05
        自先秦始至南北朝时期,思乡始终是中国文学主题之一。其中,庾信《哀江南赋》是思乡的经典之作。庾信父子为梁臣,深得皇帝宠信,庾信曾为东宫学士。梁亡,庾信仕于北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周书》卷四一说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云。自此以后,乡关成为了中国诗歌中指代故乡的符号。唐代一些诗人以乡关入诗,非常优美地表现了他们的思乡之情。
陈子良
       
       
       
        庾信在北魏和北周,身居高位,后来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北周的士人可以回归故国,庾信却不能回到南方,乡关之思成了他的灵魂深处解不开的情结。唐代诗人因为贬谪、战争
和羁旅等原因,离开了故乡,与故乡处于一种阻隔的状态,于是产生了乡愁
       
        唐代游子与故乡最大的阻隔是距离,距离是形成乡愁不可或缺的因素。如初唐刘孝孙的《送刘散员同赋陈思王诗游人久不归》:“乡关渺天末,引领怅怀归。羁旅久淫滞,物屡芳菲。稍觉私意尽,行看蓬鬓衰。如何千里外,伫立沾裳衣。诗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中的千里外相呼应,恰恰是因为遥远,故诗人在千里之外思恋乡关,乡关因而有了一种渺茫之感。第二句中的芳菲,指百花盛开的灿烂的自然景。屡,多次。以自然景来写季节的变换。鲜亮的自然景与诗人的惆怅情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出强烈的思乡愁绪。最后一句用如何来表达难以忍受之心理,写出了诗人不可自已的思乡之情。
       
        再如宋之问《登逍遥楼》: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宋之问在武则天执政期间,依附张易之、张宗昌。《旧唐书》卷一九中载:睿宗即位,以之问尝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中,赐死于徙所。之问再被
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布远近。据王永兴先生考证,宋之问到桂州。(《宋之问生平事迹考辩》,《贵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桂林之逍遥楼,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二:县界有漓水,一名桂江。有荔水,亦曰荔水江。其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唐至德二年改为临桂县。逍遥楼在州城东角上,轻盈重叠,俯视山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汪森编《粤西文载》卷二十载田汝成《觐贺将行游广西诸山记》:舎舟登逍遥楼,望海阳山,湘、漓二水所自出也。同原别流,南北分泻。漓水南下,绕桂林,合癸水,漱伏波山下。(同上)宋之问第一句点题,登楼远眺而思故乡,写的是眼前实景,一种澄澈和经过颜渲染的乡愁立刻弥漫山水中。宋之问在最后一句用了两个典故。衡阳,张衡《两京赋》云候鸟南翔衡阳,北栖雁门,于是孟冬作。雁足系书,《汉书》卷五四: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宋之问以雁挽合两个典故,蕴含丰富情感,力度强烈。苏武假托雁足系书,告知单于,汉朝廷知晓苏武,故苏武得以返回汉朝。宋之问仅取其传书之情事,说自己不仅无雁传书,即使有鸿雁传书的想法,却已离开衡阳两千里,不可能见到鸿雁,因而也就没有可能写信告知家人,涵有自己返回故乡希望非常渺茫的意味,可以说表现出了他的绝望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