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析 |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便不再理会铁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已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和陶罐的谦和、友善、克制均在对话中充分展现。在教学时,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读”上,引导学生聚焦对话部分,体会文章具体生动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从朗读中揣摩角的语气和性格,准确把握故事形象,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 | ||||
教学目标 |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字,会写“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 2.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教学重点 | 1.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并由此准确揣摩它们的性格特点,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和而不软弱。 2.在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角朗读练习,进一步深化对语言文字及故事主旨的感悟。 | 教学难点 | 带着问题在读中思考,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寓意,受到一定的启发和教育。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字,会写“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故事内容,理清故事脉络,初步了解陶罐和铁罐的优缺点以及各自的结局。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陶罐和铁罐各自都有什么优点和短处,它们的结局是怎样的。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陶罐、铁罐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罐子的特点。
导语:同学们,大家看这两个罐子有什么不一样?大家可以仔细看一看,也可以上来摸一摸,然后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学生自由表述)你们真是一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今天的故事,就是讲一个陶罐和一个铁罐的,当然不是老师带的这两个,它们可是国王橱柜里的两个罐子呢!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读准“陶罐”。质疑:两个罐子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过渡:要想到问题的答案,还是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则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1)圈画词语: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理解词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查字典,或是结合上下文弄明白词语的意思。
(3)做标记:用不同的符号或颜分别标记陶罐和铁罐说的话,与同桌试着分角读一读。
2.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新词,指名认读,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骄 傲 谦 虚 懦 弱 相提并论 尘土 捧起 古代 价值 陶 罐 恼怒 橱 柜 奚落 兄弟 轻蔑 争辩 碎片 和睦相处 羞耻 流逝 覆灭 宫 殿 | |
倒塌 遗落 废墟 掘开 哟 朴 素 | |
识字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字形,如可以利用形声字形旁加声旁、形近字比较、汉字添加偏旁等多样化方式识记,并试着给生字进行组词、扩词练习。也可以随文识字,结合故事中的两个角将生字进行分类学习。并结合语境,理解“骄傲、傲慢”这组近义词和“骄傲、谦虚”这组反义词的意思。
◆正音:
读好“懦弱”“恼怒”,注意鼻音;“尘土”的“尘”是翘舌、前鼻音。
◆近义词:
骄傲——傲慢 懦弱——软弱 恼怒——愤怒 奚落——讥讽
轻蔑——轻视 争辩——争论 羞耻——耻辱 遗落——遗失
朴素——朴实 立即——马上
◆反义词:
骄傲——谦虚 懦弱——勇敢 恼怒——欢喜 奚落——抚慰
轻蔑——尊重 争辩——附和 羞耻——荣耀 遗落——捡回
朴素——华丽 立即——拖延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傲] “亻”窄“敖”宽。“敖”第五笔横折钩从横中线下起笔,下斜至竖中线左拐。“攵”首笔撇的撇尖轻接左边第三横,末笔撇和捺相交于右下格。
[谦] “讠”窄“兼”宽。“讠”横折提从横中线起笔。“兼”中间的长横在横中线上,两端出头,两竖左短右长,撇、捺收笔持平。
[虚] 左上包右下。“七”的竖弯钩竖段在竖中线,过田字格中心再右弯钩出。“业”,左竖在竖中线上,末笔横长。
[弱] 左略窄右略宽。第八笔竖折折钩的横段略高于左边的相应横段,末笔提从竖中线起笔,略长于左边的末笔提。
(3)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或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不懂的词语。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讥讽嘲笑。
懦弱:软弱,不坚强。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和睦: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注意适时范读指导部分句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填空: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光洁、朴素、美观,非常有价值,而铁罐却消失不见了。
2.引导学生圈画表示时间的词句,按照时间顺序给课文划分层次。(时间在流逝。许多年过去了。)
◆结构梳理:
第1~9自然段:写铁罐奚落陶罐。
第10~17自然段:写时间流逝,许多年以后,陶罐成了无价之宝,铁罐消失无踪。
3.探究交流,初识故事角。
(1)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对课文中角的初步印象。
(2)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读文填空。
过渡:故事中的铁罐和陶罐各自都有什么短处和长处呢?它们的结局又如何?同学们,请大家认真研读课文,试着将表格中前三栏填一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