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结构及行文线索,把握情景交融式散文的框架特点,培养学生的赏析和创作能力。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散文的优美,体悟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本文的写作线索和作者在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
2.作者的语言运用技巧和“通感”的修辞特点与作用。
3.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1.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表达效果。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回顾朱自清的生平及介绍创作背景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了一位能“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语)的诗人、散文家兼学者——朱自清。他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
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他写下了《荷塘月》,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先生的这篇情文并茂的名作——《荷塘月》。
二、朗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文意,体味课文的美。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一)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入境,欣赏美景,体味感情。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水平作相应的指导;
朗读的基本要求有三个:一是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读破句;二是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
(三)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四)美点寻踪,体味课文的美。
1.教师请同学们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看来,朱自清先生着实是个大手笔,就我们接触到的三篇文章来说,异彩纷呈,手法各异。对本文的整体印象,大家的感觉不约而同,那就是美。
2.继续探寻:教师提问:这篇课文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桌之间讨论,交流看法。
明确:文中的写景特别美;文中有些句子很精美;文中的情调非常美。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
三、整体把握: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解答]: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1): 写“观荷缘起”: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段(2-6): 写“荷塘月”:荷塘月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段(7-8):写“景中人”:荷塘月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1.文章是怎样的一个结构,是如何将三个部分连接起来的?(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的行文线索)
《荷塘月》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其行文线索很有特,有两条如同经纬线交织在一起的线索,一是从作者出门经小路到荷塘又回来的空间顺序来惊醒景物的描绘;二是以作者的心情变化作为线索。从文章总体来看,写景是位抒情服务的,因此其贯穿全文的是一
条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板书:两条线索
一、空间:出门——小路——荷塘——门口
二、心情:不静——求静——得静——出静
2.细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再默读一篇,然后讨论问题)
(1)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
“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进一步分析起笔这样写的目的,分析作者为什么会不宁静)
(2)文章中哪些语句直接表现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揣摩作者通过语言所表达出来的复杂感情,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和分析的能力
比如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3)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根据前面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让学生对文章中作者的心情变化进行总结。作者的心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作者的心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现实的烦恼。
教师补充小结: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中能够深深感受到,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作者的苦闷、彷徨和寂寞心境。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解析]文章第一句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是不是家里的矛盾?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文章第一段写道:“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文眼)。
背影教学设计
二、讲读第二段:
(一)[提问]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解答]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同
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板书]来路(2、3)——荷塘(4)——月(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提问]请一位学生出小路的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解析]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幽僻是基本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板书]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解析]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提问]: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解析]重点理解这个句子: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板书]来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    感受:自由——(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可分成五组讨论回答)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地;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把荷花比做是“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
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