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背影》(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背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学习要素
1.品读特定意象“背影”的相关语段,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情。
1.特定意象“背影”反复出现,承载着“父子亲情”的永恒母题。
2.关注隐讳的叙述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二、文本解读
《背影》发表于1925年,1930年选入语文教材,这篇散文在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均有出现。作者曾说过:“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
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① 文章主要叙写了作者的所见、所感、所闻、所思,通过“背影”这一特定意象,刻画了“父亲”这一真实具体的人物形象,看似叙述家常的琐事,却记录了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怀,真挚朴实的情感流淌其间,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作者写父亲,没有选择正面描写,而是选择了父亲的背影,通过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反映人物的行为特点和精神世界。“背影”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这是儿子回忆父亲时选定的一个特定角度。作者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穿过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这个背影后面有着怀揣复杂心绪的儿子那深情注视的目光。“背影”这一意象固然能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但也绝对不能忽略作者通过“背影”来体会父爱的那颗心和那双眼。
除了借助“背影”这一核心意象来描写父亲外,文章所呈现的事件同样经过了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过滤。比如文章前半部分叙述家里的变故及父亲的忙乱,且儿子已成年的情况下父亲坚持为儿子送行,不理解这种刻意为之,就无法进一步理解作者独特的情思。散文阅读,首先需要关注言说的对象,这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前提和基础。
《背影》一文中有两个“我”,一个是和父亲之间存有隔膜还在读大学的“我”,一个是已成为大学教授回忆往事写作此文的“我”。从“那年冬天”到写作此文,中间相隔八年之久,成年
后的“我”在看到父亲的来信后,回忆往事,情不能已,于是用文字叙写了自己对过去日常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认知。文中有因深沉父爱而带来的那份感动,更有因父子隔膜而带来的悲哀难过以及和父亲消除误解后的仟悔自责。这种情感是属于作者的独特的人生经验。作者在经历了人世艰难之后,面对日益老去的父亲,纵然彼此间曾有过较深的隔膜,但最终被出于天性的父子之情所消解,彰显出父子之爱的伟大与永恒,从而使文章生发出感人的力量,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当然,这种独特的情感认知是通过个性化的言语表达传递给读者的。《背影》这篇散文在语言表达方面主要有两个特点。简净动人的直接描写中饱含着挚爱深情最为突出,读者通过自我阅读就能直观且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其次是简洁叙述语言中的隐讳表达。比如文章并没有直接描写作者在车站所见的父亲的背影,而是从作者离开北京写起,先到徐州,回到扬州,再到南京。为什么不直接从南京或从扬州写起呢?为什么在结尾处写完作者所见父亲的背影后,又提及近几年和最近两年的事情呢?这样安排会不会减弱背影带给读者的强烈感受呢?其实,这正是本文语言表达的另一特点。朱自清在回忆父亲的背影时,暗含了他们的家庭史,仔细阅读就能够发现文中的省略和隐讳之处。也正因为这一点,文章在语言表达的用词上极为讲究,看似点到为止,实则包含着许多复杂信息。所以,
阅读时还需了解一下作者的家庭状况,补充一些必要的背景介绍。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只聚焦于背影所蕴含情感上的解读,无疑会大量减缩文章所表现的丰富内容和所承载的深厚情感。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开头第一句话表明了“我”和父亲近两年的相处情形--“不相见”。这三个字的意思是不能相见还是不愿相见?联系作者的经历,自然知道这三个字暗含了父子之间多年来的矛盾和冷战,但简洁冷静的叙述却很容易让人忽略这一点,从而把目光聚焦于第二句“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为什么“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呢?那又是怎样的一个“背影”?这样开头,直接点题,语言简净,富有张力,既突显出“背影”的不同寻常,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又能够吸引读者带着思考进入文本。
2.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迁;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父亲反复地嘱咐“我”,又嘱托茶房,细致入微,呵护备至。这样一位慈爱的父亲,却并没有得到儿子的理解和认可,面对父亲的行为,“我”觉得这是一种“迂”,觉得自己更了解世事,这是不到二十岁的“我”对父亲的一种认知与评价。究其原因,除了有初涉社会年轻人常见的那种自以为是之外,还带有一种不能理解父亲的关爱和不愿意接受父亲关爱的心理。这里的施爱者与被爱者之间明显存在着隔膜,父子之间的情感呈现出一种错位。文中没有明确标明“那年冬天”是哪一年,但据朱家的家族史可知是 1917 年冬天。作者写这篇文章则是在 1925 年 10月,近八年之后已饱尝生活艰辛的“我”再回望当年的自己,用“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句似褒实贬的话语道出了自己当年不理解父亲的后悔与自责,同时也写出了“我”最终对父亲爱子之情的理解和体谅。
3.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父亲的穿着是民国初年常见的男衣样式,即俗称的长袍马褂,和现在中年男人出门办事
身着正装有些类似。从“黑布”“深青布”“棉袍”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冬天父亲穿的衣服较多,衣服材质非常普通,其中“黑”“深青”这样的暗冷表明了父亲还在守孝期间。“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两个动作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行动不便的状态。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一是冬天父亲身着棉袍马褂,衣服随肿,行动不便;其次是父亲体态偏胖且年近五十,已进入中老年时期;再加上家中遭遇的多种变故:办丧事、丢职务、还债务、谋求职。白描式的语句勾勒出一个心力俱乏、备受生活煎熬的父亲形象。
但父亲坚持要为“我”买橘子,这件事情对父亲来说并不轻松,有一定高度的月台让身子肥胖、衣着膽肿的父亲攀越时显得十分艰难。“攀”“缩”“微倾”“努力”等词语具体细腻地描写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姿态。这就是“我”最不能忘记的父亲的背影,情不自禁地流泪是“我”内在情绪的外显。父亲的背影让人感受到一种艰难的努力,这一份父爱着实朴素而深厚,感人泪下。身着长袍马褂的父亲艰难攀爬月台的背影看上去并不雅观,甚至有些难看,而此时的父亲却完全忘却了自己的不雅观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在意自己当时的形象,这恰恰表现了当时父亲心中只有儿子却没有自己。作为儿子目睹这一幕,除了感动之外或许还有一股心酸泛上心头。所以,“父亲买橘”这一幕是“我”眼睛所看,更是“我”的内心所感,“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便是”我“的内心在瞬间受到强烈触动和情感上不可遏制的表现,父亲的背影
自然便在“我”心中定格,成为永恒的画面。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精读围绕“背影”所描叙的情景,通过品析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感受父爱深沉。
请同学们回忆写父亲、母亲的文章。如果让你来写自己的父亲,你会选择一个怎样的视角?通过这个视角想要表现一位怎样的父亲呢?
▲活动设计一:七嘴八舌说背影
通读全文,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概括这是一个( )的背影。
填写的不同词语,其实是从不同角度感知父亲的形象。如:父亲的背影--点明了本文的叙事对象;蹒跚的背影--表明了父亲行路时的艰难,概括了人物年老、身材肥胖等特点;感人的背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概括了文章的主体事件;充满回忆的背影--明确了文章属于回忆性散文…通过不同词语的填写,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知课文。这是
走进文本整体感知的第一步。
活动设计二:最佳插图评背影
如果课文中需要配一张插图,请选择一张你认为最合适的图片,圈画出该图和文中对应的语句,并陈述一下你选择该图的理由。
图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跚地走到铁道边。“”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背影教学设计 图二:“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图三:“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
三张图片是父亲在南京浦口车站为“我”买橘子时不同阶段的动人情景,细节刻画中均能体现作者观察之仔细,用词之精准,感受父爱之深刻。
“蹒跚”的意思是“走路摇摆的样子,不方便”。结合文本可知,父亲年纪大了,又是一个胖子,所以腿脚不灵活,走路动作缓慢,有些摇摆。再加上铁道边的路并不好走,需要爬上
爬下,但父亲还是坚持自己去给“我”买橘子。比如图二中所描绘的“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一系列动作,既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也传递出这份深爱背后的艰难和不易。这样描述,表达出“我”对父亲的细致观察,对父爱的深切理解,为下文“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从情感上进行了蓄积和铺垫。
活动设计三:透过衣着看父子
通读全文,出有关父子衣着的描写,然后进行比较、思考,体会其中的深情厚爱。
1.我的服装--“紫毛大衣”
“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2.父亲的服装--“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3.父子服装比一比:你有何发现?
“我”有一件漂亮高档、能抵御严寒的“紫毛大衣”,作者特意交代是父亲给“我”做的。相比
之下,父亲的穿着太不显眼了。“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些语句主要交代了衣服的材质和彩,看似普通,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文中交代了祖母去世,家道中落,父亲需要外出寻工作,再加上正值冬天,所以他穿的衣服较为正式且厚重,但衣服材质非常普通。此时还在为祖母守孝的父亲,自然也充满着复杂的心绪:丧母的悲伤、失业的压力、离别的伤感等。此种家境、心境之下,父亲还为北上的“我”做了件紫毛大衣御寒,尽可能把更好的东西给“我”,考虑之细微周到、父爱之浓烈厚重可见一斑。所以,关注父子的装束,并加以比较,不仅能让读者看到一个隐忍含蓄、默默承受的父亲形象,还能深切感受到细致入微、厚重博大的父爱深情。
▲活动设计四:放大镜中看细节
1.除了“买橘”之外,“买橘”之前的哪些细节同样让人感到父爱情深?
文章四、五节主要叙述父亲送“我”的过程,整个过程写得非常细碎。特别是“终于不放心”“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这三句,三个“终于”写出了父亲仅仅因送儿子这一件事情,就在诸多小事上反反复复、犹犹豫豫,周到琐碎中让人看到了一个为了儿子操碎心的慈父形象,也自然引出了后文父亲艰难买橘一事。从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一
点来看,文章前后可谓一气贯注,一脉相承。
2.送别过程中,父子的行为表现各不相同,通过填写下列表格,说说自己的发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