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应该占据主导位置,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获得实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本文将简要探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提升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实验;兴趣
在学习中,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课堂具有趣味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反馈。初中生物的实验内容丰富,实验材料种类繁多,教师应该学会加以利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避免造成实验材料浪费。在教学实验中,教师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素质核心教育,引导学生占据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生物实验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充分认识到兴趣对生物实验的重要影响作用。
一、引入生物游戏,活跃实验教学氛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频繁使用提示性语句,以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沉闷。为了提升生物实验的趣味性,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引入生物实验小游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利用生物游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生物的方法,把复杂的生物实验引入到轻松愉悦的玩乐之中,营造了一个欢快、活跃的教学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
例如,在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细胞”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实验小队,举办“细胞世界大比拼”的合作游戏,最后,由教师担任裁判,评选实验结果最准确、合作最默契、行动最迅速的游戏小队为冠军,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重新讲解组员们出现的错误。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对实验结果印象更深,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提高教学效果。
二、借助生物实验,提升学生操作能力
人是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的,在生物实验课上要充分利用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事实上,在上生物实验课时,很多学生的注意力通常会集中在实验器材上,从而错过了教师的演示过程,最终导致无法独自完成实验操作。在生物学教材中当中,有很多简单而有趣的小实
验,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实验展开实践活动,改变演示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实验,让学生通过自身实际操作,完成生物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例如,在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一课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花,指导学生认识花的每个组织结构,并在一旁标注名称,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鲜花的受精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传粉过程,了解传份就是花粉从雄蕊散落到雌蕊上,而花儿凋谢后,就会结出果实。在基础知识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种植一株鲜花,结合理论知识,不断观察鲜花的生长情况。这样通过实践操作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三、模拟情景教学,发散学生逻辑思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教学会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环境中,这样不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中。而生物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究型的情景教学,创建一个良好的实验情景,需要教师提前做好教学计划,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生物实验中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对外界的感知”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的眼球与耳朵的基本结构,明确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创建不同情景模式,在用布遮掩的塑料箱中,放置一个苹果型的计时器,同时邀请三个同学用不同的方式来感受一下,第一位同学摸一摸,第二位同学听一听,第三位同学看一看。在不同情境下,让学生用不同的感知方式感知同一事物,认识到触觉、听觉、视觉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保护好感知器官,以达到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结合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一些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比如多媒体设备,传统课堂中只有黑板和粉笔,主要的教育输出手段只有教师的嘴和手,长期以往,这对教师的身体产生了一种极大的负担。随着新型教学手段的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网络,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生物实验教学。而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多媒体教学方法同时具备了图、文、声、茂,甚至还有专门的活动影像等,这样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节肢动物”一课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引导同学们观察蝗虫、蜜蜂、蜻蜓等多种动物的身体构造,发现它们的相似之处,从而推导出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其次,继续通过多媒体播放影片,组织学生总结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如虾蟹等为人类提供了动物蛋白;蝎子、蜈蚣、蝉蜕可入药,为人类疾病等。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讨、总结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五、师生沟通互动,强化教师教学质量
沟通才是创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单方面在讲解知识,学生在被动地接收知识的灌输,除了向学生们简单提出几个问题,与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沟通互动。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教育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加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频率,在实验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犯错,多鼓励,少否定,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
例如,在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绿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课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做“种子观察实验”,在讲台放置两个装满种子的饮料瓶,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一:往甲瓶、乙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什么不同;实验二:用装有萌发种子的甲瓶,连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在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澄清的石灰水的变化;实验三: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以后,把放置蜡烛的燃烧匙伸入瓶中,教师带领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进行以上的三个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积极讨论,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呼吸作用释放热量,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通过进行不同的实验方式,使学生更能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从而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寓教于乐,模仿实验、多媒体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生物知识的趣味性,并在兴趣的驱使下,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参考文献:
[1]董专山.浅析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21(24):111-112.
[2]李海洋.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20(19):97+99.
[3]高丽梦.微课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写算,2022(32):14-16.
[4]季忠云.指向科学探究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以“气孔的开闭原理”为例[J].中学生物学,2022,38(11):56-58.
[5]张泽.注重实验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32):162-16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