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鲁迅《高老夫子》的心理学解读
姜彩燕
【摘 要】运用个体心理学的方法解读鲁迅小说《高老夫子》,认为高老夫子形象并非通常所谓无耻之徒、投机骗子所能概括,他其实是一个自卑症患者.像阿Q、孔乙己等人一样,高老夫子在鲁迅笔下不是单纯的讽刺对象,在他可笑的行为背后,隐含着可怜的生存处境.鲁迅对高老夫子因自卑而退缩,又以看似胜利者的姿态掩饰自卑心理的揭示,既是对人生隐秘心理的深刻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童年期不当教育给人成年后造成的阴影所进行的反思,因而这一人物就具有更丰富的人生意涵.
【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45)005
【总页数】7页(P60-66)
【关键词】鲁迅;《高老夫子》;个体心理学;自卑;“超越”
【作 者】姜彩燕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206.6
鲁迅小说《高老夫子》是颇受冷落的作品。自问世以来,给人印象并不深刻。无论是登载《语丝》,还是收入《彷徨》,都很少受到关注。1949年之前,几乎没有人专文论述过这篇小说,只是在评论《彷徨》时才偶有涉及。1926年叶生机的《痛读?彷徨?》介绍了每篇作品,其中自然也包括《高老夫子》[1](P183)。苏进《读鲁迅的?彷徨?》,把《高老夫子》与《祝福》《肥皂》《孤独者》《伤逝》《离婚》作为他最爱读的六篇作品[2](P217)。1927年任叔在《鲁迅的?彷徨?》中将《高老夫子》与《幸福的家庭》列为一类,说它“活泼的表现方法,完全是心理的”。“作者不是仅仅在描写篇中人物的行动的过程,而是在描写他心理的过程。”并认为这已经“超过了阿Q时代了”[3](P263)。这是自《高老夫子》问世后所得到的最高评价。而其他大部分时间却很少被人提及。高长虹《走到出版界—
——写给?彷徨?》、董秋芳对《彷徨》的评论、刘大杰《?呐喊?与?彷徨?与?野草?》,都对《高老夫子》只字未提。茅盾在《鲁迅论》中对《彷徨》中的四篇小说即《伤逝》《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孤独者》进行了论述,也未提及《高老夫子》。在鲁迅研究成果叠床架屋的今天,我们发现有关《高老夫子》的专论仍少之又少。查张梦阳的《中国鲁迅学通史》索引卷,发现对《高老夫子》的研究成果仍很鲜见。究其原因,当然跟这篇作品一直评价不高有很大关系。
李长之的《鲁迅批判》认为《高老夫子》是属于有些好处,却又有些坏处因而是“不完整”的“失败之作”[4](P96)。他称赞作者形容高老夫子第一次登台讲书的段落“确乎好”,但有时“讽刺太过,太露骨,变成了浅薄”[4](P97)。“以内容论,这篇只是在暴露那维持风化者和整理国故者的真面目,充其量,是一幅卡通,并没有更深刻的意义。”[4](P98)竹内好对《高老夫子》的评价显然受到李长之的影响,他的名著《鲁迅》将《高老夫子》与《端午节》《幸福的家庭》《肥皂》一起作为“与成功之作一样同是讽刺却又都归于败笔的作品”。认为从这些作品中没看出任何有趣来,读后甚至感到不快。“这种不快是因为作者只一个人乐在其中地自说自话,而和读者并不相通。读者有一种自己被撂在那儿了的感觉。”[5](P85)
可能由于上述这些评价,很少有人将《高老夫子》当作鲁迅较为重要的代表作来看待。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中,要么把《高老夫子》看作是一篇彰明昭著的教育题材小说,认为鲁迅是在揭示中国女子教育的弊端,是鲁迅参与女师大风潮的产物[6];要么将其看作鲁迅对五四后封建复古思潮的有力回击[7]。林非则认为《高老夫子》“从鲁迅全部的艺术构思来看,也是一篇纯粹和典型的讽刺小说,不过由于它没有像《肥皂》对于四铭的内心世界剖析得那样深切,小说中高干亭的心理活动显得比较模糊,因而就相当大地影响了作品尖锐的批判性”[8](P13)。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则将《高老夫子》和《肥皂》《弟兄》放在一起讨论,认为这三篇小说都是循由封建卫道者的外部表现(语言、行动),穿过他们的表层心理意识,直向他们潜意识心理的深层意识结构作无情的挖掘。作品中“更多高老夫子行动和心理的描写”,但“鲁迅致力的中心点仍在高老夫子的潜意识心理动机”[9](P290)。汪晖《反抗绝望》中将《高老夫子》与《端午节》《弟兄》一起作为鲁迅的“心理分析”小说进行论述[10](P383)。近年来有人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探讨高老夫子的行为动因[11],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讽经典之作[12],或是对共和危机的反思[13]。
上述这些角度,都从不同侧面揭示出高老夫子这个人物的意义。本文尝试从个体心理学的
角度重读《高老夫子》,试图揭示高老夫子不为人所注意的心理侧面,希望为发掘这篇小说的内涵提供一个新的解释角度,从而丰富和补充各位前辈已有的研究成果。
按照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在所有心灵现象中,最能显露其中秘密的,是个人的记忆”,尤其是童年期的最初记忆。因为“记忆决不会出自偶然,个人从他接受到的多得无可计数的印象中选出来记忆的,只有那些他觉得对他的处境有重要性之物。因此,他的记忆代表了他的‘生活故事’”[14](P73)。鲁迅小说《高老夫子》中的高干亭,其关于童年的最初记忆是这样的:
高老夫子出场时,正在备课,桌上放着一面镜子和一堆乱书。从早晨到午后,他一边看书,一边照镜子。这个场面神似鲁迅曾翻译过的芥川龙之介的《鼻子》。鲁迅作品的某些细节受到芥川的影响是在情理之中的。鲁迅一直密切关注日本文坛,1921年曾翻译芥川的《鼻子》,并有译者附记发表在《晨报》上。鲁迅这样评价芥川:“芥川氏是日本新兴文坛中一个出名的作家。”他的特点“一是多用旧材料,有时近于故事的翻译;一是老手的气息太浓厚,易使读者不欢欣”[15](卷10,P250)。后来又在《现代日本小说集》附录《关于作者的说明》里介绍芥川:“他又多用旧材料,有时近于故事的翻译。但他的复述古事并不专是好
对鲁迅的评价奇,还有他的更深的根据:他想从含在这些材料里的古人的生活当中,寻出与自己的心情能够贴切的触著的或物,因此那些古代的故事经他改作之后,都注进新的生命去,便与现代人生出干系来了。”[15](卷10,P243)鲁迅的《故事新编》显然受到芥川作品的启发。日本学者竹内好曾把鲁迅的《理水》拟想为芥川龙之介的《河童》,却未发现《高老夫子》与《鼻子》之间的关联。
高老夫子总喜欢照镜子,这不是出于对自己外貌的自信或者自恋,而是自卑。虽然他没有《鼻子》里边内供那样奇异的长鼻子,但是他“左边的眉棱上尖劈形的瘢痕”却成为他心中的隐痛。当他要去贤良女校上课时,最担心的就是这个瘢痕被女学生发现,从而看不起他。其实一个瘢痕原本不会有那么大的妨碍,但我们不能忽视童年经验给人的心理留下的深刻烙印。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但是,当这种自卑变成精神生活中长久潜伏的暗流时,便可称之为“自卑情结”[14](P51)。可以说,高老夫子就是一个有自卑情结的人。他的自卑情结来自何处?如果说是由于才疏学浅,那么他创作的那篇“名文”受到好评,按理说应该给他自信才对。然而那短暂的骄傲却并没有使他克服内心的恐惧。他不断
照镜子的可笑行为实际上表明,由于童年被家人忽视,进而留下身体上的缺陷,是导致他形成自卑情结的重要原因。
对高老夫子来说,这种自卑心理不仅影响到他对自己长相的评价,也蔓延到他的整个人生当中。从小父母没把他当回事,自己也觉得处处不如人,总怕被人嘲笑,几乎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个体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身体的缺陷造成许多阻碍,但是这些阻碍却绝不是无法摆脱的命运。如果他能主动运用其能力设法克服困难,他们有可能和原先负担比较轻的人一样成功;假如他们的苦难未曾被了解,生活未被导向正途,结果就会变得只对自己有兴趣,最后成为生活的失败者[14](P14)。高老夫子正是这样,当他处处以别人的眼光来打量和评价自己时,他的行为就像《鼻子》中的内供一样,变得矫揉造作,又是照镜子,又是摆姿态,并且平添了许多莫须有的担忧和恐惧。高老夫子曾把自己的姓名由“高干亭”改成与俄国大文豪“高尔基”相差无几的“高尔础”,使自己的名字富有学者气味,这一般被认为是讽刺他的投机心理,其实也未尝不可以说是出于一种深刻的自卑心理,以改名来装饰自己,借此机会把自己武装得强大一些。
鲁迅曾给萧军的信中说:“一个作者,‘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的。”[15](卷13,P43
9)其实何尝是对作者而言,对一个人来说,同样如此。但自卑和自负常常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无法分离。正如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所言:“自卑虽是与骄傲反对,但实际却与骄傲最为接近。”[16](P213)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常常忽而自尊忽而自卑,看似矛盾,其实不然。极度的自尊或自负往往是自卑的另一种表现,或者可以说是自卑心理的一种补偿。阿Q、孔乙己便是这样的例子,高老夫子也不例外。虽然高老夫子对东晋之兴亡的历史所知甚少,只对三国故事耳熟能详,可见他学识浅陋,却因发表了《论中华国民皆有整理国史之义务》一文,得到封建、落后势力的一片喝彩而自信心膨胀。这使他一度变得极其傲慢,看不起原来的老朋友:“觉得这黄三一无所长,总有些下等相了”,而且“不留心新学问,新艺术”,不知道高尔基,当然也不明白自己改名的“深远意义”。因此当黄三提出问题时,高老夫子“只是高傲地一笑,并不答复他”。不过他的自负只维持了短暂的瞬间,随即就被潜藏的自卑心理彻底击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