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视域中透视沈从文如何看鲁迅
作者:吴丹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2
        ;要:考察沈从文论及鲁迅的文字,其对鲁迅的评价主要在两个向度上进行,而且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形态:其对鲁迅的小说与散文创作,包括其早期诗歌创作则大体持肯定态度,而对鲁迅的杂文创作和人格气度却持否定态度。因而,可以从中检索出两位文学大家在文学观念上的歧异和冲撞。
        关键词:沈从文;鲁迅;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02
        沈从文是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原名沈岳焕,生于荒僻神秘的湘西凤凰县。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于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直至三十年代起勾勒出他心中的湘西世界
完成了一系列诸如《边城》、《长河》之类的代表作。从作品到理论的湘西系列,以乡村生命形态的美丽对照物城市生命形态,这种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独有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因而,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他以乡下人对鲁迅的评价的主体视角审视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了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时逐步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也正因为这样,奠定了沈从文对于同时代的作家鲁迅抱有一种复杂的态度。我们可以从文学层面来考证,沈从文与鲁迅的关系是复杂的,其视阈下呈现的鲁迅也是复杂的。沈从文是以双重角来评价鲁迅的:当他作为批评家时,其对鲁迅的评价不失公允;而站在社会和现实层面,其对思想家和战士的鲁迅并不以为然,甚至较为刻薄。这种复杂的态度,既源自于沈从文与鲁迅文学观念层面的差异,同时也彰显了二者文学创作态度方面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