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课程目标
1。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在搜集有关鲁迅方面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其崇高的精神。
2.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搜集资料,整理筛选、运用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同时积极与其他学科整合,以多种方式与同学有序有重点地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让鲁迅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3.在活动中逐步形成自主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学情分析:
在课内五单元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识了鲁迅”.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对其产生了极大的研究兴趣,有迫切更深入的了解的欲望。同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教会学生搜索资料的途径:
1、学校有上网条件,开放图书馆,提供有关鲁迅研究的资料。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查相关资料。首先,给学生提供搜索引擎,如:
  www.baidu/、www。google。com/、网易
  (http://www。163/),新浪(www.sina/)等大型网站中也有许多搜索引擎。其次,在选定的搜索引擎右边的空缺出打入要的主题,如:“鲁迅”,“鲁迅作品"等字样。最后,点击一下后面的“搜索”或直接按回车,你要的资料的相关网站就出现了,只要点击一个个网站就可以到你要的资料了。 
3、对报纸上有关的文章进行剪贴、归类整理.这种做法不但便于资料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使报纸充分发挥了作用.
3、从能够接触到专家、鲁迅纪念馆那里借阅、复印有关方面的书籍资料.
4、利用网络技术收集 。
5、    结合计算机课程,教会学生演示文稿幻灯片的制作方法,使学生学会借助课件直观展示自己的研究结果。
(二)、指导选题:
题目不要过大,可以立足学过的课文适当的延伸.指导学生从小处入手,可适当提供一些选题,开阔思路。如:别人眼中的鲁迅;鲁迅笔下的人物;鲁迅的作品等。
(三)、确定选题:
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分组,确定组长。组长召开小组会议,结合选题,具体分工.
(四)、布置任务:
各组学生分头行动,查资料,做好记录。                       
走近鲁迅任务单
研究人
研究主题
资料搜集
我的感受
第二阶段———-—整理阶段
(一)、学生整理:
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本组研究的主题集中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取舍,相同内容的删掉,补充修改每人的内容。
2、确定主题展示形式:图片、手抄报、朗诵、讲故事等,依据选定的形式在分工准备。
3、分头再精细准备展示内容。
(二)、教师指导:
1、期间可召开小组活动,讨论研究碰到的问题。并把每次讨论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报告给老师,老师针对问题给予适当指导。(只要是指导如何选材)
2、指导表达:(……的鲁迅,结合自己的主题概括)
如:讲故事: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名言警句+  自己的感受。
图片展 、PPT :  简述图片内容
……
4、汇报要求:
(1)语速适中,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感情饱满。
(2)观众要注意听,做出评价
4、结合自己整理的资料内容,练习表达
第三阶段—————汇报阶段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时常穿一件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一”字,他就是鲁迅。(图片)
通过五单元的学习,对于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说说你眼中的鲁迅?
学生:(只言片语话鲁迅,结合课内学习过的介绍)课文中的品质、资料带中的了解、名言……
是啊,他挥着如椽大笔,投身唤醒民众的大潮中;他毕其一生,不断对专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他坚持为闰土、孔乙己、女佣、车夫、青年等最底层劳苦大众代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先生。今天,让我们怀着敬意,走近鲁迅。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对鲁迅先生形象的一个高度概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探究学习的动力.】
(二)对鲁迅的评价分组展示:
每个小组展示的程序如下:
例:我们组是智慧小组,研究的主题是鲁迅的作品,接下来请欣赏上我们的展演……在鲁迅作品的搜集整理过程中,我们对他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觉得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帖写有才华横溢四个字的脚印)大家对我们的展演内容和感受有没有补充和建议.(学生根据情况进行补充建议或谈感受)
  1、鲁迅名言:内容 + 自己的理解感悟
  2、走近鲁迅手抄报.(简单介绍自己的版面设计、内容等)
  3、鲁迅生平简介(演示文稿:展示不同时期鲁迅的成长经历)
  4、别人眼中的鲁迅(评价鲁迅的故事、名人名言)
  5、诗歌朗诵(赞颂鲁迅的诗歌)
  6、重温经典(按照时间,将鲁迅作品制成思维导图或智慧树等形式介绍)
……
(三)活动评价   
1、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
评价要求
评价等级
资料整理
主题突出,有价值,记录详尽
自评
生评
综合
小组合作:
           
积极参与,有自主探究意识,小组分工明确,能相互弥补。
交际表达:
表情自然、语言流畅,声音洪亮、体现情感
成果展示
形式吸引人  内容丰富,突出主题
2、口头评价(客观真实,可以在比较中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建议。
民主评议:由各个组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来互相评价,根据评价项目和标准(分顶尖、优秀、良好、及格四档)来评.
自我评价:根据学生所写的总结体会来评价。
教师的观察评价:教师通过各位同学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及与一些同学谈话来评价每个同学。
3.成果评价:
(1)对各个小组:根据各组完成展示的作品的质量来评价,优秀成果奖 、创意奖、深刻印象桨、文学奖、视觉奖等。
(2)对个人:评出优秀组长2—3人,绘画小能手、朗读明星等各类能手人。
4.老师全面评价:对每个积极活动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从活动态度、方式、过程、成果等方面总结。
5、颁奖
(四)活动总结:
(指着黑板上的每个脚印)通过大家的介绍,让我们对鲁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见证了他从小立志一步步成长为爱国爱民,用笔战斗一生的民族魂,希望鲁迅的作品启迪我们的心灵,也希望鲁迅的精神代代相传!愿我们都能以他为榜样,成为爱国爱民的栋梁之才。
(五)布置作业:
1、结合今天的活动课写一篇收获或感受。
2、阅读鲁迅的作品,为好书推介会做准备。
3、以“走近鲁迅”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全面介绍你眼中的鲁迅。
五、课程着眼点:
在活动中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运用资料,并能有序有重点地表达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引导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抒发独特的体验。课内引路,课外延伸,课内外有机的结合,全面感知人物形象,让鲁迅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同时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多元素养。
六.课后反思:
    语文课表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语文实践。"本着这一宗旨,我们认认真真开展实践活动课程,收获颇丰:
  “走近鲁迅”这次实践活动,以主题为圆心,以学生为主体,以获取信息为路径,以教师所立目标为导向,以评价为约束的全新的学习模式,设计学习主题——学生以组为单位,并根据组员的兴趣选择学习任务,分工合作,并与其它组形成竞争-—学生自主地选择好学习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所得的信息—-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利用多种形式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学生写学习收获、体会——教师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过程、方法与结果,并加以总结深化。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都发生了变化:
  教师的角:教师已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者,信息的垄断者,更是学习共同体中积极的参与者和帮促者,而且教师的角也在频繁地转换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快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师也要不断转换辅导策略;协作学习的组织者:设计有价值且资源丰富的学习主题,
根据互补原则将一个班分成几个协作学习小组,帮助学生选择研读的角度。教师鼓励接纳小组同学的意见,愉悦地开展学习。 情感体验的支持者: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当学生碰到难题时,教师可作适当地点拨;当学生遇到障碍时,教师同他一起扫除障碍:当学生失去信心时,教师要及时激励他,帮助他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要给予表扬. 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同样是学习者,与学生共同参与主题学习,一同成为信息海洋中的游泳者、探求者。
  学生的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环境开放,网上资源丰富,学习自主性强,有充分交流与自主表达的学习环境,因而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自然不是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所能比的。加上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是以组为单位展开组与组之间竞争,因而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而对于那些常摆弄电脑的同学不仅领略到施展自己的特长和风格的快乐,还在援手帮助电脑操作有困难的同学的过程中获得了友谊,到了自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整理能力、团体合作精神协同发展。同时将自己的特长和风格融入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在自主学习中逐步提高学习的责任感、自我管理能力与信息文化素养,为终生的自主学习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