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学前教育任务最准确的表述是()
B.促进幼儿身心的快速发展
C.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正确答案:D.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关于老师的诗歌2.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时,合理的做法是()
A.要求幼儿用胸腔式联合呼吸法唱歌
B.鼓励幼儿用最响亮的声音唱歌
C.鼓励幼儿唱八度以上音域的歌唱
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正确答案:D.要求幼儿用自然声音唱歌
3.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情绪体验()
A.羞愧
B.伤心
C.害怕
D.生气
正确答案:A.羞愧
4.在角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关系,主要考察的是()
A.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
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C.幼儿的规则意识
D.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B.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5.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3 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A.信任感
B.主动性
C.自主性
D.自我同一性
正确答案:C.自主性
6.教师在区角中投放了多种发声玩具,小班幼儿在摆弄这些玩具时()
A.能概括不同声音产生的条件
B.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C.能描述出玩具是怎么发声的
D.能描述不同玩具发生特点
正确答案:B.对声音产生兴趣,感受不同的声音
7.在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时,恰当的做法是()
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B.引导幼儿识别常见食物的形状
C.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说出总数
D.为幼儿提供按数取物的机会
正确答案:A.引导幼儿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8.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A.发展幼儿的艺术技能
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C.丰富幼儿的艺术知识
D.拓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正确答案:B.培养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
9.陶行知创立的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是()
A.讲授制
B.五指活动
C.感官教育
D.艺友制
正确答案:D.艺友制
10.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
A.儿童的深度知觉
B.儿童的计数能力
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D.儿童的守恒能力
正确答案: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二、简答题
11.婴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答:(1)教师方面:①有原则地满足幼儿的需求;②全盘接纳的态度;
③建构性提议;④提供宣泄场合;⑤再现情景。
(2)家庭方面:①营造乐观的家庭氛围;②做好情绪的榜样;③帮助幼儿学会表达积极的情绪。
(3)婴幼儿方面:大班幼儿自我调节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①反思法;②自我说服法;③想象法。
12.简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职责
答:(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
(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
(6)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三、论述题
13.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请结合实例分别说明。
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在实施《指南》时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1)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在活动和游戏幼儿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操作获得不同的经验。情境教学法是幼儿以直接经验为情境教学法是幼儿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进行学习的有力体现。小班幼儿认知情绪化特征明显,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良好的情境必然引起小班幼儿积极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创设小班幼儿喜欢的教学情境,如具有鲜明主题标志的故事情境、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等,引发他们的积极情绪,使其在这样的情境中能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
(2)幼儿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主要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认识世界。例如教幼儿学习数学中的加减运算时,幼儿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需要通过头脑中的表象或者是学教具的操作来进行计算。
(3)幼儿园教育原则要体现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例如在小班社会“我会打招呼”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教师创设了一个表演游戏情境,准备好头饰,通过师幼共同扮演动物幼儿园里的角,在游戏中进一
步练习有礼貌地打招呼。幼儿沉浸在充满童趣的愉快游戏中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教师为每位幼儿提供了活动、交流、分享、表达的机会和时间,引发了幼儿在集体中交流的愿望,幼儿完全沉浸在愉快的游戏当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知识,获得了
经验。
(4)幼儿园教育具有生活化、活动性的特点。例如大班科学活动“转起来”,活动结束部分围绕“转动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让幼儿练习实际生活经验,与同伴想想、说说、看看,最后在“转转电影屋”的情境中自然结束,提升经验,进一步引发幼儿探索生活中转动现象的兴趣。总之,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四、材料分析题
14.材料:
李老师第一次带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
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
为就会明显减少。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 分)
(2)请分析打扮幼儿行为告状减少的可能原因。(10 分)
正确答案:
(1)中班幼儿由于道德感发展、希望引起教师关注、语言发展不完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经常出现“告状”行为。①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告状”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儿道德感发展,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中班幼儿会因为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此阶段幼儿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幼儿认为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即会出现材料中所述的“告状”行为。②中班幼儿爱告状也有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向教师传达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告状,从而在告状中引起老师的注意,表达他们的想法,或间接或直接的想要的某种结果。③中班幼儿的年龄大多在4-5岁左右,此时他们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化的特点,在考虑问题时总是先考虑自己的感受,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理解别人的心情,遇到事情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友好的和同伴讲话,
解决他们间的矛盾,往往通过告状来解决问题。
(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原因有如下几方面:①大班幼儿的道德感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在这个年龄,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所以相比小、中班幼儿,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所减少。②幼儿的羞愧感或内疚感也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愧疚感从幼儿中期开始明显发展,幼儿对自己出现的错误行为会感到羞愧,致使“告状”的行为有所减少;③大班幼儿的独立性有所发展,不在单纯的依赖老师去解决问题,而是能够和同伴相互协商进行问题的结局: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培养幼儿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减少幼儿的违纪行为,各种告状行为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15.材料:
主题活动中,中班幼儿对画汽车产生了兴趣。为了提升幼儿的会话能力,郭老师提供了面包车的绘画步骤图,鼓励每个幼儿根据步骤图画出汽车。
(1)郭老师是否应该投放绘画步骤图?(2 分)为什么?(8 分)
(2)如果你是郭老师,你会怎么做(10 分)
正确答案:
(1)材料中郭老师不应投放“面包车”步骤图。《指南》中指出:幼儿绘画能力的主旨在于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在幼儿进行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这样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不利于扩展幼儿的绘画想象空间,同时也不利于活动的趣味性开展和启发性引导。故不应提供“步骤图”。
(2)教育建议:应遵循《指南》、《纲要》等相关要求,做到以下几点:①在绘画前使幼儿回归生活,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面包车的形态、类型等。②在绘画过程中亦可进行作品欣赏,让幼儿主动寻创作方式,同时提供丰富的形象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③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现的主题,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