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生命的语文课
作者:***
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20年第07期
连中国老师的《语文课Ⅲ》,是继《语文课》和《语文课Ⅱ》后的又一部语文教学力作,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隽永的兴味与坚强的思考》。在我看来,此书在“兴味”和“思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让语文教学回归“语文”本身,让阅读和写作与人的内在世界息息相关,水融。也可以说,这本书所呈现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成长,人的心灵世界的丰富,需要通过阅读和写作(语文)来完成。
一、抓住语言的根
语言文字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丢失了这个根本,“语文课”也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凌虚蹈空地传播思想,丢开文本地启迪心灵,都是虚无缥缈的瞬间,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品评、玩味、揣摩、思索应该是语文课最为重要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也是构建语言的过程。叶圣陶先生甚至提出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观点。连老师在书中也提出:“语文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以语言品评与认知为路径和抓手,帮助师生一起完成自我生命建构与发展。没有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就谈不上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欣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自然更谈不上完成自我生命建构与发展。”在连老师看来,语文学:科的四项核心素养并非处于同等地位,其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才是首要的,其他三项都是借助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来完成的。这就让“语文”凸显出来,回归其本真,让“语文课”成为真正的“语文课”。
鲁迅先生的《药》是篇经典课文,其思想价值不容置疑。在讲这篇课文时,连老师并没有撇开文本大讲特讲鲁迅的思想,而是带领学生通过品析文中“板滞”和“恍然大悟”这两个词语,来体会鲁迅心中对“历史”和“现实”那种汹涌澎湃的悲怆感。连老师让学生反复体会这两个词语,使课堂走向深入。这才是语言建构的过程,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二、触动心灵的引
“语文课”应该是扣人心弦的诗篇,是打动人心的歌谣。没有了诗意,没有了感动,没有了内心的颤抖,“语文课”就成了干枯的朽木,成了无水的河道。“课堂应该是师生无忧无虑的地方,是精神充分成長的地方,是灵魂出窍的地方,是探求未知、开启未来、升腾内心走向无限可能的地方。”语文课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滋养,一次次的撩拨,一次次的浸润,让师生的内心越来越柔软,也越来越强大,从而让语文课上的师生成为—个个真正的大写的顶天立地的人。
连老师的语文课,少有知识的叠加,亦不是技能的训练,而是利用“语文”来培养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完善一个人。在《三国演义》“三顾茅庐”一节中,连老师注意到了极容易被师生跳过去的细节:
初见嵩山 (玄德)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连老师认为此处大有阅读的兴味和智慧,不可为追逐后边的情节而随便跳过。连老师还发现了毛宗岗对此处的评点极其精彩:淡泊宁静之语,是孔明一生本领。淡泊则其人之冷可知,宁静则其人之闲可知。天下非极闲极冷之人,做不得极忙极热之事。细读此处我们确实可以发现此对联道出了诸葛亮的内在修养和人生哲学,学生如果驻足于此,反复关
联自己的心灵,自身的成长和完善也许就发生了,这就是浸润和感触的过程。
如此才是叩问心灵的阅读,才是关乎人成长的阅读。真正的阅读很多时候不在于读了多少,也不在于读得多快,而在于停留,在于驻足,在于对文本沉下心来的感悟和真正的对话。用连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能“读出什么”,因为“阅读伟大的作品,就是让我们的内心更有力量。在无尽的挑战、困苦甚至磨难中,人的内心应该永远自由、祥和并且富有灵性”。
即便是面对高考试题,连老师觉得也不应仅仅是答题技巧的训练,也可以有心灵的感动和诗意的美好。有一道古诗鉴赏高考题选择了这首诗: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连老师通过对此诗一字一词的品味,解读出文字背后那个人的内在世界:
一个“困”字,四面封堵,毫不透气,足见内心的压抑与沉重。一个“豁”字,将意想不到而突遇的明快爽朗、光明希望一下子就表现出来了。用“清瘦”状写山峰,不仅是拟人的手法,更重要的是朴字见,如此一用,使雨后的山峰显得更加神采奕奕、意气勃发。“清瘦”二字里,没有丝毫的慵懒与懈怠,仿佛一个对世界充满向往、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一点也不油腻。
阅读不是看故事、看表面,而是通过文字见识到背后站着的那个人,看到那个人的心灵和内在,看到那个人的情感和思想。文章背后的人是隐藏着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智慧去品读才能发现。只有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是心灵参与的阅读,是促进人成长的阅读。
三、启发思想的导
精彩的语文课离不开思想的启迪。“人”有了思想就会真正站立起来,对待这个世界就会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和认识,就不会总是在暗无天日的小道上行走,就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帕斯卡曾说:“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人的尊严就在于他是否能够思考。
“思考力的丧失,是我们师生现在共同面临的严重的课堂危机”,一个逐渐发展着的人一定是思想逐步丰富、深刻的人。语文课承担的内容很多,思维和思想的培养应该是其所承担的重要责任。
有一篇小学课文《雨点儿》,大雨点和小雨点有不同的选择,想要去不同的地方,最后它们都完成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追求。除了完成必要的识字,理解情境的教学,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辨阅读,以启迪心智,获得思想。
连老师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面对各自的选择,你更认同小雨点还是大雨点?为什么?关于小雨点和大雨点,你认为作者更认同哪一个?这样的追问鼓励学生突破原有的认识,让学生能重新思索人生的追求,也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深化了学生的价值判断。这就是一种启发思想的语文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会慢慢地冲破局促、狭隘的“小我”,见到更为雄阔、更为硬朗的“大我”。正如连老师所言:思辨应该始终指向“人”并且始终关心“人”;有“人”的语文才富有无限的生机和魅力;有人的语文才震撼人心,才得以在师生中一代一代传承。思辨的过程点醒了我们的生命状态,廓清了我们认知的迷雾,扫除了我们内心的阴霾,为师生今后的人生开辟出一条新路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