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课堂实录: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教学背景
《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初中中国地理部分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征,其中,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主要特征是本课的重点,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是难点。通常,教师遵循课本上的内容一个一个地形区进行介绍,但其形式单一,教学过程倍显单调乏味。故笔者对原有教学方式和形式进行了大胆的调整,以相应乐曲导入,以请小老师授课为主要模式。教学片段如下。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分别听几段录音(《青藏高原》、《蒙古人》和《黄土高原》),想一想分别描述的是我国四大高原中的哪些地形区,并将其填入中国地形图中。(复习旧课)
学生们显然很意外,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们的脸上交替地出现迷惑、惊奇与欣喜的心情,继而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起,学生上台在板图上标出乐曲所指高原的位置。
师:其实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上,除了分布有四大高原外还分布着我国的四大盆地,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出四大盆地的相应位置。
学生们纷纷翻阅教材和地图册,然后请一名同学将四大盆地的正确位置填在板图上。
师:我们从四大盆地的位置、范围及地表形态可概括出哪些中国之最呢?
生1: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生2: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生3: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
生4:四川盆地──四大盆地中,唯一没有戈壁、沙漠分布的盆地。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弄懂了这么多的知识,我很高兴,说明大家学习是非常自觉的。四大盆地虽都分布于我国西部,但又各具特,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四大盆地各具哪些特征?(四个大组分别各自讨论四大盆地中的一个盆地)。
学生们以前后的4~6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并各有记录人和发言人,5分钟后示意学生安静并做好发言的准备。
师:刚才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同学们得意的笑脸上我感觉到大家已准备得相当充分了。现在就分别有请四位小老师来给大家上课。
四位小老师分别上台授课,他们或向学生提问,或组织学生活动,或利用黑板板书,俨然一名教师在有序地进行着教学活动,我则在一旁配合小老师的讲课放映着各盆地相应的景观图片,学生们亦怀着羡慕不已与欣喜万分的心情参与同伴主讲的教学活动。
当一名小老师完成其教学内容后,我则当即给出客观的评价,并视情况做出相应的补充说明(包括一些地理趣闻),最后小结其主要结论。
师:通过刚才四位小老师的讲课,我们详尽地了解了四大盆地的主要特征,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手中的纸条信息回答这是哪个盆地的特征?(分别将四大盆地的特征制成若干纸条并展示给学生看,可由某一行同学轮流回答,亦可由同桌几个同学进行抢答。)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发现大家对四大盆地的特征已可谓是耳熟能详,当然这也证明刚
才授课的几位小老师是十分合格、十分优秀的,下面老师提议大家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以上四位小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鼓励、激发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小老师的队伍中来)。刚才我们了解了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那么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又有哪些主要地形区呢?我国的四大盆地
生: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教师播放《乌苏里船歌》、《北京的金山上》和《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几首歌,引入三大平原的教学。
师:三大平原的内容较简单,下面老师想请一位小老师从其位置与特征两个方面全面地对三大平原进行介绍,希望全班同学都能抓住本节课上最后一次当小老师的机会。
学生们踊跃举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最后一名小老师在一片掌声中出地完成了授课过程。教师进行小结、补充,并对小老师的授课做出适当的评价。
师:在几名小老师的精心讲解下我们了解了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位置与特征,遗憾的是由于时间有限,今天就不能请每一位想上课的小老师都上台授课了,不过课后大家可将自
己的授课过程以备课的形式写下来,闲暇时间不妨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上一课。并且希望今后想上课的小老师平时要多留心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有备无患,然后在地理课上向大家娓娓道来,和同学们一起体会知识与成长的快乐!
八年级地理课堂实录:气温和降水
环节一:问题再现
(幻灯片1)出示问题点名回答,按情况加分。1.通常用几月的气温代表冬季和夏季的气温?2.1月00C等温线穿过那些地方?3.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是什么?4.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么?5.我国有那些温度带?6.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7.降水的总趋势是怎样的?
环节二:知识拓展1气温分布规律
导入:(幻灯片2)月份黑2龙江肯海南的景象,引出各地的气温存在差异,我们来分布规律。
出示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引导学生读图:(幻灯片3)
教师:不的颜代表不同的什么?
学生:代表不同的气温。(鼓励)
教师: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用什么颜表示?学生指认。
学生:最低气温用深蓝最高气温用橙。(鼓励)
教师:看一下最高温和最低温代表的温度,计算出差多少温度。
学生计算,一学生回答:440c学生总结:我国南北温差大。(鼓励)
教师:地图颜变化的方向是怎样的?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颜自南向北变化,说明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一学生总结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南北温差大,气温由向北逐渐降低。(鼓励)
教师:再看图观察图上有一些线,这叫等温线,等温线就是把温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下面同学们在课本地图上标出等温线的温度。
学生标图,一学生上台指认。(加分)
教师:在地理上有一条叫秦岭——淮河的线他是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线,观察地图,出哪条等温线和秦岭——淮河接近?
学生:1月00c等温线,学生指图。
出示我国7平均气温图引导学生读图:(幻灯片4)
教师:与1月份的气温分布图有没有变化?
学生:有,感到气温高。
教师:在图中出一个低温中心,解释为什么低温?
学生:低温中心是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气温低。(鼓励)
教师:出青藏高原外,其它地区的气温在多少度以上?
学生:160c以上。气温比较高。
教师:最高温和最低温相差多少度?
学生:最高温320c最低温160c相差160c,得出相差不大。
学生:总结夏季出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鼓励)
学生:总结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幻灯片5)
过渡——教师:在温度带上,我国主要位于北温带,我们根据各地获得的热量把温带再分成几个温度带,一般农作物在≧100C的温度下才能生长,我们把≧100C的温度加起来这叫做“活动积温”根据这个指标我们又划分了一些温度带,请一个同学上台指认。
学生:指认(鼓励)(幻灯片6)(加分)
教师:气温影响农作物主要表现在种类和收获次数又称作物熟制,看课本的表格分析我们这个地区的农作物和作物熟制是怎样的?
学生:冬小麦、玉米,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教师学生互动:东北种植春小麦、甜菜,南方种植水稻、甘蔗青藏高原种植青稞(一种大麦)按照热量把熟制可分成一年一熟、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一年两熟至三熟。
知识拓展2降水的分布规律
(幻灯片7)出示北京的四合院、江南水乡、新疆的平顶房观察房顶的坡度大小问:这反映了各地什么情况不同?
学生:降水。
(幻灯片8)出示我国的降水分布图引导学生看图:
教师:图上的颜代表什么?
学生:降水量。
教师:降水量最大和最小各用什么颜表示.分布在哪里?
学生:上台指认。
教师:降水从最多到最少,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鼓励)
教师:看课本看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的降水集中在什么季节。
学生:夏季。
教师:从这个方面总结降水的一条分布规律。
学生:降水集中在夏季。
教师:我们把降水较多的时间叫做雨季,排列四个城市雨季的长短?
学生: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
教师:从这个方面总结降水的一条分布规律?
学生: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教师学生:受夏季风的影响,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说明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幻灯片9)学生总结降水的特点时间、空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