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开刊寄语
【篇一:文学社杂志刊首寄语】
刊首寄语
春意浓浓,不知不觉,四月已沿着季节的脉络走了大半,校园的梧桐树叶不知何时浸入了墨绿的颜,少了那份枯涩,偶尔的一场淅沥的雨,也会让人感到刺骨的春寒。
春雨过后,太阳出来了,整个世界像刚洗过一样,特别清爽。漫步在校园的梧桐树下,心中突然一个亮光闪现,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不是吗?春天来临,梧桐树在经历严冬的洗礼之后,又毫不吝啬地舒展它的绿叶,开始了为课间休息、嬉戏玩耍的孩子们遮风挡雨的旅程。树下的孩子们啊,你在享受梧桐树的阴翳时,可曾感受到它的存在?
人,就应该象这树一样,有目标,就只管前行;有爱心,就只管给予;有光明,未来就永远不会黑暗。
即使身处寒冬,只要心中有光,就能闻到春的气息;即使被困逆境,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穿
透乌云;即使遭遇挫折,只要心中有光,哪怕跌倒一百次,也能一百零一次的站起!因为这光,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成功大门的金钥匙。
抬头看看校园的那一抹绿,那新鲜初放的绿,忽然觉得那不仅仅是绿,那是爱,是暖,是希望,是奋进,是人间美好的四月天!
【篇二:刊首寄语】
刊首寄语
作者:柳冠中新春寄语
来源:《设计》2015年第01期
这与我一向提倡的“设计是一种处理矛盾和关系的学问,是处理人类在技术空前发达的刺激下的物欲或被异化了的?创意?,必须被人类的道德、伦理和与自然生态所约束!”有共鸣。古罗马的某位哲学家说过一句话:“人们并不被事物所扰乱,而是被他们对事物的看法
所扰乱。”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的立场、角度、层次等不同,或着眼的动机、过程、结果、观念、方法、技术、工具、影响等等不同,其结论就会完全不同。
“文脉”是上下文的界面,而它更应关注的是下文,即创造新的文化。当文化存在的“语境”——“时间流”、“空间场”已改变时,我们便需要设计师去创造新的文化了,所以“传统”的继承必须遵照恩格斯所说:“批判地继承”。我的理解则更鲜明:“传统是创造出来的!”“传统”是各民族为适应彼时彼地的生存环境而创造的“生存方式”——我们称之为“文明”,其“方式”、“载体”、“工具”都还在不断地发展、演进,永无止境,属于“时间维度”;其民族“精神”则在不断积淀,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我们称之为“文化”,属于“空间维度”。我们当代中国必须创造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为大众利益的、可持续的生存方式,所以“设计”不是迁就遗老遗少的“闲情逸致”和“玩物丧志”;更不是为满足少数人所需要的“奢侈品”;也不会被商业集团唯利是图地编造“定制的幸福模式”,去煽动消费者所谓的“多元化”占有欲!
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巨大的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剧烈的冲击,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在这样
的冲突和怀疑中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取向发生变化也在所难免,但物质利益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原动力,这种社会现实反映在人的思想中,必然形成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的观念,使人们在衡量人的地位、价值、意义、作用时,自觉不自觉地以物质利益作为衡量标准。这一方面催生了物欲化的倾向,—方面又使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迅速膨胀。
争夺资源、输出污染与节能、减碳;商业社会的“消费黑洞”与可持续消费观是最真实的问题,当代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促使设计师要关注“可持续发展观”和“生存方式的变革”:关注“弱势”体、营造公平的社会公共环境、利益基础上的多元价值取向;从“物”到“事”的“服务设计”理念;“提倡个人使用,而不提倡私人占有”;“留有余地,适可而止”。
【篇三:期刊寄语】
《xx》寄语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在羊欢新春之际,由公司部牵头,各部门各支行联合创办的对
公业务期刊—《xx》与大家见面了。这是对公业务建设史上的重要举措,也是文化建设中的浓重一笔,值得庆贺!
《xx》作为内部刊物,是对公文化建设的载体,也是对公文化的外化形式,旨在弘扬对公文化主旋律,为深化对公改革转型服务,忠实地记录对公从业者勤迈的脚步,展示团队营销的良好形象和对公客户经理的积极风貌;《xx》也是营业部对公文化建设宣传的窗户,也是沟通的桥梁,通过本刊物,希冀进一步凝聚对公从业队伍的昂扬斗志,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敢于亮
剑、不断拼搏,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