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氓》体现的爱情婚姻
诗经《氓》体现的爱情婚姻观
诗经爱情——阅《氓》后感
《氓》是中国古代第⼀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这是⼀⾸弃妇⾃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主⼈公以⽆⽐沉痛的⼝⽓,回忆了恋爱⽣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氓》体现的爱情婚姻观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在我们当代⽣活⾥同样体现与适⽤。
诗歌描述的时代背景在政治⽅⾯未形成统⼀政权,经济⽅⾯是⼩农经济,⽣产⼒⽔平还相当落后。可想⽽知,在当时这样⼀个⽂化背景⾥,妇⼥在家庭中经济上不独⽴,⼈格上形成对男⼦的附属关系,男⼦⼀旦变⼼,就可以⽆所顾及的将她抛弃。当时作为封建⽣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观念形态也逐步形成,妇⼥的恋爱和婚姻常常受到礼教的束缚、⽗母的⼲涉和习俗的责难,进⼀步形成了对妇⼥的精神桎梏。
在为数众多的解读⽂字中,男主⼈公氓,都被定性为虚伪、狡诈、薄情、始乱终弃、背信弃义之徒。我们可以采⽤逆推法,由氓后期的表现,逆推出氓最初对⼥主⼈公的情感,也属于"假⽼实""假温情""假忠诚",认定氓在"⽤虚伪的⼿段,欺骗⼀位天真美貌的少⼥,获得了她的爱情、⾝体、劳动⼒、家私",甚⾄从阶级属性的⾓度,将氓的⾏为上升⾄阶级压迫的⾼度。
这就跟我们当代的爱情与婚姻具有很⼤的相似性,⽽且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不管是在爱情⾥还是婚姻当中,两个本来没有任何交集关系的⼈因为彼此欣赏爱慕⽽⾛到⼀起,就是缘分,同时,我们应该知道,没有⼈有义务平⽩⽆故的对你好。⼈际交往都是因为有私⼼,有利益关系才会发⽣。
爱情与婚姻也⼀样,对⽅对你的好,你得⽤某种⽅式回报他,同样对他好。特别是⼥性,⼥性本来就由于先天的性别差异⽽处于劣势,所以,在⼀段感情当中,⼥性似乎能做的除了给男性⾃⼰的爱,剩
下的就只有包容、理解,照顾好对⽅家⼈与⽣⼉育⼥了?因为⼥性有⼀个⽣理⽅⾯的特点,那就是具有⽣育能⼒⽽且⼒量⽐不上男性。⽽这个特点就剥夺了许多⼥性的对很多事情的可能性。因为当⼥⼈⽣孩⼦的时候,免疫⼒会下降,需要男⼈的保护,⽽且⽣孩⼦怀胎⼗⽉,不能出门,也就没有经济⾷物来源,这也就是为什么从古⾄今,⼥⼈在家庭⾥主内,⽽男⼈要外出⼯作的原因所在。
⼀开始,氓对⼥主的追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就好像我们现代⼈谈恋爱的时候,男⽣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甜⾔蜜语,送礼物、玫瑰花、巧克⼒,还有现代⽹络的发展QQ、每天的早安、晚安问候,嘘寒问暖,各种花招套路。当然爱情⼀开始都是甜蜜美好的,爱情的起点都是最美的瞬间,⽽爱情开始时的两个⼈看到的也都是对⽅的好,对于对⽅的缺点会⾃动的屏蔽缩⼩然后淡化,甚⾄会觉得对⽅会为了⾃⼰⽽改变这些缺点,⾼估了⾃⼰可以让对⽅焕然⼀新。
“送⼦涉淇,⾄于顿丘。”体现了两个⼈约会的时候依依不舍,此场景放到现代社会⾥,在现代中国开放的社会,同样适⽤。
纵观全⽂,⼥主⼈公犯有三错,从⽽误了终⾝,也毁了⾃⼰。⼀、轻许终⾝;⼆、为爱疯狂;三、⾃我意识过强。
⼀、轻许终⾝。“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然后诗歌中就到了⼥⽅主动要跟男⽅⾛,要嫁给他了,但是男⽅没有媒⼈,这个时候⼥⽅也不管了。这也为后来的氓出轨,不重视她奠定了基础的。⼀个⼥⼈,还
是矜持⼀点的好,因为任何的迎合与放低底线标准都会让别⼈,特别是男⼈觉得你很掉价,因为男⼈⼀般都有点的⼼理,这⾥不是贬低男⼈,⽽是事实他们的⼼理就是如此。因为你的忍让,会让他得⼨进尺,觉得你是⼀个什么都可以忍受的⼈,这也就是诗歌中的⼥主⼈公最后酿成悲剧的原因之⼀。
然后就是⼀开始,男⽅就没有媒⼈,在古代,媒⼈就是⼀种证明,⼀种象征,甚⾄可以说,没有经过媒⼈,你们的婚姻都可以说不算数。⽽作为⼀个⼥的,诗歌中的⼥主⼈公连这个都可以不在乎,正是因为她连这个都不在乎,所以以⾄于后⾯氓对她的
轻视与理所当然的态度的产⽣。
放到当代,值得思考的是婚姻⼥⽅要不要彩礼的事情,⼀些⼥孩⼦为了表达对男⽅的爱,主动提出不要彩礼,这就要因⼈⽽异了。会有两种情况,⼀、可能会让他更爱你,也可能会让对⽅的家庭更爱你。⼆、他和他的家庭会觉得你是轻⽽易举就嫁到他家⾥的,他们可以什么都不付出,还是以上提出的理所当然的态度。当然还有⼈会说,⼥⽅要彩礼就是在卖⼥⼉。对于这个说法,⼥性本⾝在这⽅⾯在古代公主的和亲就体现了⼥性的婚姻对⼥性来说就具有⼀种商品化的性质了,所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种⽂化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婚俗与⽂化中,甚⾄已经成为了⼀种⽂化特质⽆法根治与消除。
⼆、为爱疯狂。⼥主⼈公的做法就像现代社会⾥的许多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她们为了⼀个男⼈,为了所谓的爱情,不顾⼀切,不顾家⾥⼈的反对,不管天涯海⾓,也跟男的⾛,⾃以为这是洒脱,是伟⼤的爱情,但是这样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我觉得没有多少⼈可以拥有,或者说,没有多少⼈可以遇到的。
举个例⼦,男⼥双⽅家庭差异太⼤的,⽽且相隔太远的,⼀个南⽅⼀个北⽅,两个⼈的跨越⼤半个中国的。⾸先,你得考虑这个男⼈值不值得你为了他⽽放弃家乡的⼀切,甚⾄可以说你只要跟他⾛了之后就相当于放弃了你的家⼈。虽然说现代科技发达了,交通也很⽅便,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以后有了孩⼦,丈夫,⼯作之后,还有婆家的种种事情会牵绊着你。如果这个男⼈是真的好的话,那么你们会得到你⽗母的赞同,虽然他们舍不得,但是他们会理解你,因为你到⼀个想嫁的⼈不容易。但是,
如果你们的婚姻得不到家⼈的祝福,甚⾄你的母亲都看不上你所选的那个男⼈的时候,你就要重新开始审视这个男⼈了。作为母亲,所有的母亲都是伟⼤的,她们都是从⼥⼈过来的,她们曾经她们经历的,作为⼥⼉的我们也会经历,所以她们有经验,不希望你被蒙骗,希望你幸福。
⼥⼈还是⾼傲聪明⼀点的好,低声下⽓会让男⼈觉得理所当然,也会让⼥⼈觉得没志⽓。但是⼏乎从古⾄今对⼥⼈与妻⼦的评价就必须要求⼥⼈三从四德,贤良淑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贤妻良母,⽽且男⼈⼤多喜欢⼥⼈对他们的服从与崇拜,然后在现代的社会当中有⼀类⼥强⼈类型的⼥⼈就好像显得特别的格格不⼊与强势还是怎么的?那么,为什么不是男⼈三从四德呢?难道男⼈就不能贤良淑德吗?⼥性从古⾄今都被要求扮演⼀种贤妻良母的形象,好像稍微违背了⼀点点这种形象都不⾏,这有让我想起古代对⼥性的各种不尊重的⾏为。⽐如裹脚,⾝体发肤,受之⽗母,⾝体的⽣长乃⾃然的规律,怎么会有裹脚这种恶俗存在呢?甚⾄在古代还有⼈因为脚⼤⽽被整个社会嫌弃的。
⼥⼈需要承担的重任与容忍远远不低于⼀个男⼈,⽽且她们的命运可能还不能⾃⼰掌握,甚⾄可以说是沦为男性的附属品。作为⼀个⼥⼈,意味着她从⼀出⽣就得听命于⽗亲,就算是贵族的公主不也得听命于皇帝?该为了家族民族利益的时候就得像⼀件商品东西⼀样被送去和亲。这个时候的⼥性就已经具有⼀种商品化的性质了。然后是⼥⼈的长⼤成⼈,古代为什么会有深闺
⼩?因为⼥⼈的成长,⼀直到出嫁之前都是被管制着的,她们被要求礼仪端庄典雅,⾛路要⼩步,不能轻易出门,不能与男⼦私会,不能私相授受。最后是婚姻,婚姻对于⼥⼦来说有这样⼀句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然这句话在现代是完全不适⽤了,不然离婚率就不会那么⾼了,每天也不会有那么多⼈分⼿了。
婚姻对于⼀个⼥⼈的要求就更⾼了,要求她要善解⼈意,好好伺候丈夫的同时还要处理好与婆婆的关系,⾃古以来,婆媳关系就⼀直多多少少都存在,还记得《焦仲卿妻》吗?⾥⾯的李兰芝也是中国妇⼥妻⼦的典范,⼀个任劳任怨隐忍坚强的⼥性形象。从《焦仲卿妻》我们也可以看出⼥性在婚姻家庭⾥扮演的⾓⾊与需要的智慧与包容。最后是⽣⼉育⼥,这个时候的⼥性在某些男性的观点,从某些⽅⾯看,似乎也被看作是⼀种⽣殖的⼯具。还有古希腊的神话也说,⼥⼈是在造了男⼈之后没有材料了,然后随便拿个什么乱七⼋糟的东西拼拼凑凑⽽成的,⽽且是为了给男⼈消遣的⼀种玩物?
“⼠之耽兮,犹可说也。⼥之耽兮,不可说也。”为什么⼠之耽兮,犹可说也。⼥之耽兮,不可说也呢?这跟男⼥的⼼理特点与思维⽅式有关。因为男性⼀般⽐较理想,⽽⼥性⼀般⽐较感性,所以就像现代⼈谈恋爱⼀样,在⼀段感情⾥受伤⽐较⼤的都是⼥性。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举个例⼦吧,就好像情侣
之间的吵架,⼀般男⽣都不知道什么情况,⼥⽣就已经⽣⽓了,然后男⽣⼜不知道她为什么⽣⽓,这就显得特别的不在⼀个频道上。⽽且男⽣当时的⼼理⼀般都是:她⼜怎么了?为什么⽣⽓?哎,不管了,不想了,先玩会⼉游戏再说。⽽⼥⽣这个时候的⼼理⼀般都是不⼀样的画风:他怎么还不来哄我?他怎么这样?怎么能这个样⼦呢?哼!不理他了!但是⼤部分情况下过了⼏秒钟,⼀般⼜都是⼥⽣先去跟男⽣解释⾃⼰为什么⽣⽓。其实说⽩了,就是⼥⽣容易想的太多,⽽男⽣真的想的太少,或者说男⽣的⼼⾥年龄真的⽐较⼩,⽐较幼稚。
三、⾃我意识过强。“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陨。⼥也不爽,⼠贰其⾏。⼠也罔极,⼆三其德。”诗歌写道氓的变⼼,⽽他变⼼的原因是⼥主⼈公已经年⽼⾊衰,由此引起我的思考是:现代的⼥孩⼦,⼥⼈必须对⾃⼰好⼀点,⼈⼀辈⼦就100年左右,年⽼⾊衰是所有的⼥⼈都害怕的事情,
所以作为⼥⼈,是不是应该好好的对⾃⼰,好好的投资⾃⼰,不需要你⽤什么昂贵的化妆品穿什么名牌⾐物,必要的⽪肤保养是需要有的吧?然后好好休息,不熬夜,学会化点淡妆,多读书,充实⾃⼰,因为腹有诗书⽓⾃华,还有多去旅⾏,经常运动,让⾃⼰拥有好⾝材,所以⼀切这些不是为了取悦他⼈,只是为了让⾃⼰变得更加的美好。况且不仅仅是男⼈,整个社会都是这样⼦,没有⼈会想要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内⼼美丽的灵魂,虽然说⼈不可以貌相,可是谁不喜欢美好的事物呢?好的形象是为⾃⼰加分的⼀项修养。
其实年⽼⾊衰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为怨妇,还是没有⽂化的怨妇。所以从⼥主⼈公的种种遭遇,是不是因为她平时不注重保养⾃⼰,修饰⾃⼰,让⾃⼰变得邋遢了,然后氓才会在外⾯拈花惹草呢?她在诗⽂中只⼀味的埋怨氓的不好和歌颂她⾃⼰对氓的痴情与能⼲的同时有没有反省为什么氓会这样对她呢?是,在婚姻与爱情⾥都会有所谓的保质期,保鲜期,⼀旦过了这个时期,两个⼈的感情会变淡,然后渐渐的甚⾄可以说是厌倦。那么如何在婚姻与爱情⾥保持⼀种新鲜感是很重要的,⽽这种新鲜感来源于双⽅的不断学习与体谅沟通,只有⼤家都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吸收外界的新知识,两个⼈才会感情如初,还有就是不忘初⼼。
爱⼀个⼈就应该包容她的⼀切,爱她的⼀切包括容貌。这部作品中氓的性格刻画的栩栩如⽣,他在婚前和婚后的不⼀,婚前的信誓旦旦,婚后的施以"暴矣",以⾄最后的抛弃,从⽂中的"蚩蚩"都可以体会出来。⽽氓后期不仅步步紧逼,得⼨进尺,还打了她,各种恶语相向,出轨。我想起⼀句话,当他不
爱你了,你哭是错,你笑是错,不管你做什么,都是错。
⼥主⼈公也挺可怜的,⼀个⼥⼈,把⾃⼰的青春献给了⼀个男⼈,对他⼀⼼⼀意,最后还是被抛弃。男性好像永远都理解不了⼥性的苦之所在。他们不知道⼥⼈⽣孩⼦到底有多痛,也不知道他们在伤害⼀个⼥⼈的时候她们的内⼼有多痛,他们不会站在⼥⼈的⾓度想问题,他们也不知道⼥⼈到底对他们的家庭付出了什么,除了青春,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当然这⾥所说的他们是部分⼈。
同是弃妇,欧⾥庇得斯笔下的美狄亚和《诗经·氓》中的⼥主⼈公,在对待不公平的命运带给⾃⼰的苦痛时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美狄亚表现为⼀个敢爱敢恨的甚⾄我觉得是有点偏激的形象,她遭遇了背叛之后是狠⼼的杀掉了⾃⼰和男主的两个孩⼦,她是⼀个敢爱敢恨的形象。当然也因为这是西⽅⽂学,⽽《诗经·氓》是中国⽂学,两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化背景不⼀样。《诗经·氓》中的⼥主⼈公则是⼀个勤劳能⼲的中国传统妇⼥,同时她还具有⼀般传统中国⼥性所不具备的独⽴意识与隐忍的能⼒。作为诗经中的典型弃妇诗,《⾕风》和《氓》的⼥主公⾯对着同样的结局,两个妇⼈的表现却不尽相同,⼀个悲怨⼀个愤恨。
《氓》所表现的既是当时社会⽣活的客观现实,同时也反映了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特有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盾,更反映了曾经⾃觉追求⾃由爱情的⼥⼦在巨⼤的⽣活挫折和在社会压⼒⾯前的⽆奈和以守为攻的⼼理状态。诗歌塑造了⼀位⼤胆地追求爱情,长期的婚姻压迫,却能在沉痛控诉中保持冷静思考,保持着⼈格的⾃省、⾃爱、⾃强的⼥⼦。观照当今,对我们现代⼈恋爱和婚姻⽅⾯也有很⼤的启⽰,可以让我们对爱情更理性的理解。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学会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婚姻的关系。
《诗经·氓》是我国较早的⼀⾸爱情叙事诗,同样《伤逝》是⼀代⽂豪鲁迅先⽣唯⼀⼀篇爱情题材的⼩说,两部作品各⾃讲述了⼀个以悲剧收场的爱情故事。作为两个相去甚远的⾃主婚姻悲剧,虽然它们相隔数千年,但通过对时代﹑经济﹑性格等诸⽅⾯因素进⾏⽐较。不难看出,两部作品都道出了古今中国⾃主婚姻失败的⼀些共同根源,故值得我们对其进⾏⽐较研究。《伤逝》中的⼥主也是⼀样跟《诗经·氓》中的⼥主犯有相同的错误那就是结婚了之后,停⽌了⾃我完善与学习,以⾄于后来成为了名副其实了深闺怨妇,⽽与此同时男主却是不断的在提升⾃⼰,丰盈⾃⼰的世界,不管是哪⽅⾯的,他们肯定多多少少都有了改变,说得深⼊⼀点,他们的三观不⼀样了,两个⼈在⼀起三观很重要。
三观就是所谓的世界观、⼈⽣观、价值观,不管是爱情还是婚姻,三观不⼀样的两个⼈在⼀起肯定会⽭盾不断,争吵不断。真正三观契合的⼈可能很难,有⼈说婚姻、爱情不就是要磨合吗?但是两个根本不合适的⼈怎么磨?还有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的充电。不管是哪个时代,不停的学习肯定是没有错的,两个⼈的精神都有新的东西可以交流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所谓的厌倦。
还有就是⽂化⽔平相当,在现代社会,读书少的⼈结婚会很早,因为他们不接受更⾼的教育之后就开始⼯作了,⼯作之后可以说⼀个⼈的⼈⽣轨迹就已经慢慢的开始下来了,然后考虑的就是婚姻了。⽽且⽂化低的两个⼈在⼀起可能就是凑个伴过⽇⼦,但是稍微有点⽂化的⼈就不会这样,他们会有⾃⼰的追求,追求精神⽅⾯的契合,两个⼈的⽂化程度要相似,才会聊得来,有话聊,互相懂得。
悲剧的造成肯定有很多的原因,各种⽭盾冲突,各种理由原因都有各⾃的因素。《氓》体现的爱情婚姻观,不仅仅是古代的婚姻,⽽且折射出中国古代⽂化的特质,同时有⼀种远见、预见性,因为在现代的爱情婚姻同样可见这些⽂化与⼈类爱情婚姻⼼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