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四导教学模式初探
作者:韩美祥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年第11
        高中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倡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重视基础,关注过程,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四导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实现新课改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坚持目标导向,精心编制教学案
        目标导向就是以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行为的准则。教师要不断向学生提出富于挑战性的目标,并为其提供实现目标的条件与机会,引导其去实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以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以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方向和策略。精心编制课前的预习学案、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学案、课堂与课后的体验学案。
        通过精心编制教学案,课前充分自主学习,课堂成为充分讨论的高效学习的课堂、深度学习的课堂,课后体验,及时巩固,总结深化认识。
        二、坚持问题导学,促进问题再生成
        叶澜教授说,在课堂中应有老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问题导学就是以问题为主线,指引学生开展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智力潜能,在发现、生成、解决问题过程中品尝到探究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愉悦。江南的冬景
        例如,教学散文《江南的冬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提出在阅读感受过程中发现问题。课堂教学中,不仅是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生成新的问题,通过对生成的问题的积极讨论,从而加深对课文的解读。江南的冬景是什么样的冬景?和北方的冬景对比很好理解,为什么要和闽南的冬景相对比?《江南的冬景》表现大自然的美,我们怎样才能感受到大自然如此的美呢?为什么我们写的作文,内容上就显得特别单薄,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课堂中还可能生成一些课前准备无法预知的问题,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调动自身的语文素养,灵活积极解决新生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