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文学常识
1.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如《送东阳马生序》《兰亭集序》。
C. 我国唐代出现了诗歌发展的高峰,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岑参,山水田园诗派的孟浩然、王维等。          D. 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2.《三国志》中的三国,指的是(    )           
A. 秦赵燕                                B. 齐楚魏                                C. 魏蜀吴                                D. 吴越楚
3.下列对必修一课文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长沙》下阕体现了诗人高超的用典艺术,多处化用典故却能不着痕迹。比如“同学少年”典出杜甫诗歌《秋兴八首》中的“同学少年都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对比反衬自己的落魄,诗人化用典故并表达出淡淡的失落感,但还是希冀将来大家都能实现理想抱负。
B. 《想北平》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把北平与欧洲四大“历史的都城”(主要是巴黎)做了多次比较,以突出北平具有的作者喜爱的特征。这种比较并不是要强调北平的先进、富有、美丽,而在于作者是以“家”的标准来加以看待,从而突出了作者对北平的情感。
C. 《江南的冬景》描写的江南郊野景致,彩鲜明,蕴含生机,例如白的芦花、火红的乌桕树、雪白的乌桕籽、赭的野草、青天碧落等,充分展现了江南冬景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
D. 《师说》第二段多次运用对比手法,比如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论证,就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对自己与对孩子和“士大夫之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三方面作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了“师道之不复”的真正原因。
4.下列诗句中的典故和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睢园绿竹——梁孝王                                          B. 气凌彭泽之樽——陶渊明
C. 邺水朱华——曹丕                                              D. 光照临川之笔——谢灵运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间派”是产生于晚唐五代的一种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代表作家有温庭筠、韦庄等。
B. 古诗有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近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为古体诗。
C. 孟浩然的诗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坛将他们二人并称“王孟”。
D. 《黍离》出自于《诗经·王风》,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历来被视为悲悼故国的代表作。《黍离》之悲,指国家沦亡的悲痛。
6.下列有关《诗经》的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 《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
C. 《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D. 《雅》分《大雅》和《小雅》,《雅》大多是当时贵族上层社会典礼宴会时演奏的乐歌,诗歌均为祝颂赞美之辞。
7.下列有关余秋雨的《百年巴金》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巴金的目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留下的最温和的目光。
B. 巴金在本质上是个革命者,从长远看,他像李大钊、陈独秀一样在革命队列中冲锋陷阵。
C. 那个倾听巴金诵读《神曲》的记忆,长久地贮存在我心底。
D. 巴金善良,呼吁反省,开始写作《随想录》。
8.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是指依照事物的形状构成汉字的字形,比如“刀”“木”;“指事”指的是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形体或符号,比如“刃”“本”。
B.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五代孟昶题在寝门桃符板上的对联,相传这是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王安石诗中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指的就是贴春联。
C. 《论语》中“仁”字共出现过104次,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对“仁”进行不同的阐述。
D. 《兰亭集序》开篇说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即公元353年,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可以推算出公元357年是丁辰年。
9.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
语录体
“四书”之一
“礼”的思想统率了全书
巧言令,鲜矣仁
江南的冬景B
《三国演义》
章回体
第一才子书
彰显了“拥刘反曹”倾向
张飞过五关斩六将
C
《雷雨》
话剧
侍萍
曹禺发泄被抑压的愤懑
人物语言多有潜台词
D
《老人与海》
自传体
海明威
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肯定人的进取精神
A. A                                           B. B                                           C. C                                           D. D
10.下列对有关名著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哈姆莱特》这部悲剧中,最令哈姆莱特难受的倒还不是没能继承照理来说应由他继承的王位,而是母亲乔特鲁德很快就忘记了和老国王的恩爱。
B. 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都是为了谋取一己之私利,满足自己权欲的虚荣。
C. 在官渡之战中,陆逊及时抓住战机,下令采用火攻,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蜀军全线崩溃。刘备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D. 《老人与海》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老虎,这是因为老虎为百兽之王,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但从不灰心,总力图在老虎身上汲取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硬汉”形象。
11.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屈原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奠基者,《离骚》选自他的作品集《楚辞》,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兼及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论”指“论纂”,“语”指言论,“论语”即经过整理编辑的言论。全书共二十篇,每篇若干章,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没有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
C. 曹禺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著名作品。其中《雷雨》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三十年的矛盾冲突,显示了作品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
D. 美国作家欧·亨利与俄国作家契诃夫和法国作家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小说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12.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舒婷,中国现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她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
B. 《阿房宫赋》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
C. 辛弃疾,字易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D. “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
B.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法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
C. 《指南录》是南宋诗人文天祥的诗集。诗集的名字取自《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D. 张浦是明代文学家,曾在家乡组织“应社”,崇祯时组织“复社”,批评朝政。有《七录斋集》。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春》、《绿》、《背影》、《荷塘月》、《匆匆》等。
B.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其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其风格被称为“白洋淀”派,《荷花淀》为其短篇小说代表作。
C.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以《永别了,武器》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以“文坛硬汉”著称。
D. 莫里哀,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代表作《伪君子》中塑造的骗子答尔丢夫已成为“伪君子”形象的代名词。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