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话题 ——人与自然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
【点评】 美丽的江南景物,安详宁静的乡村,闲适淳朴的民风民俗,让郁达夫留恋、沉醉,同时大自然也陶冶了他的性灵,提升了他生命的境界。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东晋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陶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至今脍炙人口。
无论是郁达夫还是陶渊明,他们都走近大自然,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清澈与宁静,一种明朗与豁达,一种恬静与平和的生命状态。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自然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却永远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甘地
2.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 ,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
——黑格尔
3.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
——王尔德
4.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
——梭罗
5.顺乎自然生。
——西塞罗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煮茗( ) 涮羊肉( ) 丰腴( )
乌桕( ) 赭( ) 濒临( )
冬霖( ) 槎桠( )( ) 远阜( )
【答案】 mínɡ shuàn yú jiù zhě bīn lín chá yā fù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剥 (2)绿(3)夹
【答案】 (1)bāo/bō (2)lù/lǜ (3)jiá/jiā/ɡā
2.语境辨析法
(5)一曝( )十寒的查处只是微风吹过,要真正遏制银行的违规乱收费,还需让不守规律的银行受到及时的曝( )光和处理。
(6)私募股权的公司人员较少,且他们很少在媒体露( )脸,只是其赢利情况每季都会对外披露( )。
(7)晕( )车的不适还没消除,突如其来的这件事,又把他弄得晕( )头转向。
【答案】 (5)pù/bào (6)lòu/lù (7)yùn/yūn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 (2)
(3) (4)
(5) (6)
【答案】 (1)气 汽 (2)篷 蓬 (3)宵 霄 逍 (4)蛰 蜇 螫 (5)恣 姿 咨 (6)喧
暄 宣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悠闲·清闲
都表示“闲适自得”的意思。
“悠闲”表示精神上的,主要指精神状态。
“清闲”指时间上比较宽裕,工作轻松。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日本的龟速出租车服务迎合了大量消费者,尤其是那些不急着赶路且十分________(悠闲/清闲)的人。
(2)和球员时期的忙碌相比,姚明在退役后的生活也没有太多________(悠闲/清闲)可言。
【答案】 (1)悠闲 (2)清闲
2.蛰居·蛰伏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隐藏不出”的意思。
“蛰居”比喻人隐藏不出,像动物冬眠一样,侧重于“居”,主要指人。
“蛰伏”指动物冬眠,潜伏洞穴,不动不食。也比喻人隐藏不露面,侧重于指动物的“伏”。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近日记者从江阴了解到,唐宋八大家中的柳宗元、苏轼至今仍有后代________(蛰居/蛰伏)在江阴。
(2)在漫天霜寒的覆盖下,虫兽都________(蛰居/蛰伏)到洼谷深壑里。
【答案】 (1)蛰居 (2)蛰伏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对发现问题单位的18名党政一把手直截了当的点名批评,让当地众直呼“给力”。 ( )
理由:
2.大多数人只是看到别人通过微商赚了不少钱,感觉微商是个趋势,就莫名其妙做了微商,但是这些人并不知道微商怎么做。 ( )
理由:
3.以儒家正统的孔子和孟子的传世之作为例,其内容难道不也是杂七杂八吗?( )
理由:
【答案】1.√ “直截了当”表示(言语、行动等)简单爽快。用在这里符合语境。
2.× “莫名其妙”指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偏重于客观事物难以使人弄明白。此处应改为“稀里糊涂”。“稀里糊涂”指对事物不理解,不明白,偏重于主观认识处于糊涂状态。
3.√ “杂七杂八”形容东西非常混杂,或事情非常杂乱。用在此处是正确的。
[常识·速览]
抗战中罹难的左翼作家——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诗人。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郭沫若等发起组织“创造社”。抗战爆发后,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及救亡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抗日宣传活动。他曾暗中救助和保护了大量文化人士以及爱国侨胞。1945年9月于印尼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
一生著述丰富,代表作品有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短篇小说集《沉沦》,散文《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散文集《屐痕处处》《闲书》。
1933年4月郁达夫举家移居杭州,修筑“风雨茅庐”,想在这里过隐士般的生活。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以山水力排心中苦闷,《江南的冬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在江南的冬景里,我们看到了一位逍遥在山水之间的名士,但他不过是在现实中受阻之后为自己设计的一条解脱之路罢了。
[整体·感知]
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通过对冬草、冬雨、冬雪等典型的江南冬景的描写,又通过多个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和暖、恬静,从而抒发了作者对江南冬天的眷恋之情。
[文脉·梳理]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寒村微雨 ②江南雪景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1至4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文是写“江南的冬景”,第1段开头为什么从北国的冬天写起?
【答案】 开篇着力描写北国之冬的特,为的是引出下段对江南冬景特点的描写,并突出二者的区别。
2.“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可爱”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这一部分突出了江南冬天的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
【答案】 “可爱”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喜爱之情,这一部分通过写冬至之后的景物、动物和人的活动,突出了江南冬天的和暖,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却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生活气息浓厚、其乐融融的画面。
二、阅读课文第5至江南的冬景7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请完成下列表格。
午后郊游图(5、6段) | 所写景物 | (1)不败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桕子,赭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 |
景物特点 | (2)彩浓艳亮丽,对比鲜明 | |
作者感受 | (3)和煦温暖,生机盎然 | |
所用手法 | (4)工笔细描,浓墨重彩 | |
寒村微雨图(7段) | 所写景物 | (5)长桥,乌篷小船,细雨,灯晕 |
景物特点 | (6)淡雅,朦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
作者感受 | (7)悠闲迷人,胸襟洒脱 | |
所用手法 | (8)粗笔白描,层次分明 | |
4.试品味第7段的写作特点。
【答案】 选取典型景物,语言明白如话,在叙述中创造了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意。微雨、杂树、船静、人动,动静结合,画面优美。“门对长桥,窗临远阜”“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只乌篷小船”“几个喧哗的酒客”,构成了一幅冬日江南的田园风光图。
三、阅读课文第8至10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5.作者在文章第8段中对江南雪没有作实景描绘,而是引用了一些诗句。请简析这样写的妙处。
【答案】 借助诗句写出了江南冬天傍晚、夜里、早晨的雪景,巧借诗歌意境,通过自己的品评,避实就虚,既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又将江南雪景推向了一个新的意境,增强了散文的意趣,也更能体现出作者闲适的心境。
6.第10段的结尾有何妙处?试作分析。
【答案】 本文以搁笔走出户外赏景结尾。既是一个巧妙的收束,又是一次洒脱无羁的宕
开,给读者开拓出另一个想象的空间,如曲终收拨,余音袅袅,韵味悠长,将读者的情绪完全引领到江南冬景的优美意境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