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典故
作者:陈锋 文章来源:节录于王余光、徐雁主编的《中国读书大辞典》有关内容 点击数:418 更新时间:2008-5-7 10:00:18
1.牛角挂书 形容勤奋读书的典故。事出《新唐书·卷八十四·李密传》:大意是讲,李密去投靠正在缑山一带的包恺,他乘着牛,并在牛角上挂了一《汉书》,边走边读。杨素看见后便跟在李密后边问:“是哪个书生这么勤奋?”李密看见杨素急忙下拜,杨素问李密读的是什么书,李密答道:“《项羽传》。”两人因此便交谈起来。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
2.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大意是说,西汉匡衡,贫而好学。晚上点不起灯,便凿穿墙壁,借邻家一孔之光读书。后因以“凿壁偷光”比喻家贫苦读。又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等。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如“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凿壁偷光的故事,家喻户晓,激励了一代代
贫寒子弟,不畏艰难,发愤苦读。
3.囊萤映雪 比喻贫士苦读的典故。囊萤,典出《艺文类聚·卷九七·续晋阳秋》。大意是讲,晋代的车胤和孙康都很好学,却又都很穷,因为点不起灯,车胤便在夏天捉萤火虫装在绢袋中照明夜读,而孙康则常于冬夜映着雪光读书。这两个典故在后世流传很广,形式有数十种之多,主要有“囊萤”、“聚萤”、“照萤”、“读书萤”和“映雪”、“照雪”、“窗雪”等。这个典故还被收入《三字经》:“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常常两典并用,有“囊萤映雪”、“雪窗萤火”、“萤雪”等形式。也可用“萤窗”、“萤案”、“雪窗”或“萤窗雪案”来代指简陋的书房、书案。
4.悬梁刺股 形容发愤读书的典故。悬梁,语见《太平御览》卷61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意思是说,汉朝的孙敬性好学,整天攻读不休。到了夜里,在读书要打瞌睡的时候,为怕睡着,就用绳子扣住头,另一头悬在屋梁上。战国时的苏秦曾十次上书秦惠王,意见不被采纳,便回家诵读研习姜太公兵法。晚上读书到要打瞌睡的时候,为怕睡着,就用尖锥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脚上。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警醒自己,继续攻读。均比喻自觉地刻苦学习。或简称“悬梁”、“悬头”。悬梁刺股的故事,长期播颂。被写入古传《三字经》,曾激励过数千年来读书人发愤攻读,积极进取。
5.韦编三绝 形容刻苦认真读书的典故。语出《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大意是说:孔子晚年喜欢《周易》,给它做了好几种注解。孔子在钻研《周易》的时候,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绳磨断过三次。孔子说过这样的话:“再给我几年的时间,这样我对《周易》的研究就差不多了。”“韦编三绝”、“三绝韦编”等则用来表示读书十分刻苦认真。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圣者犹韦编三绝,以勤经业,凡才近人,安得兼修。”
6.三余读书 形容抓紧时间学习的典故。语出《三国志·魏书·钟繇歆王朗传》裴松之注解所引《魏略》:“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大意是讲,三国时的董遇对《老子》和《左传》都有精深的研究,有人想向他学习,他却不肯施教,而是说:“一定要先读上百遍,书读上百遍意思自然就清楚了。”想向他学习的人认为没有时间,董遇便教导他应利用“三余”之时,并解释所谓“三余”便是冬天、夜间和阴雨天(注:古代农业社会,这三种时间基本上都是指空闲时间)。此典故形式不多,基本上以“三余”这一面目出现。
7.焚膏继晷 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语出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进学解》。大意是说,
韩愈长期以来一直坚持阅读学习懦家经典著作和其他诸子百家书籍,无论对记事的文章还是对论说的文章他都认真钻研以求把握文章内在的脉络和精微的意旨。白昼消逝了,晚上点着灯继续学习,就这样一年一年坚持不懈。此文在以后的1000多年间流传甚广,几至家喻户晓,后人便以“焚膏继晷”来形容勤奋学习。
8.书淫传癖 形容酷爱书籍的典故。书淫,语出《晋书·卷五十一·皇甫谧传》。大意是说,有人劝皇甫谧出去做官,但皇甫谧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隐居在乡村之中同样可以追慕尧舜之道,不一定非要出仕做官。于是他便自己废寝忘食地读书,当时人都叫他“书淫”。传癖典见“书癖”。这两个典故在使用中可以单用,也可以合用,形式多样,比较常用的有“书淫”,如唐刘兼《昼寝》诗:“花落青苔锦数重,书淫不觉避春慵。”或“书淫传癖”,如皮日休诗《奉和鲁望早秋吴体次韵》:“书淫传癖穷欲死,YAOYAO何必频相仍”。
9.学富五车 形容书多或学识丰富的典故。语出《庄子·杂篇·天下第三十三》:“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大意是说,惠施的道术很多,他读过的书要装满五辆车子,他讲的道理杂而不纯,言辞很有说服力却并不合适。后来人们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车”等来表示书多。王安石《赠外孙》:“年小从他爱梨栗,
长成须读五车书。”用“学五车”、“学富五车”、“书富五车”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如李咸用《和友人喜相通十首之三》:“惠子休惊学五车,沛公方起斩长蛇。”
10.万签插架 形容书多的典故。语出韩愈《昌黎集·卷七·送诸葛觉往随册读书》:“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大意是讲,唐朝邺侯李泌家有很多书,架上一轴一轴成千上万,每一轴上都悬有象牙制的图书标签(据历史记载,唐朝藏书习惯上用红牙签代表经部,绿牙签代表史部,青牙签代表子部,而白牙签代表集部)。后来人们便以“牙签万轴”、“牙签插架”、“牙签满架”、“万签插架”来形容书多。
11.汗个充栋 形容书多的典故。语出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为传者五家,今用其三焉。……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大意是说,孔子写《春秋》以来,给它作传的共有五家(《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至今还流传三家。其后,更有成百上干的人禅精竭虑地为它们作注解讲疏,写出了很多见解不一的著作。这些书堆起来能塞满屋子,拉出去则要使牛马都累得出汗。后人便以“充栋”、“充梁栋”、“盈屋充栋”、“汗牛塞屋”、“牛汗”、“汗牛充栋”等词形容书多。
12.南面百城 形容藏书极为丰富的典故。典出《魏书·李谧传》:“(谧)每日:‘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大意是说,后魏的李谧常说,大丈夫只要拥有万卷书籍,便无异于南面而坐,统辖百城。“南面百城”原来形容封建最高统治者的尊荣富贵,此后便多用来形容藏书的丰富和乐趣。除“南面百城”外,还有“坐拥百城”、“百城独拥”、“书城”、“书城坐拥”、“拥列书城”、“自拥书城”等形式。如顾炎武《蒋山佣残稿·与人书(其三)》:“南面百城,兼有林泉之胜,起八代之衰,而树千秋之叶,非明公其谁与归!”
13.开卷有益 勉励人读书的典故。典出宋代王辟之《泥水燕谈录·卷六·文儒》:“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不以为劳也。”’大意是说宋太宗虽然日理万机,却每天都坚持读三卷《太平御览》(注:《太平御览》为宋代的类书,原名《太平编类》,因太宗皇帝曾经通读而改名)。即使因事耽搁了,日后也总要抽空补上。他曾说,只要读书就会有所收获,这实在不算是一件辛苦的事。陶渊明也有“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后世多用宋太宗典。如李蕊《兵镜》卷四:“开卷有益,在乎用心。”鲁迅《小说旧闻钞·三保太监西洋记》:“开卷有益,信夫。”或作“展卷有益”,如吴乔《围炉诗话》:展卷终是有益,而应酬简易,此为捷径。”
14.半部《论语》治无下 旧时强调学习儒家经典著作的重要性的典故。典出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止《论语》,……太宗尝以此间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大意说,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只读过《论语》,他曾对太宗皇帝说,他过去靠着半部《论语》襄助太祖夺得天下,今后还要以另外半部辅佐太宗治理天下。后人便用这句话称奉孔孟之道为治国之本。此典形式多样,主要有“半部《鲁论》佐天下”,或“半部《论语》”,或“半部致太平”,或“半部匡君”。
15.束之高阁 比喻将收卷弃置不用的典故。大意是说,东晋时的廋翼胸有大志,常思恢复中原,当时杜弋、殷浩等人以善于清谈广泛博得人赞誉,而庾翼却不以为然,他常说“目前这类人暂时用不上,应该先扔一边儿,等天下平定后,再看看他们能干些什么。”此典本不指书,但后来人们往往以此典来表示把书扔在一边不再读或不再用。如“束高阁”,韩愈《寄卢仝》:“《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或“束阁”,如陆游《醉歌》:“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
16.三坟五典 指称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趋过,王
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大意是讲,(楚灵王和手下大臣子革谈话时)楚国的史官倚相从面前快步走过,楚王便说:“他是一个很优秀的史官,你好好对待他。他能读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后人便以“三坟五典”、“典坟”、“坟典”、“坟籍”、“丘坟”等词语来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17.文房四宝 旧时文人写文章作书画所用的纸墨笔砚四种文具。文房四宝之名,至迟在北宋便已出现,如梅尧臣诗《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中就有“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予”的句子。四宝制作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最著名的是宣纸(产于安徽泾县,旧属宣州)、徽墨(产于安徽歙县,旧属徽州)、湖笔(产于浙江吴兴,旧属湖州)、端砚(产于广东高要,旧属端州)。纸墨笔砚这四种文具一般都称为“文房四宝”。
18.吴下阿蒙 比喻学问尚处于浅陋之时的人。典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大意
是说,开始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推说军务繁忙,没有功夫,孙权说:“难道你比我还忙吗?我还要抽空读书呢。”吕蒙从此感悟,发愤苦读。不久他的学问便超过了当时一般儒者,就连鲁肃与他言谈议事,也常常觉得不及他,因而鲁肃夸赞他文武全才,不再是当年住在吴地的阿蒙了。此典流传很广,但形式不多,有“吴下阿蒙”、“阿蒙吴下”、“阿蒙”等。
19.七步成诗 形容诗才敏捷的典故。语出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第四》;“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计,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大意是讲,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他的弟弟曹植在行走七步的时间内作成一首诗,如果作不成便要杀头。曹植应声便作成一首诗,暗示兄弟相争何太残忍,曹丕听了后深感惭愧。由于曹植能在七步之内出口成章,后遂以“七步”、“七步(之)才”、“七步才华”、“七步章”、“七步诗”、“才高七步”等来形容文思敏捷、才华过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