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德不兴》---习语近人观后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中国上下五千余年的历史,有才之人比比皆是,然而是否贤德的品性才是真正考验一个人是否真正是人才的标准。唐朝诗人李绅,曾作《悯农》,深刻描绘了农民劳作之艰辛,果实得来之不易,深知人间疾苦。然而其发迹之后,“渐次豪奢”,逐渐成为一个人品低劣、生活奢侈,甚至无情无义、为官不仁之人,为后世人所不齿。事实上这种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在少数,比如朱熹、康有为、汪精卫等人,如今人品行迹只留后人引以为戒。
莫以善小而不为重“德”,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华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超越物欲与私利的诱惑,甚至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成就以德性精神为依归的理想人格,构成了中华先民精神追求的一个重要特,像“淡泊明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不仅如此,中华文化还进而把立德视为从政之基,像“修己以安百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可见,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注重克己修身的民族,高尚的道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注重道德建设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子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所以,立德,就是要有好的德性,因为道德是一个人立身
之本。在今天,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应从三个方面展开:既要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更需要加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还需要从制度机制上强化约束。只有把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内外兼修,才能实现“德”提升,促使干部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通过强化道德教育、加强道德培养、完善道德法规、健全道德监督,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使全体党员干部的道德素质符合要求。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加强自己的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工作当成是自己的事业,尽力的去做好每一项工作。要有集体荣誉感,能够舍小家顾大家,以大局为重,立身不忘做人之本。在众心目中,以高尚的品德影响人,以模范的行动带动人。因为,有德才有威,众才信得过;有德才有为,才能凝聚人心和力量。
习总书记在会议上多次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在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路线,再次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原则。这也是长久以来,党在选人用人上一贯坚持的原则。
我们自小时候就学习社会品德,目的在于将“德”之一字融入成长的过程,影响我们的一生,有德之人必不会以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作为做事原则。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在不断完善自己知识文化修养的同时,不能忽略综合素质的培养,追求成为全面型综合素质人才才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我们既要做有才华的人,更要做有德之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