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为切入点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尝试
古人讲“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首孝悌,次谨信”,“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见“孝”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我们理解的“孝”,在《说文解字》中为“善事父母者”。善于侍奉父母的人称为孝,它的上半部分是“老”字的上半部分,省去了“匕”,添上一个“子”字 ,意思就是子女奉承老者,赡养老人的意思,这是“孝”最基本的意思了。
感恩妈妈的手抄报孝道贯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孝道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以孝道为切入点,开展感恩教育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对于班级管理者而言,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创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笔者多年来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尝试。
认知层面——培养意识。每学期在班级中定期开展感恩“六个一”活动,在班级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每月一次召开感恩主题班会,观看一部感恩电影,学唱一首感恩歌曲,欣赏一篇感恩美文,组织一次“感恩教育”演讲,创编一份“感恩”的手抄报,定期出刊有关“感恩”的所见所
闻,使学生亲眼目睹生活中感恩的典型事迹,从而得到感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孝道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了学生主观意识,积极营造出班级感恩孝道文化气息,有利于学生的和睦相处,更有利于班集体的互助团结,让学生懂感恩、会感恩、乐感恩。
开展寻访“孝子”活动,给班级树立形象,让大家学有榜样。我利用家访时间,寻访学生中的“孝子”,并将其事迹录制成DV。同时,发动学生,让学生走访身边的“孝子”,可以是老师、家长或社会人士。学期末,我将活动成果利用班级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发动学生们都来做孝子,从而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良好风尚。
实践层面——践行感恩。将感恩教育还原于真实的生活中,让感恩教育润物无声,这样极大避免了流于形式。为使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我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与评价奖励制度,既调动了学生兴趣,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时间:2012年5月7日,地点:家中,服务对象:爷爷,服务内容:为爷爷读报,家长感受:高兴……这是班里学生小俊“爱心存折”上的一条记录。自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以来,这已成为小俊每周回家的“必修课”。小俊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孩,她在学习之余照顾患病在床的爷爷,还经常帮妈妈
扫地、做饭、洗衣服、干农活。小俊的妈妈高兴的告诉我,感恩教育让孩子变得非常乖巧懂事。我把每个周六、周日、三八节、母亲节、中秋节、春节等设为“孝敬日”,让学生们把帮助家长干活、表达孝心等行为,记录在“爱心存折”上。每填满一张“孝心存折”,学生就可以得到一张“礼仪之星”证书,集五张礼仪之星证书,就可以荣获班级“礼仪标兵”。这些生活中的小事,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次体贴舒服的按摩、一封发自肺腑的家信、一次倾心交谈,无不是学生对父母的报答。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孝心的养成也取决于良好的习惯培养。长期坚持下来,就会逐渐内化成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通过活动的开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的感恩意识、道德礼仪意识更强了。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能做到尊师爱校、尊老,比以前更懂礼貌了。
语文教材无论是阅读识字、口语交际、写作,还是现代文、文言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古诗、现代文等丰富的感恩教育的资源。当教学《背影》、《斑羚飞渡》、《藤野先生》等课文,我让学生以“母爱之桥”,“深藏在背影里的父爱”、“老师,我想对您说”等为话题,进行课堂讨论交流或写作。融感恩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教育每位学生都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感激社会关爱之恩、感激父母
养育之恩、感激老师教诲之恩、感激同学帮助之恩,做到把感恩教育与学科教学相互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受到感恩的熏陶,学生的感恩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培养。
我还向学生推荐《弟子规》、《二十四孝》、《朱子家训》、《论语》、《孝经》、《礼记》等优秀书籍,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经典中汲取传统孝道及感恩思想的精华,把握孝道的内涵,加深对孝道的理解,从而自觉参加到学孝、行孝、传孝的行列。
感恩是是当代中学生必备的道德情操。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导学生学会感恩,是为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我还要大胆探索新时期感恩教育方法,创新载体,开拓感恩教育新途径,把感恩教育融入到班主任工作中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实现道德与能力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