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绥化市北部,处于世界仅存三大黑土地之一--海伦地处松嫩平原东北端,小兴安岭西麓,全市幅员面积4,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9万亩,总人口83万(其中农村人口65万),辖23个乡镇(其中7个建制镇),243个行政村,6个国有林场,5座大中型水库,境内有2个国营农场,是国家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绿食品示范区。海伦地处世界上三块黑土地之一的松嫩平原,土壤以其"耕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而著称。现有耕地面积436.4万亩。境内水资源丰富,已知地下可利用水资源1.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左右。地形为丘陵、漫岗,平均海拔239米。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120天左右,有效积温2,200至2,400℃,年降水量500至600毫米。冬季和春季降水量较少,夏季降水量偏多,故往往发生春旱夏涝。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较快,容易出现早霜。海伦地区土壤肥力现状及培肥措施马文荣(黑龙江省海伦市农业科研所)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靠小兴安岭的西麓。耕地面积30余万公顷,耕地的主要土壤是黑土和草甸土,境内多为波状起伏的慢川慢岗,耕地中坡度大于3°的占95%。开垦年限较短,肥力较高,生产潜力很大,但从开垦以来,由于对资源利用和管理不善,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随着开垦年限的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自然灾害增多,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阻碍。1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开垦前自然状态下土壤有
机质含量为10.60%~22.50%。由于整个生态处于良性循环中,所以土壤肥力较高,自然灾害较轻。1896年我市破土开荒,当时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和为了避免水灾,开垦的主要是岗地,随着土地的开垦和农作物的种植,使开垦前的生态结构发生了改变,逐步形成了以农作物为中心的农业生态系统。但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农艺和管理水平较低,生产农副产品的主要物质来源靠土壤供给。50年代开始大量的开荒种植,使森林、草原、草甸被毁,自然生态失去平衡。
海伦连阴雨后农作物管理技巧
2012-8-2 9:43:59 点击:77 【大 中 小】 【打印】
夏季高温多雨,易出现连续阴雨天气,长时间持续阴雨天气会使农作物出现生病、枯萎、瓜果裂口等诸多不良反应。因此,应注意以下问题:
1.因地制宜排除田间积水,在排水的同时对倒伏作物进行扶正培土固定,并洗去表面淤泥,以利于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生长。
2.注意预防病虫害,由于连阴天降水持续时间长,湿度大,光照不足,利于病虫草生长,
因此应及时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喷洒农药。
3.雨后及时补施肥料,对受淹的作物追施适量的速效氮肥,以补充因雨水淋溶造成的养分缺失,保证肥料供应,促进植株尽快恢复健壮生长。
最后要注意:追施氮、钾肥都应该覆土,避免高温多雨季节出现氮素损失。
拜泉县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西,行政隶属齐齐哈尔市,全县幅员面积3599.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5.3万亩地势漫川漫岗,浅山区、低丘陵所占比重很大。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年均降雨量490毫米,年均积温2454.5℃,年均日照2730小时,无霜期122天。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上,土质肥沃,光热水资源配合同期,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拜泉县地处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势丘陵起伏、漫川漫岗,系典型黑土区,、曾是全省水土流失最险的县份之一。全县幅员面积35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 067平方公里,总人口56.85万人,年均降水量490.1毫米,且集中在夏秋两季,属高寒贫水早作农业区。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 505.犯平方公里,占拜泉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西,地处小兴安岭余脉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归齐齐哈尔市管辖。南接明水,北邻克山、克东,西连依安,东隔通肯河与海伦相望。土壤以黑土为主,黑钙土、草
甸土为辅,土壤结构与基础肥力较好。水利资源较丰富,双阳河、通肯河、润津河三水系,总流程115公里,径流量1.7亿立方米,有中小型水库24座,总水面1万公顷,总蓄水能力3974立方米。全县幅员面积3599平方公里,有耕地24.1万公顷。县辖7个镇,16个乡,10个农林牧场,总人口55.3万人。公路干线11条,总长353公里。拜泉县地处中高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少雨干燥多大风;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剧烈,降水减少;冬季漫长,严寒少雪。境内地形东北高西南低,浅山区、低丘陵占绝大比重,东部乡镇丘陵起伏,漫川漫岗,海拔高度一般为240-280米,地面坡度一般为4°-6°;西部乡镇地势较平坦,属平原区。历年平均气温为1.2℃,年有效积温2450℃。最热月份为7月份,平均气温21.5℃,最高气温为37.8℃;最冷月份为1月份,平均气温为-22.8℃,最低气温为-39.6℃。初霜平均日期为9月16日,终霜日期为5月15日,无霜期平均为122天。全年日照时数为2730小时,宜于作物生长季5-9月份,平均为1268.7小时,光生理辐射、日照时数占全年的47%。年平均降水量为488.2毫米,春季(3-5月份)平均降水量为61.7毫米,夏季(6-8月份)降水量为334.2毫米,秋季(9-10月份)平均降水量为77.3毫米,冬季(11-2月份)平均降水量为20.4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8.5%,降水峰值月在7月份,平均为142毫米。
林甸县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北部,隶属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东经 124`18' 至 125`21' ,北纬 46`44' 至 47`29' 之间。南靠大庆市区 , 北临齐齐哈尔市 , 西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接壤 , 东与明水 , 依安 , 富裕县毗邻 . 幅员面积 3493.2 平方公里 , 耕地面积 187 万亩,距省城哈尔滨市 275 公里 , 距大庆市政府 85 公..
林甸县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北部,隶属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东经124`18'至125`21',北纬46`44'至47`29'之间。南靠大庆市区,北临齐齐哈尔市,西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接壤,东与明水,依安,富裕县毗邻.幅员面积349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7万亩,距省城哈尔滨市275公里,距大庆市政府85公里,距鹤城齐齐哈尔市70公里。
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明显,季节性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降温急剧,冬季严寒,四季温差较大。全年晴天日数平均110天。年光照一般在2536小时,年平均气温4度左右,无霜期129天,年降雨总量300--400毫米。
有狐林甸县地处松嫩平原,土质主要为盐碱土。土壤中含盐碱较多,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是一种低产土壤。近几年土壤改良工作虽有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农民偏施化肥多农家肥少,客观上又加剧了土壤的碱性化。
如何提高土壤肥力是农民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耕作方式、土地利用方式等人为努力来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壤肥力。
一、增施有机肥
通过施用人、畜的粪、尿肥及堆肥、沤肥、绿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农肥来增加和保持土壤有机肥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大量施肥(河泥、草碳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作用。
二、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一是秸秆经过堆沤后施入土壤;另一种是在作物收获后,把秸秆切碎撒在地表后用犁翻压,直接还田,这样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透气、透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三、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是用地养地的耕作方式,在轮作中注意两点:一是适当增加豆科作物种植面积,
在轮作过程中四年左右种一茬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同时豆科绿肥作物经翻压入土后,大量的根、茎、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二是种植耗地力作物要控制年限,如甜菜要七年轮一次,葵花要四年轮一次,豆类和瓜类作物不重茬、不迎茬,要五年以上轮作,这样有利于恢复地力,又防治病害。
四、 种草肥田
应大力提倡种植豆科牧草来培肥地力,增加经济产量。目前可种植的牧草有草木犀、紫花苜蓿等,以此来改善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生产能力。
五、合理调整农、林、牧用地比例
林业的发展恢复是平衡生态,改善气候条件,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有利措施。合理的畜牧发展可以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质,是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直接措施。
低产土壤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及生产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低产土壤生产能力低,易旱、易涝、漏肥漏水、偏酸、风蚀严重,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胶结物质少。本文通过对低产土壤的特点、生产障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发展旱灌、种植绿肥、植树造林等土壤改良的一系列综
合措施,为加快低产土壤的改良和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1低产土壤的概况及主要特点1.1低产土壤的面积及分布甘南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属于风沙半干旱区,漏肥漏水土壤面积达2.25万hm2,包括草甸土类的四个土种:薄层平地砂砾底草甸土,耕地面积0.94万hm2(代号为A);中层平地砂砾底草甸土,耕地面积1.03万hm2(代号为B);薄层平地砂底草甸土,耕地面积0.12万hm2(代号为C);中层平地砂底草甸土,耕地面积0.16万hm2(代号为D)。这四个土种面积为2.25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2.5%,全县还有0.72万hm2的砂化土壤,总计低产土壤面积为2.97万hm2。1.2低产土壤主要特点及理化性质1.2.1主要特点低产土壤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黑土层较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酸碱度不均,易旱、易涝、严重漏肥漏水,理化性 甘南县环境优美,沃野平畴,气候宜人,物阜粮丰。现有耕地面积414万亩,盛产大豆、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葵花、白瓜、黑瓜、甜菜、亚麻、芸豆等经济作物及甘草、知母、板兰根、防风、党参等中草药材。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粮薯之地、大豆之家"的美誉,2000年被授予全国"向日葵之乡"荣誉称号及 水稻、葵花绿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境内草原面积90万亩,可饲养大牲畜15万头,山绵羊30万只,大鹅150万只,是全国细毛羊、肉牛生产基地。水资源非常丰富,有嫩江、音河、阿伦河、诺敏河等一江三河及音河水库等大中小型水库14座,水面10万亩以上,为水产养殖和水稻种植提供
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有利条件。矿产资源储藏丰富,品位高,开发潜力大,主要矿产有辉绿岩、珍珠岩、玛瑙石、碧玉、瓷土、高岭土等,此外,经初步物探石油、煤炭资源储量也很可观,极具开发价值。
甘南县地貌属大兴安岭和嫩江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北部丘陵起伏,南和东南部是平坦的开阔平原。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缓缓递降,海拔为160至380米。县内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的特征,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季西北风多,严寒少雪,气候干燥;春季风大雨少,易发生春旱;夏季东南季风增强,高温多雨;秋季降温急剧,大地很快封冻。历年平均气温在2.6℃,极端最高温度为39℃,极端最低温度为零下35.4℃;平均最高温度9.2℃,平均最低温度零下3.4℃;活动积温为2562.9℃,无霜期平均为132天,最短为120天;年平均日照为2791.7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13.7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平均为455毫米。
甘南县耕地面积较多,土质比较肥沃。土质中草甸土、黑土、黑钙土和暗棕壤占90%以上,有机质含量在2%-8%之间,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县内农作物品种很多,粮食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梁、水稻以及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有甜菜、烟叶、亚麻
等;油料作物有葵花籽等。此外,还有薯类、瓜果和各种蔬菜。在野生植物中,山野菜有30多种,其中的黄花菜每年都有出口。防风、桔梗、龙胆草、黄芩、柴胡、苍术、车前子、赤芍、知母、玉竹等二百多种野生植物可以入药。小叶樟、乌拉草、羊草较多,芦苇年产数千吨。在野生动物中,毛皮动物主要有狐、貉、獾;细皮动物有黄鼬、麝鼠、灰鼠、山兔。县内野生动物毛都是高级制裘品,是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保护动物珍禽白鹤、丹顶鹤也栖息在县内长吉岗乡的沼泽苇塘里。县内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宝山乡新兴村、合胜村地下埋藏着400万立方米的珍珠岩,是各种房屋建筑防寒原料。兴隆乡新发村埋藏着近250万立方米的沸石,是生产水泥的优质填充料。县内广大地区蕴藏着斑状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安山岩、矽造岩、脉石英、玛瑙、碧石、铁矿、草炭等15种矿物资源。县内水利资源比较丰富,自然降水、地下水和河流容水总资源达331.26亿立方米,年可利用水量为93.06亿立方米。河流、水库、泡沼等水面面积为6667余公顷,繁殖天然生鱼类72种。养鱼水面达4233公顷,已开发利用水面3066公顷。水产品产量逐年有所增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