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改写作文的好处
    李白辞官后便离开了长安,满怀治国抱负却无法实现的他尝尽了人间的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内心十分苦闷。
    一天,李白独自到敬亭山游玩。他独自坐在敬亭山上仰望高空,想借此一舒心中的闷气但却看见了很多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李白看了看,说:“鸟儿,鸟儿,我真羡慕你们,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像我饱受辛酸。”
    话还没说完,鸟儿早已高高飞走,一只也不剩。 此时,远处飘来几朵白云,李白刚想说点什么,一阵风吹来,白云也飘得渺无踪影。
    就在李白感到孤寂又无可奈何之际,他发现眼前这座高山,正一动不动地耸立在自己前面。不禁笑道:想必敬亭山也是孤身一人,受尽了孤单,寂寞。
    李白看着身边的敬亭山,仿佛到了知音,便不由得呼唤:“啊!敬亭山呀!只有你不嫌弃我。与我对看而不厌烦的,只有眼前这座敬亭山了。”
    回到家,李白拿起笔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不知这位亲是要高考还是中考啊。
    高考的话要以议论文为主、若想用诗词的话最好用诗词中的名句及该诗的背景或典故等作为一个材料事例。若执意要改写的话难度略大。
    中考的话我个人建议这种形式用在话题作文上,编故事什么的就算编了也一定是和生活挂钩的,千万不要让思想野马任意驰骋= =!!或者将诗句当做线索来写,必要时还可对诗中的一两个字进行适当修改(换用另一字什么的)线索的这种形式如果用好了会很吃香的。
    不过不管是什么考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字。这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的心情和作文的分数、、、再就是开头要扣题。如果可以的话要处处点题、使得文章更紧凑。但开头点题是最重要的!!
    一、积累古诗文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当前语文教学中,每位老师都很重视古
诗文的积累。
    可许多老师都觉得之所以要积累:一是课标中规定要积累,二是要考试。正因为要考试,所以才要积累。
    这样一来古诗文的积累功利彩浓厚,而这功利又掩盖了古诗文积累的实质。那么古诗文积累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因此古诗文积累的目的就应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如果再深入一步,把古诗文积累放在“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这个大背景下考察,古诗文积累的最终目的就应是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学习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积蓄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样一来古诗文积累的目的意义自然就明确了,而其基本任务就是背上优秀的名家名篇,其教学核心就应是引导学生鉴赏体验古诗文所描写的意境,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二、古诗文积累应是一种文化传承优秀的古诗文都是中华智慧的结晶,都堪称艺术经典
古诗作文
    古诗文的积累不是外显的实用,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里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
    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这一段话明白的告诉我们“阅读经典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积累古诗文同阅读经典一样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若讲实用,似乎是没有,有实用的东西都收纳在各种学科里了;可是有无用之用。”
    那么什么是“无用之用”呢?比如说:有些人不怕千辛万苦,千里迢迢到泰山去看日出,或者跑到西安去看秦兵马俑,到海边去看海。这些在专讲实用的看来,他们干的完全没有实用,只是那股傻劲儿令人佩服。
    可是他们从泰山下来,从海边返转,胸襟扩大了,眼界开阔了,目光深远了,虽然还是
各自做他们的事儿,却有了一种新的精神。“这就是所谓的无用之用。”
    (叶圣陶语)古诗文的积累就好比带学生到泰山看日出,到海边去看海,让学生扩大胸襟,开阔眼界,去体验一种新的精神,一种新的境界。比如读了郑板桥的《竹石》,不仅体会到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它不屈不挠的精神,更领悟到了作者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从而坚定了自己的生活信念,要做一个像竹子那样认定目标能经受住任何生活磨练的人。这不仅是古诗文的积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
    这就是古诗文积累的无用之用。三、古诗文积累更应立足感悟和体验那么古诗文积累怎么才能达到这种“无用之用”呢?古诗文是一种特殊的体裁样式,古人大都通过诗歌来描述一种意境,通过这一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寄托自己的情思,抒发自己的志向。
    或咏物,或言志,或描写山水,或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不一而足。但无一例外,都是通过事、景、物等来创造意境,表情达意。
    而这就要靠读者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诗歌的意境,才能达
到“无用之用”。
    而简单识记是不能达到此目的,因此教学中要采取以下一些策略。1、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古诗文积累中存在着一种不良的倾向,那就是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以应付考试。积累时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为了积累而积累。
    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学生背的苦,老师督促难。针对这一倾向,教学中我们就应注意改变积累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需要是最原始的动力。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研究人本身具有的七种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中得出结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个人追求的最高目标。
    因此,积累中我们应通过范例,引导学生挖掘诗歌本身所富含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溶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中,去实现或满足自我的需要。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能主动地去探索积累优秀的古诗文,达到课标所规定的要求。
    2、变短期发展为立足长远。在古诗文积累中,有一部分老师急功近利,恨不得一两年内就让学生背上全部要背的古诗文。
    因此便打着积累的幌子,让学生生吞活剥大量的古诗,人为加重学生的负担。这是教学的一种短视行为。
    这样的积累不能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反而像列·符·赞可夫所说:“逐字死记课文的倾向,不仅损害他们对课文意思的理解,而且一经养成习惯,就会对他们小学毕业后在较高年级掌握科学基础知识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古诗文的积累不仅要记住古诗文,而更“应是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这种思考是一种生气勃勃的创造,是借助语言对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观,通过读、思、悟、议、诵等环节,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对诗歌进行再创造,比如改写、扩写、反思、辩论。
    从而深化学生的认识,促。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是古诗《秋夕》,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就是它把我领入古诗的海洋。
    小时侯,我和酷爱唐诗的爷爷住在一起,整日听他吟诵各种唐诗。久而久之在爷爷的熏陶之下,我也变得诗情画意起来,也常常会主动地读起各唐诗。
    一次,爷爷教了我一首《长恨歌》其中一句最令我欣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简洁明了,一针见血地表达了要我们好好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不要浪费它,要不然等老了再学就来不及了只能留下满腔的悲伤。这首诗中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使我很困惑,因为我不懂诗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我觉得这句是多余的。后来我就去问学识渊博的爷爷,爷爷见了便笑着替我解答问题,原来诗人这段景物描写是为了下文的意境更好地烘托出来,能为下文做好铺垫。就这样我又从古诗里面学了一招,这招在我平常的习作中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的作文加了不少分。所以我越来越爱古诗词了,因为读古诗不仅让我收益匪浅,还让我对习作中的写作技巧运用的更加熟练。比如我从古诗中知道了结尾要写得达到总结全文的作用,这样才能画龙点睛,我知道了写作时有些地方要高度凝练而有些地方要写得细致入微。我还知道了写作时要分段明确,条理清楚才能让人读来舒适,拿到高分。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古诗词我爱你!在你的身上我获益良多,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净化了我的灵魂!
    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赠别诗。
    前两句正面叙事,后两句即物起兴,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这首诗为学生想象的自由驰骋提供了依据。我们不妨指导学生把这首古诗改写成现代文,学生根据古诗的内容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场景,透过字里行间品味诗人的情感,学生写出的习作定会别有情趣。
    本次课外习作设计适用于小学5、6年级的学生。 导写过程: 一、进入诗境,品味诵读 1、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很多的古诗文,能吟诵一首你最欣赏的古诗吗?能谈谈你最崇拜的诗人吗? 2、有崇拜李白的吗?能吟诵几首他的诗吗?据说李白有一首诗是因为他爱饮酒爱游玩而被人“骗”了一次才写出来的,知道是哪首诗吗? 3、欣赏《赠汪伦》的配乐动画,教师激情旁白关于这首诗的传说。
    4、欣赏了这感人的场面,聆听了这美丽的传说,你想说点什么吗?能带着这种感受诵读这首诗吗?引导学生诵读诗文,感受诗情。 二、设身处地,想象体验 1、“李白乘舟将欲行” (1)播放《赠汪伦》配乐动画,并让画面定格。
    教师引导: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安徽泾县,桃花潭边,桃红柳绿,桃花渡口,桃花灼灼,诗人李白就要登上小船离开这里了。你就是李白,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学生可能会说到的景物有小草、桃花、潭水、鱼儿、青山等。
    教师通过比较学生的语言,指导学生把话说得具体些、生动些。教师相机点拨提升:看到这些,诗人触景生情,那拂堤杨柳仿佛在喃喃自语、依依不舍。
    这些景物在诗人的眼里带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啊!能说说吗? (3)播放“饮酒赏月”的动画,教师深情诉说:看到这些,李白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幕幕与汪伦相处的情景: 饮酒——引导学生想象两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教师相机介绍下面情况,以供学生展开想象:在李白的眼中,汪伦是个机智风趣、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志趣相投、相见恨晚,两人可称忘年交;在汪伦的眼中,李白虽然诗名满天下,却从无狂妄自大之态,是一位风度翩翩、学识渊博的学者,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