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五首》赏析
《断章》赏析
《断章》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短短4行,通过诗人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
全诗分为两节,恰似并置在一起的两组镜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组镜头摄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第一个镜头中“你”是看风景的主体,到第二镜头里,桥上的“你”就是楼上人眼中的风景,成为看的客体了,主客体位置不着痕迹的转换,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相对性。“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两个镜头又构成了另一组并列蒙太奇,是对前一组镜头显示的哲学上的相对性的强化。诗人解释说:“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绝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示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李健吾认为,这首诗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认为是“诗人对于人生的解释
”,“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究尽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正是这首诗美丽的地方。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含蓄深沉,颇具情调。
《月夜》赏析
《月夜》是新诗诞生后的首批成果之一,出现在《新青年》杂志四卷一号(1918年1月)上。此诗作者沈尹默(1883~1971)原名沈实,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1913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后来转向旧体诗写作,以旧诗和书法名世。沈尹默五四前后发表新诗共计17首,《月夜》为他的处女作。这首诗在发表的当时即受到重视,以后的新诗选本多有收录,80年代以后的各种新诗史著均予以很高的评价。
1919年《新诗年选》(也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部年度诗选集)有一则著名的“愚庵”(康白情)“评语”,认为《月夜》“在中国新诗史上,算是一首散文诗”,且“具新诗的美德”,“其妙
处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30年代废名在北大讲授新诗,谈到《月夜》时延续了“新诗的第一首诗”的说法,也认为这首诗“确是新鲜而别致”;他就此评述此诗的作者说“沈尹默氏是旧诗词的作家,然而他的几首新诗反而有着新诗的气息,简直是新诗的一种朝气,因此他的新诗对于以后以迄于今日的新诗说,又可以说是新诗的一点儿古风”。
不过,“愚庵”对此诗的赞誉并未得到普遍认同,如朱自清在1935年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时就没有选《月夜》,而是选了沈尹默的另一首杰作《三弦》,这一点与胡适在《谈新诗》(1919年)一文中的看法是一致的,胡适也赞赏《三弦》,称它是“新诗中一首最完全的诗”。朱自清说,“愚庵”关于此诗的妙处“我吟咏不出”,他理解“第三行也许说自己的渺小,第四行就不明白。若说的是遗世独立之概,未免不充分——况且只有四行诗,要表现两个主要意思也难”。早期较重要的新诗史论著《中国新诗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草川未雨著,1929年),对此诗也只字未提,原因不得而知。
但80年代以后的新诗研究者一致认同了《月夜》的诗学意义,并重新辨析了《月夜》的新诗史价值,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孙玉石。在孙玉石主编的《中国现代诗导读》(1990年)里,他将《月夜》诠释为“觉醒了的一代人的声音”,并详细地分析了此诗所寄寓的“人格独
立的情怀”;他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1999)一著中,更是将此诗推为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的先声,认为“它透露了萌芽形态的象征主义新诗诞生的信息”。有必要指出的是,或许一方面由于作者新诗数量较少,且不占据倡导者和理论家的位置,另一方面由于作者后来转向旧诗与书法,因此《月夜》的经典性尚未为一般人所觉识。
全诗只有四行,却清晰地勾勒了一幅“月夜”的场景:霜风,月光,高树,“我”,共同构筑了“月夜”的存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物象组合,所透露的诗意消息的确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意涵的朦胧感增加了这首诗的整体韵味。令人感兴趣的是这四种物象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即前两种物象与后两种物象以及后两种物象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方位关系把诗的时间主题(“月夜”)转化为空间主题。四种物象显然都有所喻指,前两种物象也许只是铺垫性质的,是为了呈现后两种物象;而后两种物象之间的关系更加耐人寻味,“我”与高树主动拉开距离,果真是表明了某种“遗世独立”的人格,抑或某种情感(譬如爱情)态度?值得玩味却不能完全索解。总之,这些关系所传达的意绪、体验全然不同于古典时代的意绪,在一定程度上应和了时代氛围的召唤。
就这首诗的表达方式来说,无疑具有更多不同于古典诗词的特点。很多人注意到了每行句
末的“着”字,这的确是此诗在外形上的突出特征。这四个“着”字的恣意铺排,或许是引发诗意的源泉。可以看到,“着”放在每句的尾部,在整体上起到了一种很好的平衡作用;同时,“着”的降调音节显示了某种坚韧和执着,形成了与诗的主题相得益彰的效果。当然,这首诗在句式上的特点,还应与当时的新诗革新运动联系起来予以认识。我们知道,初期新诗完成的重要使命就是把诗的语言从文言转化到白话,这种散文化的白话语言进入诗歌以后,要做到既抵抗文言的侵入,又散发持久的诗意,十分不易。初期新诗所遭遇的最大指责,就在于梁实秋所说的“收入了白话,放走了诗魂”。像“着”这类虚字入诗,在古典诗词里是非常罕见的,而《月夜》大胆地运用虚字并使之成为主要的结构支撑,显然是为了凸显白话的诗意功能。此外,诗句排列的双行缩进,也破坏了古典诗词的整齐句式,呈现出错落有致的形式感。这是一种表面上自出、散漫,实质蕴藏着深层诗意的诗歌语言。与此相类似的如稍后康白情的《和平的春里》,其句末虚字(“了”)的运用与《月夜》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堪称佳作:
遍江北底野都绿了。
柳也绿了。
麦子也绿了。
细草也绿了。
水也绿了。
鸭尾巴也绿了。
穷人底饿眼儿也绿了。
和平的春里远燃着几团野火。
在诗的体制和规模上,《月夜》具有后来蜂起的“小诗”的一些特性,即短小、精粹和“集中”(俞平伯语),既遽然迸发,又浑然天成,在一定意义上开启了20年代初的“小诗”运动。这首诗,与同一时期胡适的《湖上》:“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平排着,/轻轻地,/打我们的船边飞过。/他们俩儿越飞越近,/渐渐地并作了一个。”以及俞平伯的《小诗呈佩弦》:“微倦的人,/微红的脸,/微温的风,/在微茫的街灯影里过去了。”这些都是难得的新诗短制。尤其《月夜》和《湖上》,曾被废名称赞为“看来毫不用心,而自有一种以异乎人的美”,超越了初期新诗的浮泛与粗糙。
《风雨吟》赏析
芦荻(原名陈培迪)的创作高峰期是1935年至1940年左右,后来主要编刊物。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诗也写得简洁、有力,前四行节奏不错。然而,这种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现在看,已经类似古董。欧洲艺术100年前进入现代主义后,中国“朦胧诗”以后,诗人们已经很少这样写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励某些人,比如黄子建先生(当然还有将此诗选入教材者等)曾满怀热情地评道:“全诗只有6行36个字,然而,其风,呼啸奔腾、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变陆地为大海于一霎,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令人不寒而栗。”不寒而栗的感觉,我没有产生。但中间两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视野与气势都不小。
从动、静关系上看,第一段两行是动,是两个“卷”;第二段是静,是两个“如”。两个比喻的画面感很强。前四行是客体,后两行转向主体。
正是这个主体“我”在结尾的出现,十分突兀,它不仅破坏了诗人在前面苦心营造的风雨如磐的大氛围,也破坏了全诗的语感与节奏。因此后两行,尤其是倒数第二行,是败笔。如果后面两行改成“年轻的舵手的忧怀/匍匐在大地的海上”,会更好些?
另附别种说法:
读这首诗,要读出一幅画面,从对画面的呈现中体味情。当然最先一步还是要关注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海”“舟”“舵手”“忧怀”等等,然后让学生想象出画面并作描绘,这幅画面首先是极有气势的自然景观,其中“卷”字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力,而“海”与“舟”之间的对比(空间、力量等方面),又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及精神冲击。这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也许会是惊恐,也许会是毫无惧意,也许会是赞叹自然神力……此一步后,就要结合“舵手”一词了,舵手之于舟的意义,自不待言,于是“我有年轻舵手的忧怀”一句,便充分体现了“我”面对风雨的勇气和责任感。这份勇气与责任感会与学生先前的感受形成一种比照,则学生对“风雨”的情感体验自会添上一层刚性。同时,“忧怀”两字也须让学生体会。它揭示出,“我”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自然的风雨,更是社会的、人生的风雨。
当然会有论者认为“我有年轻舵手的忧怀/在大地的海上”破坏了风雨如磐的氛围,在艺术上
是败笔。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这里想强调的是,如果没有这两句,则本诗至多是一首出表现了自然景观的诗,可作“题画诗”来看,别无意义;而有了这两句特别是前一句,则使本诗霎时有了强烈情感,并将这种情感有力地传递给我们年轻的“舵手”们。
《统一》赏析
作者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1949年2月聂鲁达离开智利,经阿根廷去苏联,并到巴黎参加世界和平大会。此后他到过欧、亚、美的许多国家,积极参加保卫和平运动,并继续从事诗歌创作。1951~1952年暂居意大利,其间曾到中国访问。1952年8月智利政府撤销对他的通缉令,人民以盛大的集会和游行欢迎他的归来。回国后过了几年比较的生活,完成了很多诗篇。
现代诗赏析
这首《统一》通过写自然界花草树木本质的同一性,从而推理出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世界和平统一的向往和追求。
“繁多是个谎言”是个比喻,引人思考,设置了悬念。世间万物各有各的特点,也就呈现出“繁多”的表象,但在作者看来,“繁多”的表象在迷惑,影响着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就像谎言一样。“繁多”就本义来看就是种类多,丰富的意思。但自然界就这么简单,所有的叶子、花朵、果实和树木都是相同的,整个大自然是美好的,隐喻着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三六九等之分。世界和平统一,皆为人类之向往。所以说,“繁多是个谎言”。
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就能对所有叶有所认识。”这话言之成理:将零散的事物化整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更清楚的认识,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