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师的职业责任与责任感
职业责任, 就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任务.一个人能否履行 职业责任,是一个职业工作者是否称职、 能否胜任的问题。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值得依赖的人,才能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教师的责任,是指每一个从事 教师职业活动的人对其职业所应当承担的职业责任。一个教师能否履行自己的职 业责任,是这个教师是否称职,是否胜任,是否有道德责任感的问题.
“人民教师有两层深刻的含义:第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第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教育部部长周济)。要做到这两个要求,仅做一个传授知识的“经师" 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做一个关注学生精神成长,又能成为学生精神成长师范者的“人师”。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人师”最重要的素质,而高尚师德的核心就是职业责任感。教师面对的是一天真可爱、有着自己想法的孩子,而不是没有生命力的物体,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对教育事业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责任, 才能坚持下去。
教师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制约着其尽职程度,而教师的尽职程度又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质量.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对于学生、学校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有
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当今教师面临的三项主要责任
(一)岗位责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职特征。学生生理成长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学生是输不起的。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担负起教育学生的重任,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全面负责,对学生的终身负责, 要让学校成为学生完美人生的起点。老师要让学生自豪的咏唱:“我有两次生命, 一次是出生,一次是遇见您-——我亲爱的老师! ”
(二) 社会责任。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把家庭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了学校,教师就有责任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培养好。对于教师来说,放弃一个学生也许只是 1%,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放弃的这个学生就是他们的100%。所以我们教师要尊重家长,不推卸责任,协同家长、社会,齐心协力,满足学生受教育的特殊需求。
(三)国家责任。我国有13亿的庞大人口,现代化建设和各项规划目标的实现要求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个任务责无旁贷的落到了
1/4页
教育和教师身上.我们教师要不负使命,努力工作,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以上三项主要责任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必须自觉的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进而对民族负责,对未来负责。 霍懋征
二、教师职业责任感的要求
责任感是教师个体对于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其要求的觉察与认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不断理解、体验和把握社会赋予自己的责任,形成了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责任感是教师教育工作的基石和动力。如何培养责任感呢?要从现在做起,从小处做起,从基本做起。
(一)爱岗敬业.人与本职工作有五种境界:无心无意;三心二意;半心半 意;一心一意;舍身忘我.育人的特殊性不允许教师在岗不爱岗、从业不敬业。作为教师,就要努力建设爱岗敬业的精神家园。
(二)乐于奉献。奉献一直是人们倡导的传统美德。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快乐。教师承担着“培养人、塑造人”的重任,社会对其提出的要求很高且永无止境,而知识无价,难以用金钱衡量,对教师的劳动也很难准确计算,所以要求教师付出比别的职业更多的时间、精力
和心血,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必须富有奉献精神.正如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教为志,以教为荣,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 关爱学生。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他只能是 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虽然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热爱教育事业,也不热爱学生,也算不上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一往情深的热爱学生是所有优秀教师的共同品质,它集中体现了教师对职业的态度和责任感。
(四) 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是师德的有形表现, 高尚而富有魅力的人格能 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美国学者所罗门教授 说:“在学生的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说拥有甜 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老师,那是无比幸福的” 。正是由于教师是以人育人, 直接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所以教师无论何时 何地都必须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谈吐、生活方式和举止风范等方面 “以身立教”,打造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的人格向健康、全面、和谐的方向发
(五) 教育良心。我们平时常说“教师的职业就是一种良心的职业, 教师是份良心活儿”,的
确如此,只有我们真正做教师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一点。教师的工作不能用简单的时间来衡量, 学生占据你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你的思想和灵魂。而且要想教育好学生,你面对的不只是这名学生本身,还有他的整个家庭背景,他的成长环境, 你要操心的不只是他们的学习还有他们的精神。这就是教师的职业良心, 即教育良心.教育良心可以表现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 其主要内涵有四个方面: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它们分别反映了教师与社会、教师与自身、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之间的道德关系,同时又共同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情感等。
三、教师职业责任感的体现
(一)在爱中体现。教师工作的源头活水就是“爱” 。有爱才有教育,有爱 才有责任。正象霍懋征老师所说:“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使学生开心健康的成长, 可以转化为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教师越是满怀觉悟、真心实意的去爱学生, 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 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能够迅速建立起 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 这样就能把学生完全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从而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和手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 在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中体现。传统教学思想历史悠久,根深蒂固,其中有一些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尤其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一目标相悖。作为教师应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充分认识传统教学中的某些弊端及其危害,本着对学生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为每一个学生将来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立于不败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当代教师的任务,也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集中表现。
(三) 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体现。一个人在学校学习 的时间和记忆力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所以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由“知识灌输”转向“方法指导”、“能力培养",逐步地使学生从“学会知识”转向“会学知识”,主动的把学到的知识化成能力和素质。世界著名植 物学家季米良捷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口头传达 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所以教师要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让我们的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进而提高课堂 教学效益.这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 在身教中体现。身教是教师的特有功能。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必须正视自己的言行.
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如果言行脱节,说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学生这样做,而自己却那样做,只能引起学生反感,造成恶劣影响。只有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佩,可亲可信,形成威信和凝聚力.\
(五)在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发展中体现。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对教师而言,不仅要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同样也要对自己的发展负责.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仅包括学生,同样包括教师。教师发展自己是对学生最好的负责。一个贫困山区的穷困父亲,他不是不想望子成龙。他也想送孩子去上学,他也想让孩子走出大山, 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可他实在没这个能力啊。没有能力,即便有爱心,那“爱”也只能是“爱莫能助”之“爱” 。老师对学生最大 最好的责任感,就是尽快的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成熟的、 具有专业本领的教师. 在新课程中和学生共同成长, 师生双赢, 是职业责任感全 面的要求和体现. 在教师的素质中, 责任素质起到了核心和统领的作用。 责任教 育就是帮助教师提高责任意识(即责任感) ,认识自己的责任;培养教师的责任 意志和信念,坚定的履行责任而不是遇到困难逃避责任,最终使教师养成习惯, 主动尽职尽责。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
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在古代,孔子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被誉为“万世师表”。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都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
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好老师应该执着于教书育人.我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那是当不好老师的.
……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老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只有我们的孩子们学好知识了、学好本领了、懂得更多了,他们才能更强,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更强.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