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沂蒙民俗文化之饮食文化
沂蒙饮食文化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高梁(那个)红来(哎),稻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幸福的生活来哎,多美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沂蒙山小调》悦耳动听的旋律已经飘向了大江南北,身为沂蒙人,我感到由衷的自豪。沂蒙地区悠久,文化灿烂,民间传统文化古朴厚重且丰富多彩,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极具地方特,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绚丽奇葩。如今山东临沂的街头巷尾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品:民间剪纸、莒南石雕、印花土布、旋木玩具、楮庄泥塑、高桥手绣„„曾在大型风情歌舞《蒙山沂水》中成功扮演主角的朱孟丽说:“沂蒙小调唱到京城,民间工艺也屡屡拿国际大奖,充分证实了民俗乡韵照样能够登上大雅之堂。”
浩浩沂蒙,绵延八百余里,中部有蒙山胜景,层峦叠翠,景秀美,古来为道家养生之地;东部有沂水拖蓝的沂河,两岸土地肥沃,稻麦飘香,渔歌唱晚。数千年来,勤劳纯朴的沂蒙人民在这片广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并受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烹饪思想的影响,继承
儒家的文化体系,创造了灿烂广博的饮食文化。古老的沂蒙山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有的饮食文化,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来一展才华,吟诗作赋。在孔子“登东山(蒙山)而小鲁”之后,李白、杜甫携手翩然而来,写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千古诗句,李白更是为兰陵镇的美酒佳肴而吸引,乐不思蜀,留下“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是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千古名句,醉出一段极致。历史上,诸葛亮、王羲之等名人都出生在这里,他们为沂蒙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物产的丰富、食俗的久远、使沂蒙人民流传下来许多独具特的食品,如:糁、八宝豆鼓、民间伏酱、六妹煎饼、莒南锅饼、沂水丰糕、郯城挎包火烧等都是沂蒙独有的地方小吃;能登大雅之堂的沂蒙菜有:光棍鸡、蒜泥鱼、烩肉丝鱿鱼、蒙山全蝎、莒南炉肉等都是土生土长的民间特菜;档次较高的饭店流行的新潮菜有:果味银杏、灯笼虾片、龙珠鲍翅、清汤乌穗、桃源焖鱼头、甲鱼丸子等已成沂蒙美食的新族。沂蒙地区的酒文化也是源远流长,除兰陵老字号的兰
陵酒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涌现了沂蒙老曲、银麦啤酒(现属青岛啤酒)、金银花茶等颇具特的酒水产品,为沂蒙山区悠久的饮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之具有了丰厚的文化
内涵。沂蒙名厨在全省及全国各类烹饪大赛中制作的氽芙蓉黄管、氽西施舌、龙舟鲍翅、雪蛤银杏等分别获得金、银、铜奖,这些获奖菜无疑都成为沂蒙珍馔风味中的“阳春白雪”。
饮食文化的竞争要依靠品牌,所以要努力打造沂蒙饮食文化的品牌,打造好饮食文化品牌才是民俗旅游争胜的法宝。努力研究沂蒙饮食文化,打造出一系列具有沂蒙特的菜,把沂蒙菜打造成鲁菜一个重要的系列,使沂蒙菜走向千家万户。可以组织“沂蒙宴”的开发,深入研究沂蒙饮食的特点,突出打造以鲁菜为主的沂蒙菜餐饮品牌,展示临沂千年古城的饮食文化。临沂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沂蒙六妹煎饼”就是蒙阴地区的品牌,是蒙阴六妹食品有限公司,聘请了当年在孟良崮战役中,野店镇烟庄村六位妹支前小组烙煎饼能手来作技术指导,因此而得名。利用这种红文化背景和煎饼的美味来对沂蒙六妹煎饼进行宣传,造就沂蒙人独特的食品品牌,让沂蒙煎饼走出沂蒙山。
“民俗文化资源最大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与其他民俗文化资源结合,这种新的产业形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经济竞争力,在文化产业多种形态走在最前面。民俗文化与旅游业早已结合,这种结合不仅没有破坏自然景观,反而增添了自然景观的魅力。此外民俗文化还可以
与传媒业、娱乐业、演出业等多种产业相结合”。所以可以依托当地的自然、文化景观,在旅游中大力发展饮食产业,还可以利用传媒业,制作与沂蒙饮食文化相关的纪录片或电视节目,对沂蒙饮食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沂蒙饮食,并凭借独特的沂蒙口味使更多人喜爱沂蒙饮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物质要求、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新的旅游形式正在蓬勃发展。美食旅游是在人们的需求从简单的“吃饱”转向追求饮食文化的快乐、健康、文明和进步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是以饮食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美食为主题、以旅游为载体的,具有为食而游等特点,并具有社会和休闲等属性的旅游方式。美食旅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为进一步发展沂蒙饮食,可以针对美食旅游开展相应的一系列旅游节或建设美食度假基地。汇集沂蒙各类特小吃、菜品等,开展美食文化节,对各类美食进行展出、介绍,并邀请权威的美食专家进行相关的美食养生演讲等等。对于美食度假基地,可以让游客对沂蒙各类美食的生产、制作等的全过程深入了解,并参与其中,自己动手来做,亲身体验沂蒙美食的制作过程,品尝沂蒙美味。基地内还可设有各式餐馆,其风格迥异的招牌菜,像平邑胡家庄炒鸡、花苑居的乡下门挂子、“沂蒙一家人”的调皮鸡、捣蛋鱼等,定能吸引众多食客前来“尝鲜”。朋友聚会、家庭聚餐,食客们在农家小院式的餐馆里,品味美食的
同时,也满足了对乡土文化的渴求与回归,亲近了自然,融入到沂蒙人淳朴、热情的民风中。
独特的沂蒙饮食文化是辛勤的沂蒙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实践的结果。把沂蒙饮食文化发扬光大是沂蒙人的光荣使命,让沂蒙饮食走出沂蒙山,创造一方有沂蒙特的饮食文化天地。
第二篇:山东之青岛饮食文化
药膳与中国饮食文化
期中作业
姓名:张翔磊 学号:************
班级:10艺术设计 任课教师:许春
上课时间:星期一
(3、4节)
山东之青岛饮食文化
山东菜简称鲁菜,有北方代表菜之称,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也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鲁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鲁菜又叫山东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
鲁菜系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尤其傍山靠海的齐国,凭借鱼盐铁之利,使齐桓公首成霸业。传说中将自己的儿子蒸熟了献给齐王吃的易牙,实际上是当时善于调味的烹饪大师。鲁菜中的清汤,清而鲜,奶汤白而醇,独具风味,可能是继承古代善于做羹的传统;而胶东菜以海鲜见长,则是承袭海滨先民食鱼的习俗。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夫子,还有一系列“不食”的主张,如“鱼馁而肉败不食,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馁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说明当时的鲁菜已经相当讲究科学、注意卫生,还追求刀工和调料的艺术性,已到日臻精美的地步。秦汉时期,山东的经济空前繁荣,地主、富豪出则车马交错,居则琼台楼阁,过着“钟鸣鼎食,征歌选舞”的奢靡生活。根据“诸城前凉台庖厨画像”,可以看到上面挂满各种畜类、禽
类、野味,下面有各种忙碌烹调操作的人们。这幅画所描绘的场面之复杂,分工之精细,不啻烹饪操作的全过程,真可以和现代烹饪加工相媲美。北魏的《齐民要术》对黄河流域,主要是山东地区的烹调技术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不但详细阐述了各种烹调方法,还记载了“烤鸭”、“烤乳猪”等名菜的制作方法。此书对鲁菜系的形成、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历经各代的提高和锤炼,鲁菜逐渐成为北方菜的代表,以至宋代山东的“北食店”久兴不衰。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鲁菜大量进入宫廷,成为御膳的珍品,并在北方各地广泛流传。
鲁菜正是集山东各地烹调技艺之长,兼收各地风味之特点而又加以发展升华,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而形成的,80年代以来,国家和政府将鲁菜烹饪艺术视作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采取了继承和发扬的方针,基本上形成了五大特点:
一、咸鲜为主,突出本味,擅用葱姜蒜,原汁原味。
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大葱为山东特产,多数菜肴要要用葱姜蒜来增香提味,炒、熘、爆、扒、烧等方法都要用葱,尤其是葱烧类的菜肴,更是以拥有浓郁的葱香为佳,如葱烧海参、葱烧蹄筋;喂馅、爆锅、凉拌都少不了葱姜蒜。海鲜类量多质优,异腥味较轻,鲜活者讲究原汁原味,虾、蟹、贝、蛤,多用姜醋佐食;
燕窝、鱼翅、海参、干鲍、鱼皮、鱼骨等高档原料,质优味寡,必用高汤提鲜。
二、以“爆”见长,注重火功
美食文化鲁菜的突出烹调方法为爆、扒、拔丝,尤其是爆、扒素为世人所称道。爆,分为油爆、盐爆、酱爆、芫爆、葱爆、汤爆、水爆、宫保、爆炒等,充分体现了鲁菜在用火上的功夫。因此,世人称之为“食在中国,火在山东”。
三、精于制汤,注重用汤
鲁菜以汤为百鲜之源,讲究“清汤”、“奶汤 ”的调制,清浊分明,取其清鲜。清汤的制法,早在《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用“清汤”和“奶汤”制作的菜品繁多,名菜就有“清汤柳叶燕窝”、“清汤全家福”、“氽芙蓉黄管”、“ 奶汤蒲菜”、“奶汤八宝布袋鸡”、“汤爆双脆”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被列为高档宴席的珍馔美味。
四、烹制海鲜有独到之处
对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制堪称一绝 山东的海产品,不论参、翅、燕、贝,还是鳞、蚧、虾、蟹,经当地厨师的妙手烹制,都可成为精鲜味美之佳肴。
五、丰满实惠、风格大气
山东民风朴实,待客豪爽,在饮食上大盘大碗丰盛实惠,注重质量,受孔子礼食思想的影响,讲究排场和饮食礼节。正规筵席有所谓的“十全十美席”,“大件席”、“鱼翅席”、“翅鲍席”、“海参席”、“燕翅席”等,都能体现出鲁菜典雅大气的一面。
山东风味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面食品种极多,小麦、玉米、甘薯、黄豆、高粱、小米、栗子均可制成风味各异的面食品种,既可作为三餐的主食,亦可精制成筵席名点。山东菜点对北京、天津、东北三省等地的影响非常深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