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
 
教学目标
1.积累基础知识,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
2. 交流探究,分析文章结构,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3.学习本文对比的结构特征和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重点难点  学习对比修辞、避实就虚的写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的《沁园春雪》,词中诗人把北国风光写得那么的壮丽多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那么南国的冬天又是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郁达夫笔下的
国的冬景吧。 
二、资料链接
1作者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12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他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8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2写作背景 19334月郁达夫举家移居杭州,修筑“风雨茅庐”,想在这里过隐士般的生活。在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达夫游记》、《屐痕处处》、《达夫日记》、《
达夫散文集》、《闲书》等等,以山水力排心中苦闷,《江南的冬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写成的。在《江南的冬景》里,我们看到了一位逍遥在山水之间的名士,其实这位名士的逍遥不过是在现实中受阻之后为自己设计的一条解脱之路罢了。
三、自主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xuān)羊肉  (zhé)   乌桕(jiù(zhě)     槎桠(chá yā)    给予(jǐyǔ)      (bāo)花生   (bō)   (jiá)      (jiá)
(jiā)       (bó)      湖泊(pō)    月晕(yùn)      (yūn)头转向  (gē)       (gé) 不住    煮茗(míng)  (pù)    (gèn)    绿(lù)林豪客    正(zhēng)月    (zì)  (dì)   丰腴(yú)        (jiàn)     中间(jiān) 
2、多音字
          )花               )林
                      绿 
    )削             
bāo/bō    lù/lǜ
3、成语积累
直截了当  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
莫名其妙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四、设疑自探
1、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对江南有明确的区域界定。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极南地区闽粤地区。 
 2、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快速浏览出文眼。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这种印象的?
 提示:“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②写了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 
五、解疑合探                     
1作者在文章中从各个角度描写了江南的冬天,表现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出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作者分别描绘出哪些画面?针对上述画面,讨论哪几幅最精彩,并简要说明理由。(思考角度:①写了哪些景物 ②景物有何特点 ③作者感受如何 ④运用何种手法 
曝背谈天图  午后郊游图   寒村微雨图   江南雪景图   旱冬闲步图 

午后郊游图赏析 
1)所写景物:白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杂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 
(2)景物特点:彩浓艳亮丽,对比鲜明。 
(3)作者感受:和煦温暖,生机盎然。 
4)所用手法:工笔细描,浓墨重彩。 

寒村微雨图赏析 
1)所写景物: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 
2)景物特点: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作者感受:情调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宠辱不惊。 
4)所用手法:淡笔素描,略加点染。 

江南雪景图赏析 
    郁达夫先生在描绘本幅画面时,并没有从正面去刻画,而是巧妙地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借前人的诗句来表现江南雪景的意境。而诗句往往简洁洗练,意象丰富,所以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对诗句进行稀释还原。在学生想象还原的基础上,笔者对学生的想象进行了归纳整理,进而再现出江南雪景优美图景:日暮时分,瑞雪纷纷,寒意森森,佳酿既陈,炉火正旺,与老友围炉对坐,推杯换盏,暖意融融。更深人静,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阵阵酒香,沁人心脾。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乃是行人叩门投宿。清晨破晓,孩童雪中嬉戏,忽一孩童跑来,报告惊喜发现:“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红梅,傲雪怒放!” 
  1)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 
2)景物特点:彩浓淡相宜,对比强烈。 
3)作者感受:淡雅高洁、优美宁静。 
4)所用手法  借助古诗文,化虚为实。 
六、质疑再探
1、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做了哪些比较?通过比较,作者写了江南冬天什么样的特征?
①通过北国与江南冬天的比较:突出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和暖宜人)
②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天比作北方的夏夜,写出明朗的情调。(明朗)
③闽越等地的冬天与江南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做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
(富有生气)
④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比较:(令人感到悠闲、洒脱)
2、文章多次引用诗文名句,出这些诗文名句并体会其好处
作者借助诗句写出了江南冬天傍晚、夜里、早晨的雪景, 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巧借诗歌意境,将江南雪景推向一个新的意境,增加了文章审美趣味,富有诗情画意之美,也增强了散文的意趣,也更能体现出作者的心境闲适。
七、知识补充
1.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 世上如今半是君。
关于这首诗,《唐诗纪事》上有一则饶有趣味的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皖水入长江的渡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这件趣闻不但生动地反映
出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广泛──甚至可以用来酬应“绿林豪客”。不过,这首诗的流传,倒不单纯由于“本事”之奇,而是由于它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
前两句用轻松抒情的笔调叙事。“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闻”,即“久闻诗名”。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然的诗意感受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自喜,也蕴含着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豪客”的欣赏。环境气氛与“绿林豪客”的不协调,他们的“职业”与“爱好”的不统一,本身就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幽默。它直接来自眼前的生活,所以信口道出,自含清新的诗味。
三、四两句即事抒感。“逃名姓”即“逃名”、避声名而不居之意(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诗有“匡庐便是逃名地”之句)。诗人早年与弟李渤隐居庐山,后来又曾失意归隐,诗中颇多“转知名宦是悠悠”、“一自无名身事闲”、“一从身世两相遗,往往关门到午时”一类句子,
其中不免寓有与世相违的牢骚。但这里所谓“不用逃名姓”云云,则是对上文“夜知闻”的一种反拨,是诙谐幽默之词,意思是说,我本打算将来隐居避世,逃名于天地间,看来也不必了,因为连你们这些绿林豪客都知道我的姓名,更何况“世上如今半是君”呢?
表面上看,这里不过用诙谐的口吻对绿林豪客的久闻其诗名这件事表露了由衷的欣喜与赞赏(你们弄得我连逃名姓也逃不成了),但脱口而出的“世上如今半是君”这句诗,却无意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感受与认识。诗人生活的时代,农民起义尚在酝酿之中,乱象并不显著,所谓“世上如今半是君”,显然别有所指。它所指的应该是那些不蒙“盗贼”之名而所作所为却比“盗贼”更甚的人们,是诗人刘叉在《雪车》中所痛斥的“相相党,上下为蟊贼”之辈。相比之下,这些眼前的“绿林豪客”如此敬重诗人、富于人情,倒显得有些亲切可爱了。 这首诗的写作,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味道。诗人未必有意讽刺现实、表达严肃的主题,只是在特定情景的触发下,向读者开放了思想感情库藏中珍贵的一角。因此它寓庄于谐,别具一种天然的风趣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据说豪客们听了他的即兴吟成之作,饷以牛酒,看来其中是有知音者在的。 
2.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米酒泛起绿的泡沫,小火炉吐露着红的火焰,在天空彤云密布大雪即将来临的时侯,我希望我的朋友能来和我共同把酒话古今。于是有了这首脍炙人口、音韵和律的诗作。这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后所作,他邀请的刘十九就是刘轲,当时隐居庐山,因为和白居易性情相投而结为好友。白居易这首诗歌怡然自适、情趣盎然,字里行间看到了诗人平和舒缓的心情,确实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遂意和适意。描写冬天雪景的诗句
面对充满无数坎坷与磨难的现实人生,怎样立身处世,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做为古代的一个文人,当面对“兼济”与“独善”的矛盾冲突时,白居易的态度是:“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零豹、为冥鸿,寂兮廖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这里,白居易表白了自己对穷达进退、立身处世的人生见解,现在看来,他把儒学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进取精神和佛学看穿忧患超然物外的心灵境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行成自己的形成自己的生存观念,并固守着自己营造的心灵家园,以此来遮蔽人世间的狂风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