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做合格的“启蒙之师”
爸爸的启蒙教育,是一种微小的付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天下父母心的体现,一种义无反顾的爱。
“ 扶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这是人之初,天下父母共同的责任。认得一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前辈在指引着自己的道路,可几乎每个人最初的人生启蒙老师都是父母。是他们在教自己的孩子走路、说话、生活及做人。
我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第一次摔倒的时候,是父母告诉他们,自己摔倒了就必须自己爬起来,在孩子第一次哭泣的时候,是父母告诉他们哭是一种发自内心真正的情感,只是要学会控制这种情感;在孩子第一次笑的时候,是父母让他们明白生活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在孩子第一次感到无助的时候,是他们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坚强面对。
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离开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这两个“第一”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古语云: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所以,爸爸对孩子所施教育的第一特点是具有早期性、启蒙性。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和年龄的增长,终将由家庭这个小环境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恶丑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互联网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
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地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的阴暗的一面,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
一般来说,3—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家长要履行好“启蒙之师”的职责。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
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而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则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在幼年时期受到的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就得益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爸爸就抱着他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他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爸爸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演讲,培养他的表达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遐迩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但并不是启蒙教育越早越好,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一个科学的过程。过早或过晚,对孩子智力的发育和思维意识的培育都是不利的。正如“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所描述的那样,如果家长一味地将教育提前,孩子的心智发育不到位就不能吸收,这样非但没有效果,更会让孩子对学习知识的过程产生厌倦感、恐惧感,后患无穷。还有就是过早认字、算术。不少家
长为了让孩子早点起步,希望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多认字、做算术,这其实是过早地给予孩子压力,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
启蒙教育可谓无处不在,尤其是爸爸对孩子。爸爸的启蒙教育,是一种微小的付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天下父母心的体现,一种义无反顾的爱。
这种爱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所体现。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地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才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