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古诗文内容背诵及评析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的作者
作者简介
见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评析
“铭”本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之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顾名思义,《陋室铭》是作者为其居住的屋子作的一篇赞颂文字。但是赞颂屋子只是引子,实际是借以表明屋子主人安贫乐道、高洁傲岸、不慕名利的人生志趣。
全文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至“德馨”):借山、水起兴,同时也作类比,点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仙,可让并不高峻的山美名传扬;龙,可使并不深邃的水具有灵性。主人高尚的品德,同样可使陋室生辉,不再简陋。
第二层(“苔痕”至“劳形”):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内涵。陋室掩映在苍苔、绿草之中,室内室外一片青葱;陋室里经常接待学识渊博的来客,经常传出宾主畅谈大笑的声音;主人可以陋室里调弄素琴、阅读金经,怡情悦性,修养身心,没有丝竹弹奏的俗乐扰乱耳朵,没有案头枯燥的公文劳损身形。这间陋室有自然之美,不需要豪华装饰;有高雅宾朋,不欢迎庸人俗客;有怡然自适的生活,不需要名利繁华。这间清幽陋室正好衬托主人的“德馨”,主人的“德馨”也使陋室变陋为雅。
第三层(“南阳”至结束):将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提并论,并以孔子的话收束全篇,含蓄表达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诸葛亮身居茅屋而知天下三分之势,扬子云在简陋的亭子里写出了学术著作《太玄经》,他们虽然都曾居于陋室,最终却在功业、学术方面取得卓越成就。言外之意是说,作为陋室的主人,作者同样具有诸葛亮、扬子云那样的品行和抱负。讲完两个事实论据,最后又引圣人“何陋之有”的反诘之言作为论据,这在当时
无疑是最有力的论据,同时又暗含孔子说的前半句话“君子居之”,再次申明陋室主人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为荣的主旨。这就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深入阐明“陋室”可因“德馨”变得“不陋”的道理,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
这篇小文主要由四、五言的对句组成,一韵到底,音韵铿锵,自然流畅,富有音乐感,读来如金石掷地,曲终犹余音绕梁,这也是它广为传诵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