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建构的“DNA的结构”教学设计
崔留成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龙赛中学浙江宁波315200)
摘要:基于部分科学史,以学生自主建构、修正、完善DNA的结构模型为主线,突破教学重难点,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DNA结构;模型建构;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8-0034-02
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DNA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第3章第2节的内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必修一学习了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知道DNA是遗传物质,而本节从分子水平认识DNA的结构,也为后面学习DNA的复制、基因(DNA)知道蛋白质的合成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
通过建模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理相关的结构问题,而模型建构是科学思维的重要内容。本节课老师有意
识地引导学生基于相关科学史、以小组合作建构、修正、完善模型为主线,通过知识内化迁移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领会科学探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
2教学目标的确定
基于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概述DNA的基本单位、结构特点,理解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生命观念二级水平)(2)通过分析资料、讨论交流,构建、修正、完善DNA结构模型,领悟模型建构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科学思维三级水平、科学探究三级水平)(3)认识到科学研究中合作的重要性,讨论技术在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社会责任二级水平)
3课前准备
老师将脱氧核糖(五边形)、磷酸(圆形)、4种碱基ATGC (长方形)分别打印在A4纸上,剪下备用。
学生2人一组,每组5个脱氧核糖、5个磷酸、5个碱基。
4教学过程
4.1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通过展示中关村的标志物——
—DNA雕塑和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表的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
—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引入对DNA结构的讨论。创设情景:若时光倒流让同学们回到1951年,能否基于当时的科研成果逐步构建出DNA的结构呢?
设计意图:用身边的例子消除学生与科学探究的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挑战欲,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4.2基于科学史,构建模型
环节一,回顾已学知识:(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脱氧核苷酸)(2)每个脱氧核苷酸的结构组成是什么?(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碱基)(3)核苷酸中磷酸、脱氧核糖、碱基是如何连接的?
模型建构一:构建脱氧核苷酸模型。
老师:用胶水在白纸上固定,用黑笔画出连接不同分子的化学键。学生制作、展示,相互比较,一共四种脱氧核苷酸,老师提示脱氧核糖中五个碳的位置1'到5'以及正确的连接方式,连接错误的同学进行修正。
设计意图:从学过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构建制作模型,符合从易到难的规律,并为后面的模型构建与修正做
铺垫。
环节二,资料一:当时科学界已经认识到DNA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脱氧核苷酸之间是如何连接的呢?
模型建构二:构建脱氧核苷酸链。
老师:展示脱氧核糖和磷酸分子结构示意图,提示脱水缩合形成磷酸二酯键。学生制作、展示,相互比较,不同组制作的脱氧核苷酸链的骨架都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伸出的碱基各不相同。
设计意图:了解脱氧核苷酸链的形态和结构,为构建完整的DNA分子做准备。
环节三,资料二:当时研究DNA结构的方法主要是X射线晶体衍射法,物理学出身的克里克和生物学出身的沃森合作进行研究,他们根据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的DNA衍射图谱,推断出DNA呈螺旋结构,并尝试搭建出不同的双螺旋和三螺旋结构模型,但都被否定。
资料三: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戈夫发现在DNA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老师:A和T的量相等,G和C的量相等,它们很可能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两两配对的,推测DNA的结构应该是双链,双螺旋结构。)
模型建构三:构建DNA双链结构。
老师:前后桌同学把各自制作的脱氧核苷酸链拼接在一起,制作出双链DNA,并通过讨论解决制作过程遇到的问题。
问题一:两条链的方向相同,碱基间无法相连。
解决办法:一条链不动,另一条链上下颠倒一下,就会发现碱基刚好在内部,可以相互接触连接。
问题二:两条链上的碱基顺序不能一一对应,无法进行A与T配对,G与C配对。
解决办法:调整一条链上的碱基顺序与另外一条链上的碱基进行配对。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调整自己的操作,制作出双链DNA模型。
设计意图:学生学会根据资料提出假说,并能动手验证假说,在制作过程中解决遇到的问题,最终建立DNA的双链模型。
小结:沃森和克里克用跟大家相同的方法制作出了金属材质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与拍摄的X射线衍射照片比较,发现模型与基于照片推算出的DNA双螺旋结构相符,从而确立了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4.3应用模型,突破知识点
模型建构四:制作较长的双链DNA片段。
班级每个大组里面的三个双链DNA片段连接起来,制作成
(下转第212页)
(上接第34页)
较长的双链DNA片段,并粘贴在教室前黑板两侧。
老师:观察四个大组的四个DNA模型,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观察,描述。(相同点,两条链组成,两条链的方向相反,一条从3'到5',另一条从5'到3',外侧都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内侧是碱基对,A与T配对,G与C配对)
师生总结DNA的结构特点。
老师:不同的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形成了DNA的多样性,但对于一个特定的DNA,碱基排列顺序又是固定的,这是DNA的特异性,后介绍DNA指纹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对比分析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DNA的结构特点,避免死记硬背,提升思维水平和学习效率。
5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小组合作建立、修正模型,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有助于学生直观地认识DNA的结构。基于资料,亲手制作模型,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基于证据的争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态度和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吴先亮.基于科学史及模型构建的“减数分裂过程”教学设计
[J].生物学教学,2020,45(9):33-35.
[2]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生站起来模仿一连串三个动作——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持、击、破。潜移默化中,学生了解到想象画面,加上表情、手势,转换语调能帮助自己朗读有节奏感,有画面感,学生的语感会有质的提升。
当学生读的遍数多了,还能熟读成诵,帮助记忆。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中,笔者在最后带学生配乐齐读,回顾故事内容。古时候的文言文可跟现在书本上的不一样,文字全部是竖着的,你还会读吗?古时候的文言文啊还没有标点,去掉标点你还能读得有节奏感吗?以前的文言文字都是繁体字,你还看得懂吗?呀,时间太久远,这上面的字看不清了,你能补充完整填空来读吗?如在《两小儿辩日》中,教师还可让学生情境对读、辩论读。学生就这样在一次次趣味十足的朗读中对文言文越来越熟悉,并通过朗读内化。
2.3说
中高年级的学生课堂上较低年级学生沉闷了许多,他们容易不确定的答案不敢说或者不愿说。如何帮助学生打开嘴、动起脑,教师可以给多种支架帮助学生进入文言文的世界。
初读的时候,因为文言文篇幅短小,可以学生自己先说一说读到了什么。接着可以借助书本注释完善
自己了解到的故事。如果只是到这里,那还是跟传统的文言文课一样停留在了翻译意思阶段,如何让学生的说加入一点趣味呢?学生喜欢看图片,猜意思,说自己的生活,那教师就让学生去看去猜去说。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诸”出现了两次,那怎么猜呢?是不是瞎猜?要跟学生明确有根据地猜。学生联想到不懂的词语意思联想上下文,所以也到文言文的上下文中去,自己发现的方法更有成就感。还有一些古今意思不同的字词,如“诸儿竞走取之”的“走”,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看到很想吃的东西会怎么做?跑过去。再看“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中的“折枝”,有的学生会说折断树枝,教师借助图片,枝条上挂满了果子,让学生有画面感更直观地观察,学生一下子就发现,在这里“折枝”是压弯枝条的意思。当学生知道了整篇文言文在讲什么,笔者就通过在班级中开展小小故事会的形式,借助图片投影,让孩子们勇敢地上台,用自己话的话讲,还可以加入合理想象讲、带动作神态讲等等,帮助学生消化内化。
2.4写
课后,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试着仿照着写一写。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里写仅仅是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及体验的成功。可以填空模仿文言句式,如《伯牙鼓琴》中的“志在流水”,“志在”文言文都很简洁,小练笔还可以发挥想象,加上许多细节,相信几十个字的文言文变成几百字的有趣故事,同学间相互读一读,一定更有趣,更有成就感。
3挑战文不惧新——
—拓展提升
从统编版三年级下册教材开始,文言文书后多了阅读链接或资料袋。如三下《守株待兔》后出现的是《南辕北辙》,六上《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后补充了知己的诗句。在现在的大阅读时代,如果仅仅满足与教材中的篇目已经远远不够,学习文言文能帮助学生拓展阅读面,感受更多经典篇目。同时,在同样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文本,挑战文言文文阅读,能帮助学生不过分追求字词解释,把时间花在扩大拓展阅读、培养语感、提升理解力上。当然,选文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太难,选择跟教材主文本主题相似的,或同一个主题的不同面,保护学生阅读兴趣,巩固拓展提升,不增加额外负担。同时,也可以借助课外读物小古文每天和孩子坚持阅读,帮助学生提升兴趣。
立足课堂,让文言文教学带给学生更多活力与生机,为之后的学习埋下兴趣的种子,接下来的实践与反思仍是重中之重,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