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蕴藏的人生智慧
在谈佛教六度之前,先谈谈对佛教的认识。一谈到佛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求神拜佛,认为信佛是一种迷信行为,其实这是认识上的误区,当你真正明白了佛教的教义和内涵的时候,你会发现,佛教是一门教人学习智慧和慈悲的学问,我们一生中的许多困惑都可以在佛经中到解决的办法。鲁迅先生曾说过:“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的启示了。” “佛”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佛教经典的内容涵盖了人生乃至宇宙的道理,比大学课程的内容还要多,学习难度也大得多。佛教教学的方针是“破除迷信 ,启发真正的智慧”, 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觉悟、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可见佛教既不消极,也不落伍,是能给我们真实利益的,是真的能让我们得到真、善、美、慧,永恒真实幸福的教育成果,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教育。佛教与其他的宗教相比,最显著、突出的精神是智慧和慈悲。儒家与佛家特别像,讲求三德:智仁勇。智,智慧。智慧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仁,儒家讲仁者爱人,佛家讲慈悲为怀;儒家讲勇,佛家讲精进。打胎的最佳时间
杜根定律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小乘佛教修行的目的是度自己,大乘佛教宣扬“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在度别人的同时也度自己。大乘佛教主张“法我皆空”,向大众传播“普度众生,佛自度我”的思想,教导众生要想解脱痛苦和烦恼,就必须以无分别的、平等的般若智慧,从根本上去除人的分别心,去掉我执、法执,贪、嗔、痴三毒。宇宙及万事万物的本性中是不存在任何分别和比较的,正是由于人们错误的分别心,才导致出一切痛苦和烦恼。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智莆田小吃”和“慧”体现的是大乘佛教自度自利的智慧解脱。“悲智双运”是大乘佛教就教义和宗旨来讲的,而“福慧并修”则是从修道者的修行方向和方法来谈的。大乘佛教认为要想成就佛果,不但要有自度的决心,更要有度人的决心。大乘佛教认为修行的过程必须是一方面通过思辨、禅修获取无上的智慧;一方面以利乐众生的慈悲心,行种种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谓的“悲智双运”。只有这样才能证得最后的无上果位,成为佛,也就是修成“无上正等正觉”( 觉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拥有究竟圆满的智慧)。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就是大乘佛教修行的六种方法,也称六度万行之法。菩萨行六度万行之法可以修炼成佛,那么我们普通人从大乘佛教的六度万行之法中能吸取到什么人生智慧呢?
布施,就是以慈悲心关心和帮助别人,这种帮助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思想和行为上的,这种关心和帮助是真心的,是不图任何回报的,包括名誉上的念头都不要有。布施是一种真心的付出,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关于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付出了真心,收获的是真诚 ;你付出了关爱,收获的是感恩:你付出了永不言败的努力,那么你就一定会收获成功。就算是付出一句爱语,一个微笑,你也会收获快乐的心态。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幸福的人就多了。 奉献一颗真诚的心,孤独的人就少了。关于奉献,奉献就是"恭敬的交付,呈献"。简单的说,"奉献"指满怀感情地为他人服务,做出贡献,是不计回报的无偿服务。奉献就是认真善待每一个人,努力帮助他人做好每一件事。奉献者付出的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正是因为大多数人的无私奉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活着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这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曲《爱的奉献》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奉献与索取是矛盾的,一心索取的人,贪欲永远得不到满足,再者,没有别人的奉献,自己又能索取什么呢? “助人者,人恒助之。”这句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先哲圣人孟子说的,意思就是经常帮助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经常帮助他。助人为乐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完善自己。布施的真谛就是无私的奉献,如果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我为人人”,那必将是“人人为我”,这是多么和谐,安乐,幸福的社会。所以布施之道就是生存之道,我们活在世间,要学会付出,乐于奉献,如果一心想到的只是索取,会因为求不得而徒生烦恼和痛苦。
持戒,对于佛教教徒来说就是遵守佛教教规,对于世人来说就是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及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就没有秩序,我们就无法到一个可以遵循的标准,就会乱成一团,也就无从谈论家国及社会的,所以,我们少不了“规矩”,少不了制约和限制我们行为的各种准则。学校没有了规章,学生就不可能安心上学;公司没有了制度,就不能规范员工的行为;国家没有了法律,就无法制约犯罪。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规矩”已经给我们划定了各个领域的“疆界”,大到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小到家庭生活中的种种道德修养,都必须遵循“规矩”来规范言行。莱蒙特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遵循规则,是万物成长的必经之路。一株小苗如若不遵循生长的自然规则,那它永远也成不了参天大树。没有了规矩,社会将失去平衡。只有遵守“规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才得以井然有序,人类社会也才能更好的发展和进步!社会
是由人集合而成,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一个规矩来约束,各行其是,社会就会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中。大到国家交往小到邻里间的日常相处,无时无刻不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要建设和谐社会,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大力提高人们的思想品质。既要公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到文明诚信,同时也通过加强和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只有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才会圆满。苏格拉底说过:“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也就是强调为人处世要讲究一定的规矩和原则,做人就是要做诚信厚道之人,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做人的操守,不投机取巧,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做光明磊落之人。做事就是要做到心胸坦荡,堂堂正正,走正大光明之路,行光明正大之事,始终保持浩然正气。人如果没有规矩约束,私欲就会横行,恶也就会产生。所以人一定要受规矩约束。这是唯一一条永不可变的规矩。所以持戒之道就是为人处世的规矩和原则,遵守规矩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的自律,更是人生的一种醒悟和升华。有规有矩,可成大方圆也!
忍辱,中国有句古话“士可杀,不可辱”,杀头不在乎,侮辱不行,决定不能忍受,辱都能忍了,还有什麽不能忍?那就一切都能忍了。所以忍辱本意就是忍耐的意思。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它包括个人不能
抗拒的天灾人祸,患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也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等。有些人即使在这两方面运气都好,未尝吃大苦,却也无法避免每个人迟早都要承受的苦难——死亡。因此,如何面对苦难,便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关于这个问题,佛教给出的答案就是一个字“忍”。当苦难来临的时候,不能避免也不能拒绝,那就只能坦然的面对,平静的接受,忍受苦难带来的痛苦和折磨。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语曰“小不忍则乱大谋”。盖世出世间事,莫不成于忍而败于不忍。勾践卧薪尝胆,忍百般屈辱,最终完成复兴大业;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将相之才。人生需要忍。忍,不是消极的让步,不是无所谓的吃亏受气,而是宽容的慈悲。能怀忍行慈的人,是因为体察到人我平等一如,明白以诤止诤,终不能得止的“妙味”,所以能通达人情事理,豁达开心地包容一切有理无理之事。佛曰:“一切有为佛法,皆如梦如露如幻如电如影。忍得红尘万千悲痛,方证菩提心常明。”当年不肯嫁春风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通通计较岂不坏事?忍得淡薄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恨。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云消,一忍万祸皆灰烬。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智慧。生活中有很多人,需要去包容;生活中有很多苦,需要去承受;生活中有很多欲望,需要去克制。忍,是修行者的功夫,宽
容的涵养,仁者的心量,故“仁者无敌”。有人会说忍是怯懦的表现,都不敢去争取,实际上忍是一种智者的避让。忍不仅仅是拥有了刚强的外衣,还具有强健的心灵。当自己处于弱者的境遇,也许忍耐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实社会,只有拥有强健的心才能不让自己迷失。面对越来越艰难的生存环境,除了暂时的忍耐,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在困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逐渐有所作为。学会忍耐,是我们人生历程的一门必须课。忍是一种勇气,忍是一种豁达,忍是一种智慧。学会去忍,捍卫自己,升华自己。忍者众妙之门,小忍小益、大忍大益、暂忍暂益,久忍久益,化有事为无事,化大事为小事;忍之忍之,人无奈我何也。所以忍辱之道是人生面对苦难和在逆境中的生存智慧和法则。
精进,精是专精、精纯,纯而不杂的进步是精进。精进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是专注于一个目标或干好一件事,另一方面就是不断取得进步。软件巨子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见面,对待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的问题,竟然回答了相同的人生答案天津英语高考——专注,专注使他们走向了成功,走向了财富。成功者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专注!什么是专注呢?专注就是全心全意、锲而不舍,不达目标决不罢休。专注于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毅力与恒心的考量。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炼,
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可以想象,两万小时的锻炼是怎样的漫长和枯燥。但是,如果以责任、兴趣为动力,把这两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也只要每天半小时、一小时而已。凡人皆能做到,成功并非遥不可及。我曾经读过爱默生的一句话:专注、热爱、全心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专注要确定一个正确的目标,正如打靶首先要知道靶点在哪儿一样。很多人一辈子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还美其名曰顺其自然,他们之所以碌碌无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是人生缺乏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生活就将变得凌乱无序,慵懒苟且,一辈子也就一事无成。何谓进步?进步就是指人或者事物向上或向前发展。在专注于一个目标时,还要不断取得进步,如何才能取得进步呢?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有吃苦的精神。一个人,进步得快不快,有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是本职工作做得好不好。从工作看能力,从工作看人品,从工作看德能。如果工作不努力,不吃苦,不奋斗,就出不了成果。人的确要苦一些,累一些,但正是苦和累,才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本领。适当的压力,能增加承受力。艰苦和困难可以锻炼人 。二、贵在坚持。清代王夫之提出判断人才的三条标准,即才能、气量和意志。三者之中,以意志最为重要。人无志不立,意志不坚定,最难当重任。不专心致志,没有非常耐心和毅力,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不会取得较大成功的。人生只有不断战胜困难和失败,才能锻炼
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坚强的意志,才能越挫越勇,坚持不懈的干好一项事业,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三、创造好的环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状况紧密相关。创造好的环境,最根本的是自身要以诚待人。思想上要树立“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服务人是一种快乐”的理念。高度受人欢迎的心理特征依次为:真诚,真实,理解,智慧,可靠,体贴,热情,友善,负责任。男的网名待人以诚,处世以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做到待人以诚,处世以信,才能赢得人心,才能赢得亲人、朋友和团队的支持和帮助。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何愁不会进步,何愁不会成功呢。所以精进之道就是成功之道。
禅定,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为禅定。禅定必须先由入静开始,而到至静,才能达到寂静,此时已经是忘我的境界,从身空、心空而进入到虚空法界。可见心静是修行禅定的首要功夫。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让人们焦虑不安,心烦意乱,这些都是心不静的体现。养心在静,静能修身养性。《皇帝内经》中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心静则安,心安则祥;无争有得,无为而为;心不妄想,人生自在;解脱执谜,
放下为乐;自在之心,自得其乐。心静并不是停止思想,而是一种心情平静如水的极致状态。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静如止水才能排除私心杂念,无欲无求,心平气和,心地常空,不为欲动,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静能生慧,在平静安宁之中增长智慧,即心清静、意清静,智慧即会涌现。佛家语:“灵台清静,静能生慧,慧能生智。”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老子曰:“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纷繁万物回归本就是静,只有静才能回归生命。诸葛亮指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就是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做事不宜浮躁,心静则明,心躁则暗。因为心躁如热锅上的蚂蚁,惶惶然不可终日。心境沉静,自得一片安宁和祥和。道家哲学中“守虚极,至静笃”,“大道至简”等说的都是“静”,静到甚么都没有,那就是“虚”“无”。这个最简单的“静”就是最大的“道”!心不随外境而转,就为静。静不是不动,循理而动即为静,恒动即为静,动静则为一个统一体。静指的就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心态。宁静才能致远,平心才能静气,涵养静气的过程,就是在追求一种平衡,营造一种和谐,积蓄一种底蕴,成就一种境界。心静——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深谋远虑,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心静——才能真正淡泊名利,心态平衡,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
惊;心静——才能做到志存高远,心忧天下,不为成绩骄傲,不为挫折沮丧;心静——才能把握心理健康,明白事理,可以知荣明辱,可以心无旁骛;心静——才能勇于不计名利,追求卓越,高不孤芳自赏,低不自暴自弃。我国的儒释道,都特别强调修身先修心,佛之禅定,道之身定,儒之心定,都强调的是定力。心静需要修养,需要自己去历练和积累,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每个人后天成长的产物,所以有高有低。有人说得好: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养一点静气,给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万物静观皆自得,人生宁静方致远。所以禅定之道蕴藏了人生修身养性的智慧和方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