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两小儿辩日》教案四篇
《两小儿辩日》教案 篇1
一、 引言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根本理念。
选自《列子·汤问》的《两小儿辩日》一文属于传统经典篇目,但它出如今新课程标准与理念统摄下的新教材中,教学设计就应该跳出传统教学的框子。
为此,在教授此课时,我尝试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力求到达“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本文寓意”的教学目的 ,力争在教法上有新的打破。
二、背景
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我校领导积极抓
住这一契机,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于今年三月带着高、初中老师北上河北衡水、南下江苏洋思取经学习;他们还亲自驱车前往陕西师大拜访“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创始人张熊飞教授,把最新的教育理念传授给老师。至此,全校自上而下掀起了探究学习和课堂教学改革的高潮,在这种轰轰烈烈的教改气氛中,每位老师都深深地感到,改尚恐不及,不改那么更无立身之处。
作为一名一线老师,我实在体会到:落实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关键在于课堂。为此,在教授经典古文《两小儿辩日》一文时,我特意设计了一套全新的为初一学生所乐于承受的教学形式。适逢市教研员李亚红等 一行三位专家到我校检查新教材课改良展情况,听了我这节课;当时陪同听课的还有我校教学副校长和语文组同仁,共计十位老师。
三、教学过程
1.整体感知,疏通文义
怀着满腔的激情,迈着自信的步伐,我踏进了初一七班的教室。“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论语》十那么,其中有一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生
异口同声地随声附和。看到大家情绪高涨的样子,我很满意,接着讲下去:“这句话是讲做人要谦虚慎重,不要不懂装懂。孔子还说过:‘听其言而观其行’,即要从这个人的所作所为去判断他是否言行一致,那么,孔子所做是否如其所说呢?《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答案。请同学们朗读《两小儿辩日》一文,并借助课下注释,也可以与同桌讨论,看谁能疏通一下这篇课文?”
课堂顿时活泼起来,大家有的眉头紧蹙,认真考虑;有的大声诵读,书声琅琅;有的剧烈争论,各不相让…….几分钟后,一名男生英勇地走上讲台,疏通课文。他话音刚落,马上有一学生站起来纠正说:“孔子东游中的‘游’不是‘旅游’的意思,而应为‘游学’。”我表示肯定后,又趁势问到:“‘汤’古意为‘热水’,哪个成语中有此义呢?”略作沉思之后,几位同学脱口而出:“‘赴汤蹈火’。”看到大家探究的兴趣已萌发, 我又因势利导:“两小儿辩日的焦点在哪里?为什么会有不同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如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热火朝天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两儿辨日的焦点在于太阳间隔 地球的远近,一儿是用眼睛看到的,一儿是用体温感觉的,所以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我随即以简洁的词语板书:
日始 日午
一儿:近 车盖 远 盘盂 视觉 独立考虑
一儿:远 苍凉 近 探汤 触觉 勇于置疑
这样,既紧扣课文内容,又使大家一目了然。
2.深化探究,研读赏析
然后,我请三位同学分角朗读课文,他们抑扬顿挫的朗读,把文中的韵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其他同学也随之深深地融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
看到大家意犹未尽的神情,我提出新的问题:“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两三分钟沉静后,大家纷纷举手。
生1:“这是自豪的笑,两小儿认为他们的问题难倒了大思想家孔子,他们感到很自豪。”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生2:“这是嘲讽的笑,因为人们都认为孔子无所有知,无所不晓,但两小儿发现并非如如此。”
生3:“这是痛苦的笑,因为像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答复不了他们的问题,天下还有谁能解答呢!”
…….大家的争辩愈来愈剧烈,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我归纳道:“每位同学的见解都很正确,只要大家言之成理,就应给予肯定。那么,我们又如何理解‘孔子不能决’一句呢?”
生1:“说明了孔子一是一,二是二,很老实。”
生2:“孔子那么有学问的人还有不懂的知识,说明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应该‘学海无涯苦作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