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教案(精选5篇)
⼀年⼀度的中秋佳节将⾄,为更好的让学⽣感受家家思团圆的中秋⽓氛,了解中秋节的意义和传统礼节.百分⽹店铺为各位⽼师分享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希望对⼤家的中秋节班会举⾏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教案篇1
1、中秋节的由来
(1)⽼师:同学们,每当天⽓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亮像什么?(有⽉亮。⽉亮像⽟盘、像圆饼。)
(2)、出⽰圆形⽉饼,让学⽣⽐较。
⽼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每个⽉的⼗五⽇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五中秋节的时候⽉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传统节⽇。中秋的
植物杀手另⼀个说法是:农历⼋⽉⼗五这⼀天刚好是稻⼦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眼⾥,可是⾮常重要的佳节。“⽉圆⼈团圆”,那是⼀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了
⽼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些民间故事?
⽣:嫦娥奔⽉(后羿射⽇):
(2)指名讲述嫦娥奔⽉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兔捣药等等。
⽼师(⼩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个节⽇。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
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娘》、《拜⼟地公》)
4、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师: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轮明⽉⾼⾼挂的时期,诗⼈就会⽤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的思念。
(1)、出⽰图⽚1
⽼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的《静夜思》)
(2)、⽼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举杯邀明⽉,对影成三⼈。选⾃李⽩《⽉下独酌》)(你们知道 “但愿⼈长久,千⾥共婵娟” 这句话出⾃谁⼈之⼝吗?
(3)对了,⼏百年前丙⾠中秋的⼀个夜晚,正是⼤⽂豪东坡先⽣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调歌头?明⽉
⼏时有》,“但愿⼈长久,千⾥共婵娟”就出⾃这⾸词。⽼师:今天,我们就⼀起来欣赏这⾸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调歌头》,刘禹锡的《⼋⽉⼗五夜桃源玩⽉》
(5)学唱苏轼的《⽔调歌头》
我国的诗⼈⼤多是忧国忧民的,⼜⼤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活中重要的⼀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洲》、《九⽉九⽇忆⼭东兄弟》等。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教案篇2
用可爱的造句 活动⽬标: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愿意在集体前⼤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的想法。
雷锋日记怎么写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中秋夜圆⽉图⽚、《中秋节的来历》动画视频、中秋节相关习俗的图⽚
材料准备:⽉饼
活动过程:
出⽰中秋节夜景的图⽚,引导幼⼉发挥想象。
——你们猜猜,⽉亮上都有什么呢?
播放《嫦娥奔⽉》的动画视频,让幼⼉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西王母送给后羿什么东西作为奖励?
——嫦娥吃下仙丹后,飞到了什么地⽅?
——⽉亮上除了嫦娥,还有谁呀?
出⽰各过中秋节习俗的照⽚,引导幼⼉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们⼀般会⼲什么呀?
——除了吃⽉饼、赏⽉,你还知道什么中秋节的习俗吗?
教师请幼⼉吃⽉饼,感受中秋节的快乐
——⽼师今天给⼤家准备了⼀些⽉饼,我们⼀起来分享品尝吧。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阅读区,投放中秋节相关的绘本,幼⼉可以⾃⾏阅读,并与伙伴讨论故事内容。
附【故事、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时出现了⼗个太阳。天⽓变得很热很热,太阳晒⼲了河流,⼩花⼩草也都枯死了。
有⼀个叫后羿的⼈,为了受苦的⼈们,勇敢的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西王母⼗分欣赏后羿的勇⽓,送了后羿⼀颗仙丹作为奖励。后羿只要吃了这个仙丹,就可以飞到天上住。可是,后羿舍不得离
开嫦娥,就让嫦娥把仙丹收了起来。有⼀个坏⼈知道了这件事,想抢夺仙丹。他趁后羿不在家,冲进了后羿家⾥。为了不让坏⼈得到仙丹,嫦娥没有办法,只好⾃⼰吃下了仙丹。吃下仙丹后,嫦娥发现⾃⼰飘了起来,还越飘越⾼,向天上飞去。嫦娥舍不得后羿,于是飞到了离地⾯最近的.⽉亮上住下。⽉亮上⼀个⼈都没有,只有⼀只不知道哪⾥来的⼩兔⼦陪着嫦娥。从此以后,后羿都只能在夜⾥,望着⽉亮思念嫦娥。
⼈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在⾃家的院⼦⾥摆上⾹案,放上嫦娥喜欢吃的⾷物,在⽉亮下祭拜嫦娥,祈求后羿与嫦娥可以早⽇团圆。也祈求⾃⼰的家⼈平安喜乐。从此以后,中秋节赏⽉、拜⽉、祭⽉的习俗也慢慢流传了下来。
兔⼉爷
兔⼉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们玩耍娱乐的⼀种泥塑玩具。
兔⼉爷是北京的吉祥物,平安的守护神,深得北京⼈的喜欢与尊敬。
关于兔⼉爷的来历有⼀个神奇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北京城⾥发⽣了⼀场奇怪的瘟疫,⼏乎家家都有⼈染上了重病,⼀旦病了就⽆药可医,郎中们⼀个个束⼿⽆策。⼀时间京城的⽼百姓死难⽆数,到处是⼀⽚凄惨的景象。
嫦娥在⽉宫⾥看到此情景,⼼⾥⼗分难过,就派⽉宫中捣药的⽟兔下界去为百姓们治病。得了嫦娥的令旗,⽟兔变成了⼀个⽩⾐郎中怀抱着⽟杵和药⾅来到了民间。
⽼百姓不知道⽟兔的来历,都忌讳⽟兔的⼀⾝⽩⾐,不愿意给他开门。机灵的⽟兔就来到庙⾥借了神像的⼀⾝盔甲⾐装穿上,这下⽼百姓感觉⽟兔像下凡的神仙,纷纷打开家门迎接他。
⽟兔挨家挨户地⾛,很快治好了很多⼈。
为了尽早结束⽼百姓的苦难,地上的⽼虎、⼤象、梅花⿅、天上的麒麟等各种动物们都来帮助⽟兔,⽇夜载着⽟兔东奔西⾛,⽟兔在⼤伙的齐⼼帮助下很快消除了京城内外的瘟疫,回⽉宫去了。
北京城的⽼百姓感激⽟兔的恩德,就请能⼯巧匠⽤泥塑彩绘做成⽟兔的样⼦供奉在堂前,尊称为:“兔⼉爷”,逢年过节或有喜事的⽇⼦会摆上新鲜的果蔬五⾕供奉祭拜,在⽼百姓⼼⾥兔⼉爷会保佑全家平安吉祥,是幸福平安的守护之神。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教案篇3
⼀、活动⽬标:
1、通过学⽣的⾃主活动让学⽣了解农历⼋⽉⼗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
3、激发学⽣热爱祖国传统⽂化,热爱⼤⾃然的情感。
4、使学⽣懂得各种形状的⽉亮的名称。培养学⽣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活动建议:
1、跟据⼀年级学⽣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深。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让学⽣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尝⽉饼,画⼀画学⽣⼼中的中秋节等动⼿操作活动,来激发学⽣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
2、建议让学⽣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母等查询⽅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3、在课后拓展这⼀环节,主要是让学⽣将⾃⼰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俗的了解⽤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画⼀画⼼中的饿中秋节,教师把学⽣的作品挑选后布置在教室的展⽰板进⾏展⽰。
三、活动⽅案:
活动过程:
(⼀)、谈话引⼊,交流中秋节的习俗
1、师⽣谈话引⼊⼋⽉⼗五中秋节。
2、学⽣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3、⼤家⼀起分享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吃⽉饼、赏⽉、观潮、燃灯、玩兔灯、祈福等)
(⼆)、听故事,说⼼愿
1、教师讲嫦娥奔⽉的故事。(配乐)
2、学⽣打电话与嫦娥说说⼼⾥话。
(1)、出⽰听话说话要求:仔细听,牢牢记,说清楚、说完整。(让学⽣充分拓展思维、开拓思路)
(2)、说话时注意讲电话的礼仪。
(3)、教师及时辅导点评,注意句⼦的完整性、优美性。
(4)、学⽣⼩组讨论交流。
(三)、了解有关⽉亮的知识
1、教师介绍宋朝著名的诗⼈苏轼写的优美诗篇《⽔调歌头》。(学⽣齐诵)
2、“⽉亮博⼠” 给同学讲⼀讲⽉亮的奥秘。
(1)、“⽉亮博⼠”请同学们把⾃⼰见到过的⽉亮的形状画下来,并把它剪下来。
(2)、把同学的作品按⽉亮的形状归类,展⽰在⿊板上。
(3)、同学交流从地球上会看到这些不同形状的⽉亮的原因,“⽉亮博⼠”归纳。
(4)、同学交流⽉亮的名称,“⽉亮博⼠”边归纳边板书。
(四)、教师⼩结,师⽣⼀起品尝⾃⼰购买的中秋⾷品,共同欢度中秋。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特别好,说出了⾃⼰的想法与愿望。是啊!中秋节既是⼀个丰收的节⽇,⼜是⼀个团圆的节⽇。⽼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长⼤实现⾃⼰的愿望。
四、布置作业:
(1)、过中秋节那天,向家⾥⼈讲讲⾃⼰知道的故事和知识。
(2)、观察⽉亮的形状变化并记录。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教案篇4
教学⽬标
1.知识⽬标
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个传统节⽇。
2.能⼒⽬标
了解⼈们过中秋节的各种⽅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
知道中秋节是盼望合家团圆的⽇⼦,激发学⽣对在这个⽇⼦仍坚守⾃⼰⼯作岗位的⼈们的敬佩之情。
成说 教学重点
了解⼈们过中秋节的各种⽅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个传统节⽇。
教学难点
激发学⽣对在这个⽇⼦仍坚守⾃⼰⼯作岗位的⼈们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学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饼》
知道中秋节是农历⼋⽉⼗五,是个团圆的⽇⼦。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听神话故事《嫦娥奔⽉》。
三、过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了解中秋节。(与课本图⽚结合)
2.朗读⼉歌知道中秋节。
⼋⽉⼗五赏⽉节,摆上果饼来拜⽉。
⼋⽉⼗五团圆节,亲⼈团聚像过年。
⼋⽉⼗五丰收节,敲锣打⿎庆丰年。
送给的拼音 ⼋⽉⼗五中秋节,传统节⽇记⼼间。
(两个环节穿插、进⾏)
四、向⼋⽉⼗五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
1.欣赏图⽚,了解有许多⼈为了让更多的⼈能团圆,牺牲了⾃⼰的利益,坚守在⾃⼰的岗位,⽤⾃⼰与亲⼈的分离赢得了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2.激发学⽣对这些劳动者的敬佩和感激。
五、课堂⼩结(机动)
1.复习课堂上学习的⼉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团圆》。
教学反思
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1.⼀年级学⽣有意注意时间持续短,认识事物时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制作了视频、图⽚、歌曲等多媒体课件,有效地吸引了学⽣的注意⼒,形象直观地让学⽣在⽆意中获得了有关中秋节的知识,受到尊重、热爱劳动者的教育。
2.课堂充分体现了《品德与⽣活》⽣活化的特点,时时处处联系学⽣的⽣活实际,充分利⽤学⽣已有的⽣活经验进⾏教学,学⽣上课时有话说,新知识的接受和内化也迅速。⼀上课,我就播放了⼀⾸⼤家可能在婴⼉时期坐摇摇车就到处能听到的旋律《爷爷为我打⽉饼》,熟悉的旋律⼀下⼦引起了学⽣的兴趣,⼜⾃然地导⼊了新课; 我让学⽣回忆刚过完的中秋节⾃⼰家⾥是怎样过的,⾃然过渡到中秋节的习俗;我让中秋节⾃⼰的爸爸妈妈没有休息的学⽣说说为什么、⾃⼰的⼼情,进⽽让⼩朋友们知道许多劳动者为了更多⼈的幸福放弃了休息,他们是值得尊敬的,要感谢他们------劝学原文及翻译
3.⼀年级学⽣识字量少,⼜不会写字,为了让课堂内容在学⽣⼼⾥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把教学内容编写成两句两句朗朗上⼝的童谣,先教师领读,再让学⽣读,这样的内容反复出现;出⽰节⽇劳动者坚守岗位的图⽚以后,也是每出⽰⼀个图⽚就让学⽣跟着⽼师道声感谢,这样,整节课回环往复,课堂既有诗的节奏和韵律美,⼜加深了学⽣的印象。
4.上课时,兼顾了学⽣⾏为习惯的养成和品德的形成。⼀年级学⽣正是对课堂纪律初步认识感知、初步形成习惯的时期,我在课堂上很注意这⽅⾯的引导,当⽼师提出⼀个问题⽰意举⼿回答时,有的学⽣总是争先恐后乱回答,这时,我总是要指出“你看------同学真守纪律、举⼿发⾔,让他来说吧”,这样,整整⼀节课秩序井然,学⽣的良好习惯得到有效的培养。
5.对教学内容、⽂本内容的处理做到了详略得当。对学⽣⼀看就懂的内容,看看就可以,对学⽣看了说了也不懂的内容,就重点讲解重点突破。⽐如,学⽣对课本图⽚上出现的“粮仓”就⽐较陌⽣,我就了⼀些特写图,加上⽼师的讲解,学⽣就明⽩了。
教学的不⾜之处及改进办法
1.课堂上注重了严谨、有序,但对于⼀年级学⽣⽽⾔,严谨有余⽽活泼不⾜。虽说学⽣整节课秩序都很好,但如果再加上⼀些活泼有趣的活动,学⽣学的会更轻松,例如,课中就可以加个活动,让学⽣站起来,拍⼿读⼉歌,既活动⾝体,⼜活跃⽓氛。
2.由于是⼀年级学⽣,我感觉他们的认识⽔平、学习能⼒、合作能⼒、思维能⼒要差⼀些,所以课堂上预设的环节要多⼀些,留给学⽣⾃主探究、合作讨论的空间不够多,不利于学⽣的发展。以后要尽量相信学⽣,充分发挥学⽣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为学⽣的探究、学习、交流讨论创造更⼴阔的空间,营造宽松的氛围。
3.教师上课时的激情不够充沛,不能很好地感染学⽣。以后要在上课时要融⼊更多的热情,打造精彩课堂。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教案篇5
活动⽬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饼是该节⽇的特⾊⾷品。
2.感受与同伴共同品尝⽉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种形状、包装、⼝味不同的⽉饼。
2.幼⼉⽤书。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朋友们,过⼏天就要过节了,你们知道要过什么节吗?(幼⼉回答,引出中秋节)
⼆、主体部分
1.出⽰⽉饼,引出中秋节的特⾊⾷物。
教师:这是什么?我们什么时候吃⽉饼啊?
教师:我们来看看书上的画⾯,你会想到什么呢?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呢?(让幼⼉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节⽇,过节时全家要团圆,吃团员饭,⼀起赏⽉、吃⽉饼等)
2.幼⼉了解中秋节的传说及特⾊⾷品。
教师:你们知道中秋节有什么传说吗?(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那你们都吃过哪些味道的⽉饼呢?⽉饼都有哪些形状的?(教师介绍⼀下⾃⼰带来的⽉饼盒的形状、颜⾊及画⾯内容)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饼盒上画的是什么意思吗?(让幼⼉了解⽉饼盒上的中秋情节)
3.⽉⼉品尝⽉饼,知道⽉饼的⼝味。
教师:今天⽼师带来了⼀些⽉饼,等会分给每位⼩朋友尝⼀尝,吃了⽉饼之后要告诉⽼师和其他⼩朋友你吃的⽉饼是什么味道的?(教师分发⽉饼)
教师:好了,⽉饼好吃吗?现在我要请⼩朋友来说⼀说了,你吃的⽉饼是什么味道的?你还喜欢吃什么味道的?(幼⼉回答)
三、结束部分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中秋节的传说,还知道了中秋节的特⾊⾷品。最开⼼的是,我们还品尝了味道不同的⽉饼,⽉饼有很多不同的⼝味,⽼师没有全部带来,不过过⼏天就是中秋节了,⼩朋友们在家⾥过节的时候,可以边赏⽉边吃好吃的⽉饼哦!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教案(精选5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