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数学日记是连接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是沟通数学教师与学生的渠道。但是,多数数学教师没有体会到数学日记的教学价值,自身也缺乏对数学日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指导。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日记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为如何指导小学生撰写数学日记提供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日记,问题,策略
数学日记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来记录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感想、遇到的困难、想提的建议或到的新发现等。《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要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学科整合的背景下,日记不再只是语文的专属,它为数学教学也增添了不少彩。此外,数学日记能凸显数学教学的实用性,是连接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教师日记一、数学日记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给所执教的四年级A、B两个班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之一是:写3篇数学日记。通过回顾“
学生写数学日记前的提问”,以及反思“上交的数学日记情况”,笔者发现了以下问题。
1.学生对数学日记的理解不到位
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日记就是一道“篇幅更长”、“更生活化”的数学应用题。如某学生的一份数学日记:今天,我想知道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大约有多少字。我发现它共有141页,每页约10行,每行约21个字,所以是141×10×21=29610个。答:大约有29610个字。
一些学生所呈现的数学日记,并没有完整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只是简单地陈述数学信息。如下是某同学的部分数学日记内容:我拿着长约15厘米的牙刷刷好了牙,接着我又拿着面积大约是9平方分米的毛巾洗好了脸。整篇日记似乎处处与数学“有关”,但却因为没有深入的思考,少了许多数学味道。
部分学生只会从生活中寻数学问题,然后进行机械地罗列,他们并不清楚数学日记还可以记录什么。这使得他们所写的数学日记,内容相似、形式单一,作业缺乏个性化和创新性。例如,笔者发现较大一部分学生,所写的3篇数学日记的内容都是有关“超市购物”问题。像这样只是简单地更换商品名称和价格大小,并不能使数学日记发挥它的教学价值。
以上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学生对数学日记的概念理解不够到位。
2.学生缺少写数学日记的兴趣
在平时,学生对数学日记接触不多,对其有陌生感,因而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此外,他们所积累的数学素材比较少,又缺乏问题意识,所以当面对数学日记时,他们常常会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这使得他们写数学日记的思路程式化,写出的日记内容也往往缺乏真情实感。久而久之,他们并没有体会到数学日记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反而认为数学日记加重了他们的作业负担。
二、数学日记在教学应用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1.教师没有体会到数学日记的教学价值
部分数学教师往往会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以及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时的情感变化。其实发展能力和促进情感,才是使学生数学学习得到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数学日记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还是数学教师了解学生情感变化的好途径。但大多数数学教师并没有体会到数学
日记的教学价值,也因此不重视、很少研究数学日记。
2.教师自身缺乏对数学日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指导
教师自身缺乏对数学日记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指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教师对数学日记的要求不明确。因为缺乏对数学日记的理论认识,所以教师往往对数学日记的撰写不作过多的规定,“放手”让学生完成。这使得学生对数学日记能记录的内容、所表现的形式、应具备的要求都很模糊,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书写,自然很难写出质量较高的数学日记。
教师评价数学日记的语言匮乏。如同批改大多数数学作业,数学教师在评阅数学日记时,往往只打分数或等级,而缺少针对性、个性化的文字评价。长此以往,学生没有得到丰富、有针对性的反馈,就会失去写数学日记的兴趣和动力。其实恰当、合理的评价语往往对学生具有指导意义。正因为很多数学教师没有注意到评价语的重要性,使得学生丧失了“反思修改,自我完善”的机会。
三、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的策略
1.指导数学日记的记录内容
四年级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较弱于口头表达能力,所以很多四年级的学生能把一件事说完整,但往往写不清楚。此外,他们平时也缺乏主动积累数学素材的意识,在思考问题时容易思维定势,这使得他们数学日记中所写的内容主题相似,没有创新性。正因为如此,他们需要数学教师在数学日记“可记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给出专业的指导。
1.
记感想
学生们可以记录自己学习数学的感受,以及运用数学的想法。比如,在数学课前,可以记录自己预习时的一些思考;在数学课上时,可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数学课后,可以写一写自己数学学习的反思、总结。
一位学生在数学日记中记录了他和伙伴去买鞭炮,完成一次购物经历的事。在数学日记的最后,他这样写:没想到去买一次鞭炮都能用上所学的数学知识,我以后可要多多地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当中。
1.
记困难
数学学习模式一般如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可见,发现问题、到困难所在,往往是触发数学学习的按钮。“记困难”不仅便于数学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反思。
《烙饼》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内容,可它已经“提前”出现在一位同学的数学日记中,并难倒了他。他在日记中写到:妈妈把我们钓回的鱼放到锅上开始煎。我家的平底锅一次能煎两条小鱼,每条小鱼需要煎两面,每面需要煎三分钟,现在共有九条小鱼,它们全部煎好需要几分钟呢?我怎么也想不明白。学生能发现自己的困难点,并清楚、大胆地表达出来,这就是一篇值得肯定的数学日记。
1.
记建议
语文老师可以通过语文日记、作文等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数学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方式就比较单一、局限。数学日记其实是促进师生交流,增进双方了解的有效渠道。学生们如果对数学老师上课的方式、布置的作业、讲评的形式等,有什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都可以在数学日记中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数学教师也可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积累贴近学生的教法,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也就是“教学相长”。
2.指导数学日记的撰写方法
学习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当学生不知道如何写数学日记时,教师需要给出范本,进行指导。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指导。
1.
语言精简
数学有独特的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应该是专业的、精简的。而在平时的数学
课堂中,学生并没有较强的意识,去运用数学语言。但当他们面对数学日记时,他们就不得不注意表达的方式。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学生们学习了《运算律》。在考试中,或在平时口头表达时,学生能掌握运算规则,会正确列式并解答,基本算过关。但当他们写数学日记时,他们就需要进行完整的表达,讲清楚列式的前因后果。
1.
格式自由
数学日记不同于数学小论文,前者在格式和内容的要求上不作过多的规定,为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数学窗口”,他们能通过这个“窗口”自由自在地“输出”与数学有关的点滴。在内容上,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争取跳出课本,走进生活。在形式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童话、相声、游戏等形式,供学生们自由选择,以此丰富他们数学日记的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陈丽华.数学日记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4)
[2]戴国军.数学日记:演绎生活中的数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6,(7)
[3]崔小萍.巧用数学日记,提高学生能力[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7,(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