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蝙蝠和雷达
课文风景线
句段林
课文全览 | 词句品析 |
1 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2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① 段解:写飞机能在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写飞机夜航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3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②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③ 段解:提出疑问——为什么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 4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④ 5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⑤ 段解:写两次试验证明了蝙蝠夜间飞行与耳朵和嘴有关。 6 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⑥ 段解:承接上文三次试验的结果,并对三次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引起下文蝙蝠的嘴和耳朵是如何配合的。 7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⑦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⑧ 段解:写蝙蝠是怎样靠嘴和耳朵在夜间飞行的。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 写科学家经过三次试验,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8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⑨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 写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夜间安全飞行。 | ① 以设问的形式引出蝙蝠是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因,引发读者的兴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 “无论”一词,表示虽然条件不同但结果相同,可见蝙蝠夜间飞行的本领强。用“即使……也……”说明蝙蝠夜间飞行的本领十分高超。这些描写为下文人们对蝙蝠进行试验作了铺垫。 ③ 以反问句提出质疑,使语气更加强烈,吸引读者产生探其究竟的兴趣。 ④ 用具体的事实告诉人们,蝙蝠能在夜间飞行而且不会和任何东西相撞,与它的眼睛没有丝毫关系。 ⑤ 这是后两次试验的结果,事实告诉我们,蝙蝠能在夜间飞行与它的嘴和耳朵有关系,而且嘴或耳朵缺一不可。 ⑥ 得出结论: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嘴和耳朵的配合来探路的。这一结论回答了前文“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这一问题,又为后文科学家进一步试验和雷达的发明作了铺垫。 ⑦ 这句话交代了科学家研究的结果,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对于自然界的种种奇特现象,人类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反复研究,努力解决问题。“反复”“终于”表现了科学家是经过不断努力才得出结论的。 ⑧ 恰当地运用比喻手法,把“超声波”比作“波浪”,将超声波写得更加形象,并突出了超声波的特点。段解:写科学家做试验证明了蝙蝠在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⑨ 详细介绍了雷达的原理。雷达的无线电波就相当于蝙蝠的发出的超声波,天线就相当于蝙蝠的嘴,荧光屏就相当于蝙蝠的耳朵。这样飞机就能在夜间安全飞行了。 |
蝙蝠和雷达 |
篇章秀
【结构图示】
蝙蝠和雷达 仿发明雷达蝙蝠有功 生科学乐趣无穷
【主题思想】
课文通过叙述科学家反复试验,揭开蝙蝠在夜间飞行的原因,从而发明飞机雷达的故事,教育我们:要注意自然界中的事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感悟:科学家从蝙蝠夜间飞行的现象中得到启发,解决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其实
大自然永远是人类的老师,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就能从大自然中得到帮助,研究出更多的成果。
【疑难探究】
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结果怎样?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第一次是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结果蝙蝠飞行自如,不受影响。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结果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写作特点】
本文的结构非常严谨,语言准确。一开始由飞机夜间飞行引入,引发读者的思考,然后通过反复试验揭示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最后总结课文,揭示飞机靠的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雷达才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
【写作点津】
巧用形容词,提高表达准确性
形容词主要用来描写或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或属性,常用作定语,也可作表语、补语或状语。课文中,巧妙运用了很多形容词,让课文的语言生动而准确。如“极细的电线”“灵巧地避开”,如果去掉“极细”“灵巧”,则无法表现出蝙蝠夜间飞行时的灵敏。
小试身手: 花园的花儿竞相开放,多美啊!请你巧妙运用形容词,描写花园的花朵。注意至少运用三个形容词。
答案示例:花园的花儿竞相开放,多美啊!金黄的迎春花吹着小喇叭,好像要告诉我们春天到了;粉红的桃花涨红了脸,好像一位害羞的小
娘;雪白的玉兰花也迫不及待地在树上举起了酒杯,就像在庆祝春天的到来。此时的花园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注:见教材P24页
习题1 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
[点拨]组员先要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再提出问题,想一想自己是从哪些角度提问的。然后小组内交流各人提出的问题,整理出问题清单。
[答案]小组问题清单
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系?(针对课题提出来的)
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了科学家们的实验的?(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来的)
超声波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这是联系生活经验提出来的)
习题2 下面是一个小组针对课文提出的问题的讨论。看了他们的讨论,你受到什么启发?
小组问题清单
1.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2.为什么后两次实验课文没有具体写?
3.蝙蝠探路还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
我发现这三个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第一个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
第二个问题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的。
第三个问题是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出来的。
[点拨]先读一读上面这个小组针对课文提出的问题的讨论,了解这个小组提出了哪些问题,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提出来的。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答案]读课文时,我们要边读边思考,善于从课题、课文内容、写法、生活经验等多角度思考并提出问题。
习题3 读下面的段落,试着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作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荸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藕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叫作根状茎。
——选自朱江的《它们是茎,还是根?》
[点拨]这两段文字主要是写的植物的变态茎。先仔细读读这两段文字,然后可以根据选文题目、内容或联系生活经验等角度来提出问题。
[答案]:
1.怎样区分植物的根和茎?
2.马铃薯和藕的根分别在哪里?
3.什么是变态茎?它可以分为哪几种?
4.山芋的根在哪里?
【阅读点津】
在阅读中怎样提出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小学生在阅读中应该怎样提出问题呢?
(1)根据结果,探求原因。如: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思考空间大的问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2)根据原因探求结果。如:根据词语提出问题。
(3)前后联系,善于比较。读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文字表达上的相同或不同的地方,通过比较,提出有关问题。如:根据句子提出问题;根据课文中关键人物的语言提出问题。
(4)觉察异常,发现问题。在阅读课文时,发现文字中的“异常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5)穷追不舍,刨根问底。学习过程中,应学会引导学生生活中观察,发现问题。
(6)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读课文时,要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综合运用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利用问题意识,善于发问,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课外拓展厅
知识积累
含有动物名称的词语:
龙腾虎跃 抱头鼠窜 千军万马 顺手牵羊
鹤立鸡 守株待兔 鼠目寸光 猴年马月
关于科研方面的名言警句: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科学是包罗万象的事业,它需要有各方面的才能。——杨振宁
要在科学上有所建树,就应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实践,大胆探索。——周培源
我在科学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达尔文
观察、试验、分析是科学工作常用的方法。——李四光
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梁启超
科学世界是无穷的领域,人们应当勇敢去探索。——童第周
美文感悟
生物的启示——仿生学的诞生
佚名
狗鼻子相当灵敏,能嗅出200万种不同浓度的气味;蝮蛇和响尾蛇能感受到0.001℃的温度变化;鲶鱼有10万个味蕾(人只有9000个) ;连声名狼藉的苍蝇,也有奇特的本领,它的楫翅是天然的导航仪,它的眼睛是由3000多只小眼睛组成的。人们从生物的这些特异功能上受到启发,从而模仿研制出了“电子鼻”“振动陀螺仪”和“蝇眼透镜”来为人类服务。这就是诞生
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门新兴学科——仿生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