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播
第 4 卷 总第 107期 33
茨威格笔下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的维也纳,13岁的少女爱上了邻居风流多情的小说家,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他们曾三次相遇,可小说家从不曾认出她来。她绝望而炽热的爱情之火因他们孩子的死亡而与生命一同熄灭,在弥留之际她终于给所爱之人写下一封长信,诉说一个他“一无所知的陌生女人”的爱情。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徐静蕾自导自演的第二部电影,故事发生在1930年的北平,13岁的江小(徐静蕾饰)爱上了隔壁的小说家兼报社记者徐先生(姜文饰),六年分别后考入北平女子师范学校的江小得以再次与徐先生相遇,两人共度几个夜晚后徐先生出差离去,归来后却将她彻底遗忘了,怀着孩子的江小独自离开,辗转山东、四川,在乱世里与孩子一同生活。八年后战争过去,跻身上流社会的江小与徐先生第二次重逢,二人再次共度一夜,徐先生仍没有认出她来。直至他们的孩子因病而死,弥留之际的江小才在寄给徐先生的信中吐露出自己作为“陌生女人”的爱的一生。
对于不曾读过茨威格原著的中国受众来讲,徐版电影几乎看不出外国痕迹,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故事,一些人因此批评徐静蕾有生搬硬套之嫌。这种评价看似有理,但将一部外国作品改编为一部拥有中式叙事和美学风格的电影并不简单。本文从跨文化视角分析徐静蕾版电影中中华文化的体现与电影改编的成功之处,探讨电影以何种方式引发国内与国际观众的情感共鸣,尝试概括改编自外国文学与影视的
影片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一、中华文化的体现
(一)完整的时代背景
与原著模糊的时代背景不同,电影将故事发生地选在了北平,徐静蕾说:“原先想把这个故事直接搬到现代,但是剧本写到一半感觉非常不顺畅。后来我试着把这个故事放到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忽然就有感觉了。”故事开始于
1930年,至1948年结束,期间江小与同学亲历了1937
年学生游行时爆发的混乱;作为战地记者徐先生也曾奔赴内地宛平报道前线战事;怀孕的江小在战争爆发后辗转山东四川避祸;二人曾一同欣赏过国民政府为庆祝抗战胜利举办的京剧演出;抗战结束后时局的变换也由徐先生在二人第三次相逢的早上一句“双十协定要成为一纸空谈喽”被引出。电影并非生搬硬套原著的情节,而是在中国的时代历史大背景下聚焦于小人物的真实生活经历,使荧幕人物丰满而有血有肉。
(二)传统的中国习俗
陌生女人的来信
与原著简短的一句“四十四岁了”不同,电影中对徐先生的生日着墨颇多。在徐先生拾掇着一摞厚厚的信件时,老管家为他的桌上摆上了一盅酒和一个酒杯,接着从托盘上依次拿下一小碗炸酱,一碟码得整整齐齐的胡萝卜丝与黄瓜丝,还有一碗冒着热气的油亮亮的素面。徐先生问了一句“只有面吗?”管家答道“今儿是吃面的日子,您忘啦?”随着碗碟声与主仆二人的一问一答,荧幕前的观众顺理成章地明白了“吃面的日子指的是生日”,徐先生要吃的是长 寿面。
除生日镜头外,徐静蕾版的电影中还增设了春节场景。由远及近的鞭炮声;挂着红灯笼的北京胡同;江小手里的冰糖葫芦;木桌上未剪完的窗花;江太太守的灶台前翻滚着的雪白的饺子,无一不散发着浓浓的年味,让屏幕外的中国观众体会到了自春晚“云时代”以来久违的感动,唤起了他们对已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的传统而纯粹的春节的怀念,春节的习俗也是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最有代表性最突出的一方面。
徐静蕾在原著基础上增设的两个故事情节均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人对生日的重视与长寿面的美好寓意,春节的隆重和对年味的怀念,无一不切中中国观众心中的情感取向,极具感染力与表现力的两个年节场景的选取也能让国际观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改编影视作品的跨文化解读
——以徐静蕾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
◎高源杉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摘 要:2005年上映的由徐静蕾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改编自奥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的同名小说,电影获得了2004年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5年金鸡奖最佳摄影与最佳美术奖,在国内也颇受赞誉。近年来,内地翻拍国外影视作品的热度逐步攀升,而这部15年前的电影可视作一次成功范例。本文从跨文化视角分析如何将外国作品讲述出地道的中国故事,探讨电影改编的成功之处,期待为我国翻拍与改编影视作品提供新思路。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跨文化传播;西方配方;高低语境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3-0033-02
收稿日期:2020-7-28
作者简介:高源杉(1997—),女,辽宁大连人,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级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文学翻译研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