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功在细节
作文教学,功在细节
四川营山 吴琳 唐代兴
回想起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少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很少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与表达个性,很少在细微处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发掘学生的思想感受,致使他们的作文思想贫弱,情感缺失,语言寡味,学生在作文中感受到的不是思想情感倾诉的愉悦,而是踏破铁鞋无处觅的无奈。面对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改变这种被动的教学局面。注重作文指导的有效性,必须在指导细节方面下功夫。
一、用好范文,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时要不要提供范文,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范文会束缚学生的思想、视野、个性。事实上,很多文学家和艺术家在创作初期都曾有过模仿的阶段,更何况正处在学习作文阶段的学生呢?我以为,恰当的运用范文不仅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思想情感方面的熏陶,还可以学一点写作技巧,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我曾以“故乡情深“为话题进行作文
训练,首先让学生读老舍的《想北平》、张恨水的《五月的北平》两篇范文,品味文章里蕴涵的情思,接下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乡的真实情感,再让学生讨论范文是如何把浓浓情思传达出来的。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获得写作情感与方法,这样写出的文章怎么会空洞与平淡呢?我们在选择范文时必须慎重,无论思想情感,还是写作方法,都一定要对学生有启发,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提升的作用。范文的主题尽量与学生作文的要求相同。可以把学生的作文当作范文,也可以从身边的报纸杂志上挖掘——选用生活气息浓郁的、与时代联系紧密的作品,这样可以增进学生的亲近感,感受时代的新鲜气息。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习作技巧,也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由写作。
二、欣赏生活,发掘学生的写作本源
叶圣陶先生“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的写作理念就是以生活为本源的。丰富的现实生活应充分走进学生的心灵,涌向学生的笔端。令人遗憾的是,较多学生对周围的一切有所感受,但认识肤浅,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缺少独到发现,对生活中的假丑恶缺少深入思考,行起文来怎么会有怦然心动、一吐为快的境界呢?为此,我们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走进社会,投入生活,参观学习,调查研究,收集材料,采访人物,亲近自
然。使他们对沸腾的社会生活,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对人们价值观念有直观的印象,深刻的了解。另外,要求学生留心生活小事对心灵的触动,留意周围人们的行为态度,并坚持在日记中记下这转瞬即逝的日常世界。我曾要求刚进高中的学生在校园里走一走,选择一个角度写下感受,但效果不理想。有一天,我摘了一朵花,走进了教室,学生很惊异地看着我,我问,美吗?学生笑着回答,我说,你们的微笑回答与这花一样美,愿意走近它吗?我又拿出一片金黄的落叶,美吗?学生仍笑着回答,我说,你们的微笑回答与这叶一样美。一个朝气勃勃,一个气息奄奄,它们引起了我们怎样的思考,带着这个问题再去走走,结果,学生就写出了《面对秋天里的一株花》,《读落叶里的金黄》,《不会哭泣的落叶》,《一种沉思的姿态》等等文章。从中我受到启迪,作为教师,自己应当时时留心生活,欣赏生活,并把自己对生活的发现真诚地告诉学生,这样,就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不知不觉地教给学生欣赏生活的方法,促进学生去用心欣赏生活。日积月累,学生对生活的领悟就会深刻起来,信手拈来,坦诚写出,就会是原汁原味的好文章。
生活的发现三、学会表达,教学生写出文章的“亮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通过写作关,大概须在思想认识方面多下工夫,思想认识是文章质料。”
作文教学须在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方面下工夫,教师也只有从思想、情感、认识上使学生不断有顿悟和豁然开朗之感,感受思想之美,发现思想之美,学生作文才会出现质的飞跃,作文之树才会常青。只有学生对生活现象有了自己的思想认识,教师的作文表达指导才会显现魅力。作文引导方面促进学生思想认识的深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一件看似平淡的事件情,如果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思考,那么就有了写作的激情了。一学生在“放弃”的作文这样写到:我读初中以来,父母在外打工,每月按时给我寄钱,衣食无忧,可我的学习就是不长进,我很想放弃读书,也外出打工。接下来,我一天到晚都不思学习,而是设想打工的快乐,居然活得有滋有味。原来,放弃就是如此简单。里面还有许多乐趣。学生还另外写了几件类似的事件,来表现放弃就是如此简单。里面还有许多乐趣这一中心。从实在的生活写来,很可贵,但这些文字也表现了他思想的单薄贫弱, 情感也较平淡。这些地方正是教师帮助学生跨越之处,我告诉学生,如果全文的重点在表现放弃可以获得轻松的话,这件事其实并不让人感到轻松,你不可能不面对老师的询问,面对亲人的关心,面对好友的不解,他们对你的态度不可能迁就,你不可能一点心理压力也没有,一点想法也没有,如果在文中有选择地叙述描写这些内容,文章就充实起来了,你对生活的思考也就通过具体的事件走向了深入,对放弃的理解也变得厚重起来。老师除了在整体上教会学生学
习表达外,还应时时注重具体的方法指导,如,一学生在作文《年衣》中,写到:奶奶拿出年衣,笑着递给我,我看着奶奶,没有伸手接,奶奶这下走过来,还是笑着,把衣服往我身上套,并不停地说,好看。我的心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奶奶看了看我的脸,仍笑着,似乎更开心了…… 结合文意,此生是想表达花季女孩不再是追求外在的美了,而渴望内在的美,对生活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借年衣之事,写心中之思,这段文字也不错,为了更好的表现奶奶的想法,以突出她的独立思考,我要求在仍笑着,似乎更开心了后面虚写一笔,可这样写:奶奶似乎看到身穿艳丽衣服的亭亭玉立的孙女浅笑着向她走来。又如,一学生在《谈平凡》一文中举例论证:李春是隋代的一位普通工匠,他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他看似平凡却不平凡。这个例证很好,但缺少针对性的分析,我在其他作文里也发现类似的情况,于是在全班做了这样的指导:李春是隋代的一位普通工匠,他建造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这座桥至今雄跨在淆河上。李春作为一名普通的工匠是极平凡的,造一石座桥也是极平凡的事,可他尽了自己最大的智慧,并且踏实地造桥,这才有了这一奇迹,显示出他的不平凡。在别小看这样的点滴修改指导,它会使学生懂得在作文中如何描写,如何分析。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样的描写,才能更好的表现人物,传达感情;阐明一个观点时,怎样立论,从什么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更有说服力等等。
教学生较好的运用表达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耐心,也需要细心,更需要教师充实的内心。
新课标的精神,如春天的阳光,我们的心灵在阳光中飞翔。作文教学也应该是阳光,学生应该在其中畅想。我们大胆创新教法学法,注重细节,让学生用自己独到的笔法去描述眼中的世界,用缜密的思维去分析生活,让他们的语言个性在写作中得到表现和完善,让心灵世界在写作中美丽起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