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台
张爱玲的文字华美而冷寂,其小说也多以悲剧收
尾,给人一种美丽、苍凉的感觉。父母的离异、家族的
衰败都给她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她从父母家
族人的身上,看到了旧式婚姻的悲哀。因此,在她的
作品中,女性大都不是追求自身价值的强者,她们
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通常也不会拥有纯真浪漫的爱
情。她们清醒地知道自己只是男子的附庸,是传宗接
代的工具,所以就尽力谋求自己的利益,在无爱的婚
姻中挣扎求生。
提起张爱玲的小说,我们自然会想到《倾城之
恋》。这是她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战乱前后
女性的悲剧命运。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白流苏原本是
上海白家的小,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身
无分文,备受亲戚的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
间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白流苏和范柳
原在反复的猜测与博弈后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但
这看似圆满的结局实则处处透露出悲凉的意味。接
下来,笔者就带领大家感受一下《倾城之恋》的悲剧意
味,并分析一下这种悲剧意味从何而来。
一、《倾城之恋》的悲剧意味
1.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相似的生活境况
“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胡琴
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
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在故事的开头,张
既而引出
白公馆这一场所,又呈现出男女主人公迥然不同的生
活环境和相似的生活境遇。
旧式家庭在意嫡庶,看重婚姻,注重培养名门淑
女。白流苏就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自小就接受传统教
育。范柳原则在英国长大,家庭富庶,从小便接受西
式教育。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接受着不同的文
化,都是家族中的“异类”。二人相遇,自然容易产生
摩擦与碰撞。
白流苏虽然自小接受传统教育,也接受封建包办
生活的发现婚姻,但面对并不幸福的婚后生活,她勇敢地选择了
离婚。离婚之后的白流苏回到白家,可是她的生活境
遇并未朝着好的方向改变,哥嫂的逼迫使得她不得不
向自己的母亲寻求援助,母亲却漠然待之而非出手相
助,她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于是,她试图走出白
公馆。
范柳原则是私生子,孤身流落到英国,历经曲折
才获得继承权。他带着对家乡的幻想回到祖国,可一
直得不到族人的认同。
男女主人公虽然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却有着相
似的境遇,因此,他们在相遇时便有了几分“同是天涯
沦落人”的感受。与此同时,他们一个从“旧”走向
“新”,一个从“新”回到“旧”,奇妙的新旧交汇亦使他
们的碰撞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他们相遇相知的契机,除了徐太太的“双管齐下”
与宝络促成的巧合之外,更重要的是,二人都是家族
的“异类”。
2.看似圆满实则悲哀的婚姻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性情上也有
相似之处,即同样凉薄和自私。这为故事的结局蒙上
新平台
新平台
冷漠的目光去审视生活。这种疏离感让张爱玲笔下的没落贵族更加真实。《倾城之恋》中,慢了一小时的老钟、孤寂的胡琴、挤在一个屋内而各怀心思的人,在白公馆与世隔绝般的老宅里,都显出一丝悲凉。
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如余斌所说,张爱玲对“家”的理解经历了从“春日迟迟”的慵懒惬意,到“沉下去,沉
下去”的感受,再到梦魇似的恐怖这样一个逐渐变化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了张爱玲对“家”、对旧式家庭生活方式的完整经验,这是她对这种生活的发现——每一种感受都在某种程度上照亮、透视了这种生活的某一侧面。父亲是纨绔遗少,母亲是新式女性,二人在观念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最终走向离异。张爱玲生活在这凝滞的气氛里,自然容易养成敏感的个性;父母离异之后,父亲先是对她不闻不问,后又因姨太太而对她严厉打骂,甚至将生病的她关起来。她好不容易逃至母亲家中,却得不到母亲的理解,被迫学习钢琴、礼仪,被推着往西式“淑女”的方向走。这一切使得她更加敏感多疑,缺乏安全感,也更加孤独寂寞。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何尝不是如此?与旧式家庭格格不入,离婚后被家人嘲讽、排挤,甚至被当作笑话,被骂作“败柳残花”。如书中所写:“她独自站在人行道上,瞪着眼看人,人也瞪着眼看她,隔着雨淋淋的车窗,隔着一层无形的玻璃罩——无数的陌生人。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张爱玲看世界,大概也是如此,茫茫立于世外。
白流苏的身上有张爱玲的影子,范柳原的身上也有张爱玲的影子。她虽接受过私塾教育,但自1930年起便开始接受西式教育,先后进入黄氏小学、圣玛利亚女校、香港大学学习,因而,她既有中式的素养,又有西式的思想。而书中的范柳原既在西方长大,又对中国心生向往,同样是站在中西文化的交界处。张爱玲能跳出现有的环境,带着疏离的眼光去观察旧中国的社会。而范柳原从海外归来,也能用疏离的眼光去
观察当时的中国。
此外,与范柳原一样,张爱玲也执着于追寻自我,
亦对婚姻充满了天真的向往和恒久的怀疑。范柳原“真正的中国女人”,在谈《诗经》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时,又认为“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
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
2.受香港战争的影响
1941年底,日军进攻香港,张爱玲中断了埋首书
本的学生生活,不得已报名成为防空团员,被推到了真实的战场上,也被推入了分崩离析的社会中。
在这座围城里,她看到了炮火,看到了惊慌,看到了麻木,也看到了倾轧。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不感到身似浮萍、命如草芥的惶惑与苍凉。正如余斌所说:“如果说在开始写作生涯之前,张爱玲已经拥有一个相当完整的经验世界,一个稳定、成熟的人生观,那么可以说,港战中的经历为之补上了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笔。”她得知豁达的佛朗士教授不明不白地被杀,感受到了战争的荒诞。她的所见所闻,无疑为她日后考察人性作了铺垫。哪怕是单单看到停在街心的空电车,她也会感到“一种原始的荒凉”。
在回忆战时香港的散文《烬余录》中,张爱玲还提到匆匆结婚的男女:“男的是医生,在平日也许并不是一个‘善眉善眼’的人,但是他时不时望着他的新娘子,眼里只有近于悲哀的恋恋的神情。”这一插曲像极了《倾城之恋》里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结合。他们是不是真的那样深情?这实在让人难以捉摸。但当一座城都倾覆之时,所有的步步为营与小心试探都会土崩瓦解,徒留一面断壁颓垣,一对孤独的恋人只有彼此,也只能拥抱彼此,怎能不让人感到悲哀呢?
几度苍凉几度秋,白流苏与范柳原的倾城之恋,自相遇、相知到相恋,家庭的差异、文化的摩擦、个性的磨合,重重曲折之中渗着藏不住的怅惘与凉意。
虽然小说与现实的爱情故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悲观寂凉的心境无疑影响着张爱玲的爱情观,小说中的情节走向也映射着她对爱情与婚姻的态度。巧合的是,28岁的白流苏与33岁的范柳原的爱情,
和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有相似之处,包括战乱的背景、年龄的差距、白流苏与张爱玲的敏感多疑、范柳原与胡兰成的风趣等。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不单单讲述了男男女女之间的悲剧故事,还借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揭露了旧社会、旧家庭对女性的压迫。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