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
∙全民健身计划【公布日期】2021.12.06
∙【字 号】吉政发〔2021〕26号
∙【施行日期】2021.12.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健康促进
正文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吉政发〔2021〕26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驻吉中直有关部门、单位:
现将《吉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6日
吉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为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体育强省和健康吉林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和《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制定本
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元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化科学健身内涵,扩大健身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进全民健身标准化建设,为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助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到2025年,全民健身氛围更为浓厚,众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基本建成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服务体系,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8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带动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成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主要任务
(一)补齐短板,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1.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制定“十四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整体解决方案,合理布局体育场馆设施,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落实居住区和社区体育场馆用地标准,不断扩大公共体育设施增量资源,充分挖掘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废旧厂房、老旧建筑、屋顶、高架桥下、河道湖泊沿岸、学校体育场地等空间,建设或改造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鼓励各地推进新建学校体育设施相对独立建设,创造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条件。到2025年,全省建设100个以上智能健身馆、500个以上第二代健身路径、10个以上健身广场、10个以上体育公园、50条以上健身步道、100个以上笼式足球场、20个以上轮滑场、100个以上可移动自然冰场、5个以上人工制冷可移动冰场。
2.优化健身设施运营管理方式。强化公共体育场馆在重大疫情防控、避险避灾方面功能,统筹考虑应急避难场所的交通、供水、供电、排污、医疗、物资储备等设施设备建设,提升场馆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中小型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将具备条件并向社会开放的学校体育场馆纳入补助范围,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应当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健身提供
便利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设施的运营管理,引导民建民营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
3.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创建全民健身重点实验室,提升科学健身研究和服务水平。制定科学健身活动指南,宣传推广科学健身方法,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依托我省健康小屋,打造体质监测、运动健康服务及科学健身指导相结合的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健身与健康指导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举办全省体育职业技能大赛,组队参加全国体育职业技能大赛,完善体育职业技能评价体系,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等级结构,注重技能水平提升,大幅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科学健身指导能力。
(二)创建品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1.打造品牌健身赛事。大力发展众喜闻乐见的运动赛事项目,举办省市县三级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鼓励各级体育社会组织,结合各自特点,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形成覆盖全面、项目多样、分级举办、参与便利的众赛事活动服务体系。持续打造“一地一品、一行一品”全民健身品牌赛事,鼓励各地打造具有吉林山水资源、民族特、区域优
势及行业特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
2.推动线上线下互动赛事发展。运用现代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探索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形式。将传统赛事活动与线上赛事活动结合,打破传统线下竞赛时间与地点的限制,拓宽覆盖各类人,形成全民健身线上线下互动新业态、新模式。
3.推广特健身项目。继续开展具有我省鲜明特的“爽动盛夏”“乐动冰雪”冬夏两季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持续提升长春国际马拉松、吉林国际马拉松、长春净月瓦萨国际滑雪节、吉林国际冬季龙舟赛、查干湖雪地马拉松赛等品牌赛事的影响力。扶持推广民族、民间、民俗传统体育项目,支持举办适合老年人、残疾人体育活动,组织老年人、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三)科技赋能,提高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水平。
1.推进全民健身数字化建设。坚持以“数字吉林”建设为引领,加强智慧体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推进省市县三级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全民健身“一站式”服务应用,实现智能健身场馆、智慧体育公园、智慧健身步道、智慧健身路径等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提高
众体育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力争实现线下活动、线上服务、线上统计、线上评价的全民健身闭环服务。
2.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加快建设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众提供健身指导、体育服务和赛事体验的“云服务”。推进智慧运动社区建设,提高健身场所服务适老化程度,针对广场舞、传统养生健身等方面需求开发设计适老智能应用,丰富老年人参加健身活动的智能化渠道。培育在线健身、体育直播平台等体育新业态,使网络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新平台,逐步形成信息发布及时、服务获取便捷、信息反馈高效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机制。
(四)深化融合,加快构建全民健身跨领域协同发展。
1.深化体教融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帮助每个青少年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推进竞赛制度改革,发挥青少年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面向所有适龄青少年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跨区域(省、市、县区、校)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全面加强体育传统特学校
建设。积极构建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和支持体系,激发社会与市场活力,大力扶持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发展。
2.推动体卫融合。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大健身与健康领域改革力度,完善运动健康智能数据采集系统,逐步建立体卫融合健康服务站点。研究开发主动健康关键技术,推广智能化体质健康测定、健身咨询及制定运动处方等科学健身服务。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推动社区、养老机构等开展体卫融合的疾病管理和运动健康服务,推广集科学健身、心理调适、运动营养及伤病防护为一体的主动健康管理新模式,促进众身心健康。
3.促进体旅融合。围绕我省东西旅游“双线”和吉长滑雪产业带、大长白山滑雪产业带“双带”空间布局,将冰雪旅游景区建设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建设一批冰雪特小镇,培育一批冰雪体育文化旅游度假区,打造一批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打造冰雪运动、温泉养生、雾凇观光、冬捕渔猎等独具“吉林符号”的冰雪体旅融合特产品,培育一批国家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五)释放需求,激发全民健身消费潜力。
1.深化体育消费试点。发挥长春市、吉林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先行先试作用,推动体育消费提档升级,形成试点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全省体育消费持续增长。推进健身公园、体育服务综合体等消费新载体建设,推动全民健身消费形成新的增长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