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学设计,是优秀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耻、矣、岂”三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好、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则短文。
3.能借助注释并联系阅读经验,理解课文大意,从态度和方法上梳理主要信息。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自己有启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了解有关文言文的一些常识,如多通假字、语言凝练等。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则短文。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并联系阅读经验,理解课文大意,从态度和方法上梳理主要信息。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询孔子及《论语》、朱熹、曾国藩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初识文体
1.积累展示
小古文背诵展示。
2.出示课题 了解文言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人谈读书》。
板书课题。
学生自己介绍对文言文的简单认识。(板书:文言文)
二、预习检测 读通课文
1.了解作者及出处
本篇课文由三篇小短文组成,分别是哪些古人谈论了读书呢?
预设:《论语》、朱熹、曾国藩
《论语》是哪个人在谈论读书呢?你能结合你预习时查的资料说一说吗?注意只说最关键的信息。
生相继介绍介绍《论语》、朱熹、曾国藩资料。
师补充出示三者的资料。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有二十篇。本文节选的这几句话都是孔子说的。
2.检测朗读
自由读: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先自己读一读,读准字音。
指名读:请三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是否读准了字音,读好了停顿。
随机强化学习生字和多音字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读第四声,强调一下“耻”,组组词,因为它是要求识记的生字。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同“智”,智慧。(在文言文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有很多字由和它相同读音或相近读音的字来代替,这样的字叫通假字。)
③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记住
有一个成语:博闻强识识的意思也是记住,记忆。能不能说一说博闻强识的意思?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识:见识
在第三则短文中也有这个字,又读什么呢?
对,字的读音要根据字的意思来确定,在这里是见识、见闻的意思。读(shi)
④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集体朗读检测
三、了解大意
1.总结方法
文言文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读懂文言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借助——注释(板书:借助注释)
文言文作文古人的写作方式,有许多字经过历史的变迁,意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注释的借助注释,没有注释怎么办?(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
没有注释的我们可以联系以往的阅读经验大胆推测判断(板书:联系阅读经验)
2.学习第一篇
①默读理解
这三篇小短文都是在谈读书,我们先来看第一篇,请你认真默读,借助注释并运用以往的阅读经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孔子给天下读书人带来哪些告诫?
②小组合作,相互帮助,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③集体汇报交流
孔子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人称“至圣先师”,他给天下读书人带来哪些告诫呢?
预设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这是强调的勤学好问。
预设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是强调的诚实。
预设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默而知之”是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④总结拓展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名言,好多成语也出自孔子的言论。这篇小短文中就有好几个成语呢?是那几个?(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其中关于读书的名言还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学习第二篇
谈读书教案①小组交流
孔子的至理名言我们要铭记于心,那么朱熹又带我我们哪些读书建议呢?第二篇小短文注释很少,不好理解,请小组之间共同学习,你们先集体读一读,再互相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不理解的可以大胆猜测。
②集体汇报
预设一:朱熹在这篇小短文中提到了关于读书的三个关键词,是哪三个?
(心到 眼到 口道)
结合课文用你自己的话说说对这三到的理解。
朱熹认为这三到之中,哪个最重要?为什么?
难点二:这篇小短文朱熹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你从哪个词可以知道?余
余的意思是我,你还知道哪些词也表示我,对,吾。
和尝尝的意思是:曾经。
四、梳理信息 畅谈体会
1.出示词语 帮助梳理
孔子和朱熹都是我国的历史名人,他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所以能提出这么精辟的见解,使我们从中受到启示和借鉴。看看屏幕上出示的这些词语,分别跟第几篇短文有关?
第一次出示,梳理出处:勤学 好问 看仔细 诚实 多记多背 不满足 心思集中 读正确
第二次出示,梳理角度:“勤学 好问 诚实 不满足”是读书的态度,“多记多背 心思集中 看仔细 读正确”是读书的方法。(板书:态度 方法)
2.结合实际谈体会
孔子和朱熹的这些谆谆教诲对你有什么启发?
五、感受特点 尝试背诵
1.发现特点
虽然我们是第一次正式学习文言文,但我们对文言文并不陌生,你结合以前的积累和今天学习了,说说你对文言文的认识吗?
2.尝试背诵
既然古文的语言精炼且深刻,至今为世人学习,那你能不能从这两篇中选择一篇来把它储存在脑海里呢?
选择背诵。
背诵展示。
曾国藩又带给我们哪些读书箴言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25 古人谈读书
文言文
态度 借助注释
方法 阅读经验
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分析
  《谈读书》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要与经验互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问题。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