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定额
Q/YJM B G0119.6—2010
1.1设备维修定额是指在进⾏设备维修活动时,在⼈⼒、物⼒、费⽤⽅⾯所规定的限额。是计划管理的基础,是开展经济核算、提⾼维修⼯作经济效益的重要⼿段。随着⽣产条件及维修组织⽅式的变化,应及时修改定额。
1.2施⼯前的准备⼯作必须做好施⼯的基础⼯作—建⽴各种检修施⼯定额,这是实施检修⼯程的主要依据。
2适⽤范围
本制度适⽤于全公司⽣产设备维修管理。
3引⽤规范性⽂件
GB/T 15496 -2003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 15497 -200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Q/YJM B G005—2010 《标准化管理标准》
4 内容
4.1 检修⼯作,定额
由于公司⽣产设备的多样化和复杂性,检修⼯作定额,需要根据⼀系列的检测资料和分析统计原始资料;估算零部件的平均寿命;结合设备的⽇常维护保养情况等来确定。
4.2检修间隔期定额
“检修间隔”是指相邻两次检修之间的时间间隔。其时间间隔定额取决于⽣产的性质、设备的构造、操作⼯艺、⼯作班次和安装地点等。主要取决于使⽤期间零部件的磨损和腐蚀程度,即设备的⽼化程度。“检修间隔期”分⼤修、中修、⼩修三种。各⽣产设备的⼤修间隔期定额⼀般在1~3年;中修在6~12个⽉;⼩修在1~3个⽉。
4.3检修⼯时定额
为了保证检修计划的顺利执⾏,必须正确的确定完成⼀次检修⼯作所需的⼯时定额。各种检修⼯时的长短,取决于设备的结构和设备检修的复杂程度、检修⼯艺的特点、检修⼯技术⽔平、⼯具、机具及施⼯管理技术等。因此,各企业的设备检修⼯时定额是不同的。
由于企业中的⼀些设备结构复杂、品种繁多,检修定额的确定也⼗分复杂。⽬前⽐较常⽤的⽅法有经验估算法、统计分析法、类推⽐较法、技术测定法及三点估算法。
4.3.1经验估算法是在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施⼯要求、材料供应、技术装备和⼯⼈技术等施⼯组织条件,经过分析研究和综合平衡,估算出某⼀检修⼯序的检修⼯时定额。这种⽅法,⼀般适⽤于零星施⼯项⽬和新的施⼯⽅法等第⼀次估⼯定额。
4.3.2统计分析法亦称经验统计法。它是利⽤已积累的同类⼯序实际⼯时消耗的统计资料,在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技术组织条件来确定的⽅法。这种⽅法,⼀般适⽤于施⼯条件⽐较稳定,⼯艺变化⽐较⼩,⽽且原始统计资料⽐较齐全的施⼯项⽬。
4.3.3类推⽐较法是以同类型施⼯⼯序的定额为依据,经过分析对⽐,推算另⼀施⼯⼯序的定额。这种⽅法⼀般适⽤于施⼯⼯序多,⼯艺变化较⼤的施⼯项⽬。采⽤类推⽐较法,要有施⼯过程定额和实耗⼯时记录及相应的定额标准作为资料,来做对⽐和类推。两个施⼯项⽬,必须是同类型或相似类型的,⽽且具有可⽐性。
4.3.4技术测定法⼜称技术定额法或计算测定法,是在分析施⼯技术组织条件,对定额时间的组成进⾏分析计算和实地观察测定基础上制定定额的⽅法。这种⽅法⼀般适⽤于施⼯技术组织条件⽐较正常和稳定的施⼯项⽬。
4.3.5三点估算法在设有⼯时定额的情况下,采⽤⼯时估算法。它是引⽤数学概率统计的⽅法,把⾮肯定的条件肯定化。三点估算法,即取三种有代表性的⼯时定额,运⽤下式进⾏计算:
(1-1)
式中te—确定的估计⼯时
a—可能完成的最快估计⼯时;
m-最有可能完成的估计⼯时;
b-可能完成的最慢估计⼯时。
4.4设备停歇时间定额
设备停歇时间是指设备在交出检修前所进⾏的设备清洗、置换、分析及交⼯后试压、查漏、置换、吹净所需要的时间。设备停歇时间定额分单台设备与⼀套装置两种。因各种设备不同,各套装置的⼯艺⽣产条件不同,定额也有所不同。各分⼚应根据⾃⼰设备和
⽣产装置⼯艺条件,制定设备停歇时间定额。
4.5检修停车时间定额
检修停车时间定额,是指设备停机检修开始,到试车合格为⽌的全部时间。可根据检修⼯时定额,
按不同类型的设备的检修类别(⼤、中、⼩修),参照下列公式计算:
(1-2)
式中T停—设备检修的停车时间定额,h;
Q--设备检修⼯时定额,h设备维修
N—每班参加检修的⼈数;
D-每班⼯作⼩时数;
S—每昼夜参加检修的班数;
K—完成定额系数;
TL—其他辅助时间,h。
公式中的设备检修⼯时定额,在采⽤计划检修制度的情况下,指各个⼯种的综合⼯作量。
4.6维修材料定额
维修材料定额是指设备⼀次⼤修所需的材料消耗定额。维修材料包括钢材、⼩五⾦材料、润滑油(脂)等。不包括备件和低值易耗品。企业在制定维修材料定额时,应根据不同的设备结构,不同的施⼯条件进⾏制定。
4.7检修费⽤定额
检修费⽤分为⼤修费⽤和中、⼩修费⽤两种。
⼤修费⽤的来源,是以固定资产原值为基础,根据⼀定的⽐例,按⽉提取,留作公司⽤于⽀付固定资
产⼤修费⽤。
固定资产的中、⼩修费⽤(即维修费⽤),由公司制定每⽉指标,按⽉计⼊成本。检修费⽤定额可分为年度⼤修费⽤定额、⽉度维修费⽤定额、单台设备⼤修费⽤定额三种,这是考核设备管理、设备维修⼯作经济效益的主要依据。
修改:⽣产部*****⽇期:2010.05.23
审核:⽣产部******⽇期:2010.06.20
批准:管理者代表****⽇期:201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