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写多彩四季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选编了一组抒写四季美景的散文和四首写景抒情的古诗词,人文主题是“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单元提示要求学习本单元时要重视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借此领略景物之美,感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和四季景物的美不胜收,从而引领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其中,《春》讴歌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济南的冬天》抒发对“理想的境界”的眷怀;《雨的四季》充溢着作者对雨的无限爱恋之情;其他四首古代诗歌均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借景抒情佳篇。
本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撰写一篇描绘学生所在地(以北京为例)四季之景抒发自己独特之情的小散文”。这一核心任务虽是写作,但和本单元的课文对应性很强。学生可以模仿《春》和《济南的冬天》选择不同时地的不同景物写作,也可以模仿《雨的四季》选择不同时间的同一景物写作;可以模仿《春》《雨的四季》的时间顺序写作,也可以模仿《济南的冬天》的空间顺序写作;可以运用此三篇课文都运用到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北京的四季画面;可以学习《春》和《雨的四季》的直抒胸臆,也可以学习《济南的冬天》的含蓄传情……总之,要以本单元课文为样例,通过求同存异的分析,总结写景抒情散文景物选取、写作顺序、修辞使用、情感抒发等方面的基本规律,并转化为对学生写作写景抒情小散文的指导。
本单元整体设计的学习流程共分四个课段。第一课段是通过朗读初步感受课文的景物特点和感情基调,提取并梳理描写对象;第二课段是通过对比阅读和变式写作对写景抒情散文写作顺序的安排、画面描写的品味、景物特征的概括、作者情感的理解进行单元学习和总结;第三课段通过自读总结写景抒情类文章的阅读规律和写作方法;第四课段通过拓展阅读给学生灵感启发,并引导学生拟写写作提纲,完成写景抒情小散文写作。四个课段之间为层进关系,需要逐步推进完成。
学习目标
语言目标:
①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准确提取文中景物,分析作者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调动多种感官来描写景物画面,并从用字、用词、用句角度概括作者直接或含蓄表达的感情。
②选取一个季节中的典型景物,安排写作顺序,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描绘景物的典型特征,突出季节的独特气质,写一篇写景抒情小散文。
思维目标:
①归纳、概括出写景抒情类文章中选择描写景物、安排写作顺序、运用修辞方法、抒发作者感情的规律和方法,并将其迁移到写作中去,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②对文中描写景的关键语句展开联想和想象,增强形象思维能力。
价值目标:
①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并记录身边景物的习惯,引导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②在阅读、观察和写作中,体会自然景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核心任务
撰写一篇描绘学生所在地四季之景、抒发自己独特之情的小散文。
第一课段:朗读两篇课文,初品四季情韵
【核心任务:分别为两篇课文设计朗读脚本,提交朗读音频。】
一、学习任务
1.自读《春》《济南的冬天》,分别梳理文中描绘了哪些画面,并为其命名,再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说明理由。
2.分别为两篇课文设计朗读脚本,提交朗读音频。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学习资源:《春》《济南的冬天》
四、完成任务
1.阅读两篇课文后,完成下面任务。
《春》描绘的画面有 ______;《济南的冬天》描绘的画面有_______。我最喜欢的是______ 中的_____图,因为______。
2.认真阅读两篇课文后设计朗读脚本,按照下面三个步骤完成朗读任务,提交朗读音频。
(1)开头语。
大家好,我是XX学校初一X班XXX,我把朱自清的《春》读给你听。
(2)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要考虑重音、停连、节奏、语气和感情基调,可以配乐。
揭示:
教材第一单元导语提及的朗读技巧是重音和停连,第二单元导语提及的朗读技巧是节奏和语气。因为学生在小学已经熟悉常见的朗读技巧,进行过朗读脚本的设计,因此本单元教师就可对学生进行五个朗读技巧的指导。
(3)结束语。
在这篇文章里,我读到了()幅画面,它们是()图、()图、()图、()图,我感受到作者对春有着()的感情。
五、学习评价
根据课上学习心得以及听读其他同学的朗读音频,修改朗读脚本,再次朗读两篇课文,制作音频,比较两版朗读脚本和朗读音频的差异。
第二课段:梳理写景方法,细品景中之情
【核心任务:归纳课文写景抒情的方法,总结其写作规律。】
一、学习任务
1.绘景顺序,有何不同。梳理课文描绘景的顺序。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写
景顺序和表达情感之间的关系。
2. 层次构图,修辞绘景。分析画面的内部层次和描写方法,结合作者情感分析层次安排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歌以咏景,文我共鸣。把课文改编为歌曲,在情感上与作者共鸣。
二、课时安排:6 课时
三、学习资源:《春》《济南的冬天》《古代诗歌四首》
四、完成任务
1.比较分析《春》和《济南的冬天》,完成学习任务单一。
学习任务单一:绘景顺序,有何不同
《春》依次描写了“春草报春图”“春花争春图”“春风抚春图”“春雨润春图”四幅画面,采用的是()顺序,作者如此安排的原因是。
《济南的冬天》依次描写了“小城酣眠图”“小山秀雪图”“远山卧雪图”“水天一图”四幅画面,采用的是()
顺序,作者如此安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阅读《春》和《济南的冬天》,完成学习任务单二。
3. 综合《春》和《济南的冬天》的学习心得,完成学习任务单三。
学习任务单三:歌以咏景,文我共鸣
请从本单元挑选一篇课文,将其改编为歌曲。
要求:
(1)题目:可以是课文题目,也可以另拟题目。
(2)作词:不改变课文描写对象、写景顺序、感情基调,在充分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再创作,可以借用或化用课文原文中的词句。
(3)作曲:配乐可以来自现有歌曲,也可以自创,请写明作曲者姓名。
(4)分享:配乐演唱,可以用伴奏文件,也可以用乐器伴奏;可以作者自己唱,也可以人代唱;可以现场唱,也可以录音频或视频播放;可以制作PPT 等艺术背景,也可以有其他助演方式。
五、学习评价
自主学习微课《古代诗歌四首》,充分理解诗歌的诗意和情感,从中挑选一首诗,将其扩写成散文。
提示:
1.涉及景物画面的部分,请注意用合理的写作顺序、恰当的修辞方法扩展描写,而不是简单地翻译诗句。
2.聚焦表现四首诗歌主要画面的诗句。
3.扩展描写示例。
枯藤老树昏鸦:干枯的树藤无精打采地盘绕在老树之上,黄昏时分,几只乌鸦在瑟瑟的秋风中发出凄切而空远的哀号。
4.简单翻译示例。
枯藤老树昏鸦:在枯藤缠绕着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写景抒情散文
第三课段:以读导写迁移,景情方法概括
【核心任务:归纳写景抒情类散文的阅读规律,总结把阅读经验转化为写作方
法的启示。】
一、学习任务
1.略读课文《雨的四季》,核通文意。
2.将《雨的四季》和《春》《济南的冬天》进行比较,尝试从景物选择、写作顺序、修辞手法、情感抒发四个方面,从比较中总结出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规律,并把阅读经验迁移转化为写作方法,归纳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
二、课时安排:1 课时
三、学习资源:《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四、完成任务
1.通读《雨的四季》,结合上一课段所学方法与思路,完成学习任务单四。
2.小组交流。小组成员互相传看和讨论彼此的学习任务单,互相补充修正,最后总结并整合一份小组
的最终学习任务单交给老师。
3. 教师整理所有的小组学习任务单,依照如下内容罗列出写情抒情类散文的基本写法,以及向写作迁移的借鉴点。
示例:
描写对象如何选择:
(1)用不同的景物体现不同季节(某一季节)的特点。
(2)用相同的景物体现不同季节(某一季节)的特点。
描写顺序如何安排:
(1)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展开。
(2)按照地点变换顺序展开。
描写方法如何运用:
(1)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特点。
(2)调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写出景物特点。
作者情感如何抒发: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4.班级交流,继续深化补充。
五、学习评价
1.本单元学习所涉及的篇目中有春天、冬天,还有一个是四季,其中还缺少秋天和夏天。课下搜集关于夏天和秋天的文章,看看是否符合课上所总结出的写景抒情类文章的特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所到的资料,再次交流补充“写景抒情类散文的写作”这个知识点。
2.出自己曾经写过的写景抒情类散文,对照所学的知识点,看看自己的作文采取了哪些写作策略,又忽视了哪些写作策略。尝试运用新学到的策略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四课段:绘北京四季景,抒四季北京情
【核心任务:围绕自己的生长地北京,撰写一篇描绘北京四季之景、抒发自己独
特之情的小散文。】
一、学习任务
1.扩展阅读,激发灵感。阅读一组描写北京四季的散文,结合孙绍振的赏析文章,从景物选取、写作顺序、画面描写、思想感情等角度构思作文。
2.迁移所学,构思提纲。结合你成长中的观察经验,借助本单元所学读写心得,在阅读推荐资源进一步启发下,拟写写作提纲。
3.文章写作,抒写北京。结合单元所学以及拟写的写作提纲,进行写作。
4.讨论分享,推荐作品。小组讨论,向班级推荐代表性作品;班级讨论,推选收入班级作文集的作品。
二、课时安排:3 课时
三、学习资源
1.推荐资源:林斤澜《春风》;郁达夫《故都的秋》;梁衡《冬日香山》;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孙绍振《春天的两种不同的散文美——读朱自清的〈春〉和林斤澜的〈春风〉》
2.助读材料:第三课段整理出的学习笔记;学生自己积累的写作素材
四、完成任务
1.阅读一组抒写北京四季的散文——《春风》《故都的秋》《冬日香山》《我与地坛(节选)》,完成学习任务单五。
学习任务单五:扩展阅读,激发灵感
(1)在抒写北京四季的散文中:
我最喜欢《》的描写对象选取,因为
我最喜欢《》的写作顺序安排,因为
我最欣赏《》的景物画面描写,因为
我最欣赏《》抒发的思想情感,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