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作文
有关故乡的作文4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故乡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故乡的作文1
奶奶托姑姑带来一袋故乡的地瓜,地瓜还裹着一层泥土,带着来自乡间的朴素的味道。
蒸熟了,洗净手轻轻拈一个,怕手劲大捏坏了地瓜憨头憨脑的可爱造型。田野的气息迎面而来,甜甜的、香香的。一下子,我的思绪回到了遥远的故乡……
故乡的作文我的故乡是长汀的一个小村庄,碧波荡漾的河水,重重叠叠的高山,青山绿水养育了祖祖辈辈的故乡人。
国庆回家,只见原来朴素的矮房已经改头换面。商店多了,道路宽了,生活也更好了。大家
都模仿流行的城建风格,拆了许多旧房子,立起了新楼,全都铺上了红红绿绿的砖,显得有些土气。
故乡在变,变得让人不认识了,空气中充满了新经济时代的因子。故乡的人事已非昨日,景与物悄悄地变模糊,可是,故乡的味道却越来越浓郁地包围着我。
我轻轻地合上双眼,深深地吸一口气,空气中飘来故乡的味道。原来,故乡的味道是这样的美,早已沁入我的心腑。最美的是童年的味道,混合着淘气的气息。
记得我四岁的时候,家里的院子都种上了花花草草:兰花、君子兰、铁树、宝珠茶花、夜来香,后院还有一株葡萄和李树……因为爷爷很喜欢种花,特别是兰花,所以兰花便种得最多。
后院那颗很大很大的树,要好几个小孩才能环抱住它。现在我还不确定那是什么树,但是我一昧地认为它就是李树。大概是秋天吧,它就会结一树的李子,然后落个满地,小孩都争先恐后地捡个不停。
最喜欢夏夜,那时,夜来香就会悄悄绽放,散发出奇特的花香,淡淡的,轻轻的缭绕在你
身边,那是夏夜的气息。香味在空气中似有似无,暗香浮动,当你再走进一步时才感觉得更真切。夜来香总是引来一些萤火虫,我们便关了灯,看那些萤火虫带着淡绿的微弱的光芒飞来飞去,那是夏夜的点点星光。吃饭时,晚风吹来夜来香的馥郁芬芳,萤火虫在脚边飞舞。于是,吃饭也便成了一种享受
回乡下老家时,坐在车上,大片大片嫩黄的油菜花闪过,而空气里布满了泥土那略带着土腥味的芳香。而我最爱乡下的黄昏,披着夕阳去野茶花、栀子花。
现在才知道,原来小小的'心灵里,就已经渴望着美的滋润了。刚刚开春,兰花就来报信了。受不了花香的诱惑,淘气的我常常把花采下来玩。表就把已绽放的花瓣一片片地夹在书页之中。不知几时,书页里的香气就跑出来,令我羡慕不已。
夏天六月,是看荷花的季节。我家不远处就有一个种满了荷花的池塘,我和小伙伴就偷偷地去采荷花。我还为此掉进了池塘,但种种不愉快都被手擎着大把的荷花招摇过市的得意冲洗的无影无踪了。八月桂花香。在爷爷教书的学校就栽了几棵桂树。每逢中午午休时,我就借着去爷爷的理由进去。看着一簇簇鹅黄的桂花,闪过了一个邪恶的念头,就拼命地摇,桂花落了一身也落了一地。当然,免不了一顿爷爷的臭骂。
过年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放鞭炮的呛人味道,这时也是我最讨厌出门的时候,不定那个坏小子会往你身上扔一个响。而现在,耳边空响起噼里啪啦的声音,那股炮竹的气息也变得好闻了。故乡的味道,就这样一丝丝,一缕缕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不敢忘!
而记忆就这样融化在故乡的味道里,任由一点点的思念,也会牵引出无尽的思绪,够我在异乡一个人,静静地,独自品尝……
有关故乡的作文2
我于十年之前来项城念书,念的是初中一年级,而后一直在项城念书,一直念到高考,历经六七年,对于项城的一切都非常熟悉,现在走南闯北,鞍马劳顿,一看到项城的市标,心中所有的劳累都倾刻间化为乌有。本质上,项城在我精神上就是我的家园,我的母亲,我心灵的栖息地。虽然在地域上,项城离生我养我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然而,我绝不会因此而勉强自己消减项城在我心中的分量,忘却它曾经对我的濡养!
我这次归来,身心俱疲,本没有打算劳神苦思涉猎新奇之事,事情却总是出乎意料,于车上,我就看到一个小学模样的校舍挂着“温良恭俭让,礼义仁智信”的条幅,这让我大为惊骇,
我在此念初中的时候,学校主张分数才是硬道理,考的好就是好学生,考的差的就是差学生,为此,我整日为学业所累,成绩马马虎虎,差强人意。
语文老师夸我学习用功,说我是雷打不动,我觉得这个词语用的真的是恰如其分;后来数学老师又说我坐怀不乱,这个形容词的确不怎么生动形象,却一直是那个辗转反侧的年龄梦寐以求的呀!如今几年不见,学校改头换面,另立考核标准,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当时我想,看来,项城这几年是遇到一个对中国文化深有体会的领导了,也只有这样的领导才能提出这样的口号。
多年来,项城教育一直是豫东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每年都有数十人考上中国最高学府,这是项城人民的骄傲,同时也是项城人民的一块伤疤。考上高校的学子固然很多,却鲜有高质量的人才,我的一个在广东读研究生的表哥说,过年的时候还在图书馆里努力学习的一定是从咱们这里考出去的学生。后来他又说,即使学习很努力,到社会上也只能算个中等,欠缺的东西太多了,而且项城的学生们,不是哪里欠缺补哪里,而是盲目的认为分数就是王道,久积成弊,不知悔改!如此,踏入社会怎么会不跌几个跟头!
往事已已,现在项城有斯人掌管教育,后辈学子自然都是文武双全饱读诗书之士,当然,
树人之路,任重而道远,然,精神既然已经医好,何惧征途路遥。
我正这样想着,路入穷途,车往左侧一拐,又重新踏上新的征程。只是我没想到,前方所设路障,竟是为了保护一座按资排辈都属小字辈的水闸。为了保护这座水闸,不惜多绕出一段路程,毁坏良田数百亩,让人瞠目结舌。
中国大地上从来不缺古物遗址,倘若这样一座不起眼的水闸也要保护起来,那要保护的古迹可就多了。可以想象,当初决策者们为了保护这样一处古迹还是煞费苦心的,首先,没有让人心悦诚服的理由说服众人它存在的历史价值;其次,在耕地面积有限的项城毁坏百亩良田是否得不偿失?
这其实,就是涉及到如何向子孙后代交代的历史大命题。要我说,旧的水闸扒掉,建立一座新的现代化水闸是对历史最好的交代。因为历史的价值,需要历久也需要更新,更新的历史也是历史。比如,我上学的时候,听说有关专家在商讨重建圆明园,若是看够了那些残垣断壁,大可进行第二次,或者第三次摧毁,建成高楼大厦,建成游乐场,建成什么都好,就是千万别再建成圆明园,因为历史上只有一个圆明园,它已经毁灭,对历史的复制,其实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浪费人力物力,得不偿失。
有关故乡的作文3
在故乡,满山遍野都是些绿得发亮的油茶树,圆珠般的油茶杆着实教人喜爱。油茶籽榨出的茶油用来食用味稍有点苦涩,但它比起其他的食用油更纯净,更有益于人体健康。城里的人是很喜欢这种山茶油的,因此山里的人便把茶油运到城里卖,然后又用卖得的钱买自己更需要的东西。要是逢上赶灯或是走亲戚的时候,村妇们往往会往那乌黑的头顶上抹一把茶油,这时候那一头黑发更显得油光发亮。小孩们有歌道:俏姑娘,花衣裳,头顶抹油,亮堂堂,喜洋洋,偷偷会君郎。
每年“霜降”之后便是采油茶籽的好季节。那时还没有山林承包,谁采归谁,所以谁都不肯吃亏,早早起床上山是自然的事。
那时我的母亲也上山采油茶籽。她为了采得更多一点茶籽,每天都要比别人早起床,早上山。一次我和弟妹三人很早就醒过来了,见母亲不在身边,便急得大哭起来。爷爷走来劝我们说毋亲给我们摘果子去了。那天我们弟妹三人从早上到下午一直都伸长脖子等待着母亲的归来。黄昏的时候,母亲终于回来了,挑着两麻袋圆鼓鼓的东西。我们以为那些都是好吃的果子,只等母亲一放下担子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打开麻袋。失望得很,里面全是些油
茶籽,一个好吃的果子都没有。母亲见我们猴急的模徉便大笑起来,她先叫我们倒给她一杯茶喝,然后才不紧不慢地从胸前的怀袋里掏出一个小布袋来。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黄澄澄的一种叫“卡拉卡”的山果子。母亲把果子分成三份,分别给了我们三兄妹。手捧着那些山果子,一股暖暖的余温立即从我手心传遍全身,这种温暖是来自母亲身上的。母亲在旁看着我们把果子一个个吃完,脸上现出了无限的欣慰。那些山果子很好吃,令人回味无穷,我至今都无法忘怀。
尝到第一次的甜头,我们又想吃第二次第三次。每天黄昏的时候我们弟妹三人便会准时站在村头。等候母亲归来,等候着那诱人的甜果子。
然而有一日,母亲却病了,不能上山去采油茶籽。我和弟妹三人竟不知天高地厚地背着家人,拿了母亲装油茶的麻袋,偷偷地跟在大人的背后上山采油茶籽。
秋天的山坡着实教人喜爱一片片迷人的红叶,一朵朵美丽的正吐香招蜜的不知名的山花,深深地把我们吸引住了。我们高兴地在山坡上欢呼着奔跑着,采油茶籽的事早己忘得一干二净。
傍晚回到家我才知道我们闯祸了。因为家人不见了我们后都急得四处去了。母亲已经出去半天没有回来。我们吓得惶恐地呆在大厅里半步都不敢动。夜幕降临了,万家灯火通明的时候母亲终于回来了。带着满身的疲劳与焦急,含着满眼的泪水呆呆地站在门外。忽然发现我们三个都在大厅里,便气得立即操起一根小竹枝,雨点般朝我们身上落下来,痛得我们哇哇大哭,苦苦哀求母亲饶了我们。母亲最后还是放下了手中的竹枝。却突然地紧紧把我们三个抱在一起,痛哭起来。自那以后,我们再也不敢背着家人偷偷地溜到外面去玩了。
茶籽晒干榨成油后。最高兴的就是我们小孩子。因为每年茶油出来后,母亲便把茶油拿去换成钱,一部分留给我交学费,一部分留给家里备用;然后母亲便从家里备用的那一份钱中抽出一点来办一桌丰盛的饭食,以示庆祝。这餐饭算不上丰盛。在今天看来也许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对我来说是终生也忘不了的。还有那油茶籽、“卡拉卡”……
有关故乡的作文4
只有陪伴我度过了童年的地方,才算是“故乡”。
——题记
我的故乡很小,但她却是我美好童年的全部。
那儿有一个小池塘,有一面小土墙,有一辆中型的货车,有一家很好的邻居朋友,有一个小卖部,有一只凶恶可怕的狗狗……如果一定要我讲清楚,那就听我慢慢讲来。
这个村子是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柘构镇大厂村。一条宽阔的大马路将村子分成了南半边和北半边,村南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田地,北面是北山,往东走则是镇上,在往西走就到县城。
还记得家里的小平房,老家话说那是“堂屋”。熟悉的口音,能直接让我跌到回忆中。
小院儿里,有块小菜地,大都是奶奶负责种:这一畦是韭菜,那一畦是白菜,那溜边儿的是蒜苗,最角上那一小块是辣椒。那次我蹲在一旁,看土壤翻滚,看奶奶娴熟的手法:用铁锹将土铲起来,盖在一边,然后在那小坑里撒上一两粒种子,再用脚将铲出来的土扫进去,踩平后就完工了。看奶奶一派行云流水后就完成了,我不禁一声“哇塞”脱口而出——奶奶真厉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