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熟记成语的魅力》
背景资料 
高林生 
说到成语,我们的学生并不陌生。从一年级上册开始,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在《练习》中设立了“读读背背”的练习。其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熟记成语”。四年下来,学生的头脑里也储存了不少的成语。那么,为何要把成语编入教材呢?高林生先生在他的《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熟记成语的魅力》中这样写到: 
一、成语是汉语言宝库中的珍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语文既是交际的工具,又是文化的载体。那么,成语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首先是成语言简意赅。成语往往能把人们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简练、概括地表达出来。恰当地运用成语,就会使语句格外精炼。如成语“众口难调”的意思是说,吃饭的人多了,饭菜的味道就很难使所有的人都满意,并以此来比喻做一件事情,不容易使各个方面都满意,都没有意见。在言语交际中,如果用一般的叙述性的话来说,大概需要罗里罗嗦地说上好几句,也未必能够说清楚,但使用了成语“众口难调”,只要用四个字就能把所要表达的意思说得十分透彻和准确。 
其次是是成语形象生动。因为许多成语含有显著的修辞因素,所以它往往拥有形象具体的特点,看了或听了常常会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现在人说话或做文章,常常会把那些意志坚强,在大风大浪里经得起考验,毫不动摇,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比作“中流砥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流砥柱”原本是指黄河中流的砥柱山。这座山虽然历经千年,一直受到黄河水的冲击却岿然不动,所以,每当人们看到或听到成语“中流砥柱”的时候,就有可能与黄河中流的砥柱山联系起来,形成极为深刻的印象。 
再者是成语的使用可增加语势。成语大多是四字句,而且许多成语具有声调错落、平仄相间的特点,读起来能给人音韵和谐、铿锵有力的感觉。例如在写文章或说话的时候,用上了“提纲挈领”,就比用“抓住关键和要领,做到简明扼要”更加简洁、有力。特别是有一些句子采用了成语连用的方式,就更增加了句子的顺畅程度。如鲁迅先生在《奇文共赏》一文中“这也值得你们大惊小怪、冷嘲热讽”一句,就连用了“大惊小怪”和“冷嘲热讽”两个成语。这样做,不但使语气更加顺畅,而且使其语势得到了增强。 
也正是因为成语拥有如此众多的优越性,所以,成语在人们言语交际活动中的用途非常广泛:一是成语可以充当单句中的所有句子成分;二是成语可以充当文章的题目。比如徐向前同志曾写过一篇悼念周总理的文章,标题“鞠躬尽瘁,砥柱中流”就连用了两个成语来概括周恩来总理的一生;三是在人们撰写对联时也往往使用成语,形成音韵和谐的对句。刻舟求剑故事 
综合以上诸点,我们说:成语是汉语言宝库中的珍品。 
二、成语是浓缩的信息组块 
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项非常抢眼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不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要求,而且在“阶段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反复强调。如对“阅读教学的建议”就非常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为什么呢?从宏观上讲,这是时代的要求。从微观上看,这是信息自身的价值所决定了的。著名的生物学家贝时章曾对生命的特征——“活”下过一个很好的定义。他说:活,“就是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变化、协调和有机统一的动作。”根据这一论断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是构成人的生命活力最为重要支柱之一,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是人类一切智慧和知识的源泉。(请参见丁煌《交际信息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7—81页)正如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所说:“接收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就是我们适应外界生活环境的偶然性变化的过程,也是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有效生活的过程”,“要有效的生活,就要有足够的信息。” 
综合以上所说,可以认定,小学语文教学其实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加速培养他们搜集、接受、处理、使用健康、有效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育人目的的社会活动。因此,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努力提高学生获得有效信息量的问题。有限的时空与获取足够数量的信息是一对矛盾,因此,如何提高每一输入单元信息的容量就成了整个语文教学,特别是教材编写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这一种认识,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不惜版面,精心设计了以“成语串”为基本呈现方式的“熟记成语”的练习。 
大家知道,成语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古代的神话、寓言,比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等。二是历史故事,如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三是来自古代的诗文,或是语句的直接引用,或是诗文的节缩,比如学而不厌、一刻千金等。四是来自民间的口头俗语,如鸡犬升天、青黄不接等。从它的来源可以看到,现在的成语,实际上是一篇短文、一个故事、一段诗文、一两句俗语的浓缩。就拿“鹬蚌相争”来说吧,它源于《战国策》。《战国策.燕册二》这样写道: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你看,原来一百四十多字的短文,现在已经浓缩为四个字了。成语“以一驭万”,浓缩信息的功能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因此我们说,成语是已经压缩的信息模块,它拥有十分丰富的内含。在言语交际之中,恰当运用的成语往往可以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若要运用,首先是要熟记,故而,熟记成语也就成了小学阶段儿童、少年必备的语言积蓄。 
三、成语是前人认知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成语是我们的前人在长期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固定词组。它的形成和发展运载着前人的认知经验和智慧。就语言学的研究来看,“认知语言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语言学领域的“一次革命”,而构成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是范畴化理论、隐喻及意象图式等三个观念。(见张敏著《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这其中的“隐喻”理论强调“隐喻不光是个语言的问题,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思维的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是以隐喻的方式建构和界定的。”在英语中大约有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性的。(同上第91页)在汉语中,运用隐喻性方式表达难以言明道理更为普遍。比如《庄子》一书就大量的运用了寓言。什么是寓言呢?简单地说,寓言就是寄寓道理于虚构的故事。在《庄子》一书中,这种借“物”寓“道”的手法被普遍运用。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这样一条:大凡语言的运用,越写具体的实物,越能唤起人们形象的联想,反之则不能。(见胡奇光著《文笔鸣凤》语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特别令人高兴的是,《庄子》中的许多寓言故事都被后人浓缩为如今依然流行的成语了。比如“朝三暮四”、“无中生有”、“越俎代庖”、“运斤成风”、“明镜止水”、“东施效颦”、“螳臂当车”、“枯鱼之肆”等。这些成语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在很大程度上是它所拥有的智慧的含量。许多难以明言的、深刻的哲学道理,许多被前人的实践已经证明了的经验教训,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和更加简化的成语凝固起来了,成了人类智慧宝库中最为闪亮的精品。所以我们说,成语是前人认知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在当今思维科学的研究是非常重视形象思维的。钱学森先生就曾大声疾呼要重视对形象思维的研究,而大量的成语所透出的就是我们的前人运用形象思维的成果。比如成语“刻舟求剑”、“自相矛盾”所阐述的道理,与现代哲学所强调的基本的观点就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把握了一条成语往往就学到了一条成功的经验,成语的学习与把握常常会使人们一天天聪明起来。
                                                ——选自凤凰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