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教案
一、活动背景
中班学生是幼儿园大班向小班的过度,他们的身、心都处于一个比较敏感、易受刺激的阶段,学习的能动性也逐渐增强,对于动手、动脑的学习方式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因此,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幼儿对于趣味性的故事和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情境,启发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于故事情境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运用创新思维,综合运用数学知识。
4.增强幼儿对于任务完成的自我感知和自我评价意识。
三、教学准备
5.教师准备故事《刻舟求剑》的场景教具。
6.适量准备可用于简单计算的小石子或纸片。
7.准备黑板、彩笔、图片、数字符号等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流程
1. 热身活动
通过简单的体能活动,如跑步、拍手、跳绳等,调动幼儿的体能活力,使其进入愉悦、放松、高度的状态。
2. 启发思考
教师讲解故事《刻舟求剑》,为幼儿绘制船桨掉河水的情景。然后提问:“如果你看到落水的桨,你会怎么办呢?”寻求幼儿自行想象和开展思考,并带着幼儿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活动。
3. 活动主体
8.分发纸片或小石子,要求幼儿将它们尽量沿一条直线排列,让幼儿尝试几种方法尝试进行场地测量并进行记录。
9.提问“如果没有尺子,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进行测量呢?”带领幼儿使用手指、身体和小石子等进行测量。
10.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才能更快、准确地完成测量任务呢?这时,教师可以给予幼儿适当的提示和示范,指导幼儿通过摆放手与运用认知能力综合运用。
刻舟求剑故事11.利用黑板和数字符号等进行数学计算和图形推理运用。例如,“如果这条线段是30cm,请问另外一条30cm的线段应该摆放在哪里?”等强化幼儿的数学意识。
12.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有人说依旧固执地在同一地方寻掉落的桨,依据你的理解应该劝说他怎么办呢?”并引导幼儿对于历史文化中的“刻舟求剑”寓言意义的思考和探究,使幼儿逐渐理解如何通过故事和数学知识、创新思维以及表达礼貌来解决问题。
4. 教学总结
幼儿一边整理活动场地,一边回顾今天的主要活动,强调重要的数学思想和创新意识,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学习的成果和进步。
五、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很好地利用场景故事、数学知识以及创新思维启发幼儿对于问题的解决思路。但在教学的关键环节中,老师的提示和示范有时未能够适当地引导幼儿发掘潜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幼儿学会认真思考、自我梳理,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动手能力。
发布评论